中国外储跌破3万亿,决定未来50年的战局要开始了

中国外储跌破3万亿,决定未来50年的战局要开始了
2017年02月08日 16:58 九哥财经

来源:政经纵横谈(dazhengjing) 作者:雷思海 

2月7日,央行数据显示1月外汇储备跌破3万亿美元关口,为29982亿美元。

一点也不意外。

这是这场决定未来50年的对决大局,逐渐接近临界的必然。 

1、中国的小宇宙

实际上,央行在鸡年第一天,就顺着市场的行情,给酸辣粉提价,就已经提前泄露外储跌破3万亿的天机。

去年12月外汇流出继续,但节奏有所放缓。剔除估值效应后,12月外储变动所隐含的外汇流出规模为309亿美元,低于11月同口径下的462亿美元。以目前的速度,1月中国外储可能跌破3万亿美元。本来,这是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但是,现在的问题是,国内已经形成了外汇崇拜心理,并传染到民间。从上周离岸与在岸汇率的倒挂情况来看,外汇流出最大的考验,依然是来自居民。

所以,未来一段时间,仍然考验央行的操盘水平。不过,这次人民币汇率之战,也指明了一个方向。那就是未来如果确实要保汇率的话,国内资金成本也将会有所提升,这与中央所定的去杠杆挤泡沫的思路是一致的。所以,未来国内加息或者变相加息的可能性将大大提升。

2月3日,央行变相加息。 

2月7日,外汇储备数据披露。 

至此,我们看到了一个完整的逻辑闭环。 

我们可以叫它小宇宙。

2、一个更大的宇宙

不过,还有一个更大的宇宙:

那就是强势美元战略,这个闭环可以这样描述:美元加息,美元指数上涨,外资从他国流入美国。

实际上,这个更大的宇宙,是1973年以来,金融世界的主宰。 

多少国家与个人的兴衰荣辱,都由他而起。

这个宇宙,曾经两次爆发黑子,标志就是美元大升值。 

1985年,美元指数升到了160,西欧失去5年,拉美失去十年。 

2000年的时候,美元指数升到了120。日本失去15年,东南亚失去7年。

现在从周期角度来看,是第三个强势美元周期。  

根据前两个周期的规律,不少人认为,美元指数即使不升到160,也会升到120。要是真这样的话,那确实是有点吓人,现在美元指数刚刚过100。

这么看来,人民币还不是要继续大贬值么,外储还不是要继续大逃亡么?

3、无法避免的角力

这正是国内一些钱的不安所在。这种不安,在另外两种力量的引导下,往往带有破坏性的作用。

第一种是战略性力量,也就是美联储主导的强势美元战略。

强势美元战略,其实是美国回收美元钞票的手段,与其他国家的钞票回收权,只局限于国内不同,美元的钞票回收权,更重点的是着眼于国外。

本质上而言,它是通过引导其他国家资产价格的起落,泡沫的制造与破灭,来把因为贸易逆差与对外投资,而流出的美元,折价或者无偿的回收。

这样,其他国家会长期陷于挣美元的陷阱,保持对美元的饥渴,美元才能尽可能长地做世界货币。

作为拥有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中国自然是美国最想回收美元的对象。

当然,日本也是,这是日本这些年使劲抱美国大腿,打了左脸给右脸的原因所在,目的是要美国少惦记点自己。

第二种,是投机的力量。

国外国内都有,但国内为主,因为目前而言,做空人民币最大的筹码,掌握在中国居民手里。香港的离岸人民币只有不到1万亿了,相对于国内120多万的各种存款,是杯水之与大河的差别。

国外的空头,估计已经怕了,被央行打爆了几次。 

整个空头去年的收益,少得可怜。 

比如,作为最为坚决人民币空头之一,位于美国丹佛的对冲基金CrescatCapital,2016年做空人民币的仓位,仅盈利0.2%!还有更多亏损的。

相比之下,一些国内资本演变的空头,反而更耐心一些。 

它们笃信,美元第三个强势周期要重演,因此这几年来开始囤积人民币空头仓位,美元多头仓位。因此,也是格外期待,人民币来一场大贬值,越惨越好!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利益。 

所以,这场角力是无法避免的。而角力的结果,将是中国的外储,在未来几年会逐渐地减少,有可能到2万亿美元甚至更少。不过,这并没什么大不了!

4、做空人民币的另外一面

因为,力量从来不是单向的。 

在你看来,是一拳打在沙包上;但对沙包来说,是它砸在你的拳头上。

看起来是在做空人民币,做空中国的这个过程,实际上,也是在做空美国,做空美元,不过不是升值贬值意义上的做空,而是要与不要的选择。

中国外储减少的过程,同时也是美元霸权世界最大支柱——中国,脱离美元的过程,自然也及是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

如果中国最终证明自己,手头只需要很少,甚至像欧元区国家一样,根本不需要美元储备,那么,美元霸权将会突然崩塌。因为,这个最爱美元的财主,现在都不需要美元了,那么,美元霸权自然就难以继续下去了。

换句话说,中国要想成为真正的金融大国,人民币成功国际化,就必须把自己的外储全部清空掉。

道理非常简单,如果中国都死死抱着美元不放手,把人民币的信誉建立于美元之上,你如何让世界其他国家接受人民币?

所以,2万亿、1.5万美元这个临界点,甚至更少的外储,是迟早要来的。

即使美国不出手,中国自己也得把它慢慢全部花掉,换成更好的外国资产。

而这个局点来临的过程,也就是这场旷世未有的货币金融大对决的揭晓过程,如果到了1.5万亿美元的外储,中国经济仍然保持稳定,人民币汇率依然相对美元保持稳定。 

那么,就可以认为,人民币已经成功地建立了自己的世界信誉,中国已经形成了自己的高度稳定、完备的财富与社会系统,这就是人民币真正的锚。

拿着几万亿美元的外储而谈人民币之锚,是可笑的。人民币有没有自己真正的锚,唯一可以检验的标准,就是中国的外汇储备,降低到最少乃至为零。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慢慢减少外储,是中国的长期战略需求所在。  

5、压力更是动力

其实,上述这个过程,已经在欧元上揭晓过一次了。

欧元区各成员国,在欧元诞生之前,是都要储备不少美元的,现在,它们几乎都不储备美元了。

于是,欧元就成了第二大国际储备货币。

按照IMF的统计方法,中国目前只需要1.5万亿美元的外储就够了。这个标准,仍然是把人民币当作美元的影子货币的情形来算的。 

4年前,我曾经做过一个预判:这次美元强势大周期,很难重演前两次的情形,强势美元要么是自弹自唱,主要大国保持相对经济稳定;要么是半途而废,很难越过103左右一线的位置。

从特朗普乱中受命,以及他的三把火来看,我认为,这个判断已经有了更多的支撑。

任何角力既取决于对手,也取决于自身。 

一把好牌打成一个败局,也是有的。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个临界点的必然到来,是中国成长所必经的考验。今天的中国已经形成了各种强大的利益团体,远比30多年前改革开放刚开始的时候强大得多。

没有外来的压力,内部的资产泡沫,将会继续向着既得利益者,所希望的方向延续;既得利益格局,就难以打破,改革就难以推动,受损的将是绝大部分人的未来。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