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哀鸿一片,怎么吉林还能保住6.7%的增速?

东北哀鸿一片,怎么吉林还能保住6.7%的增速?
2016年08月09日 13:19 九哥财经

这一阵各省应该都挺紧张的,因为在公布期中考成绩。一般这种事情学渣不太在意,学霸就很紧张了,掉队一次自己在学霸圈可没脸混。比如曾经风光无限的东北三省,现在就只能比较谁的成绩下降得更慢。

整个东北地区上半年生产总值同比增长2.2%,但把三个省拆开来看,差距就不是一般明显了。

吉林的地区生产总值增速是6.7%,已经和全国平均水平持平了;黑龙江还没公布,但第一季是5.1%;辽宁就悲剧了,全国唯一一个经济增速负增长的省份,增速-0.1%排名垫底。

看过去东北三省的经济实力,实力最强的其实是辽宁,GDP总量基本排在前十名以内,而黑龙江、吉林的差距就比较远了,并且通常吉林省落在最后。

但现在整个东北经济下行的趋势下,以往默默无闻的吉林,却反而大开绿灯。

有数据显示,上半年吉林完成民间投资3948.18亿元,实现15.1%的增长,而同时期东北民间投资下降31.9%,辽宁民间投资为58.1%的负增长。吉林的表现简直亮瞎眼。

但为什么是吉林在东三省中领跑?这也有一定“天赋”的原因。

吉林在东北三省里面,是资源储量比较少的,所以,过去相比两边的邻居,吉林的能源产业占比要小很多。这是过往吉林相对落后的罪魁祸首,但在能源产业下行时,吉林却因祸得福,受到的冲击最小。

并且,作为中国汽车大省的吉林,汽车制造业发展稳定,贡献率也比较高。还有一些新兴产业如轨道客车等装备制造业以及光电子、生物制药等新兴产业,这几年都得到吉林政府的重视,发展势头也不错。也就是说,相对于黑辽两省,吉林的产业结构要合理得多。

至于在这次转型阵痛中被百般质疑的重化工业,也没有被一棒子打死。毕竟能源仍然是东北地区的优势,而吉林省的做法是把以往传统的重化工业做高端,做深化。

以往加工两级产品,现在加工三级甚至四级产品;以往只做物理变化,那现在就做到化学变化;以往的化工原料是石油,而现在的化工原料换成玉米也可以。这样不仅重化工业不用被消灭,反而产业链扩充得更完整,还能融合其他第一第三产业。

这是正儿八经地从产业结构去分析。

也有人说现在只有投资能救东北。从2015的数据来看,吉林的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5.1%(重庆17.1%),确实也是个不小的数字。黑龙江只有3%,而辽宁是-2%。但反过来看,起码吉林还能拿得出那么多投资,而辽宁的政府债务率已然成为危险。

当然,在这里把吉林作为样本,并不是就否定了辽宁。经济衰退和转型带来的阵痛哪里都有,只不过辽宁的骨盆更小,问题更加集中,难产而已。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