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上涨,谁的胜利,谁的恐慌?

房价上涨,谁的胜利,谁的恐慌?
2016年09月07日 17:27 九哥财经

8月楼市限购,9月楼市抢购。人们如同当年进入股市一样进入疯狂的楼市。相比疯狂,也许恐慌是更为恰当的词汇。

这些天,V房产听到有关全家高负债进入楼市的案例数不胜数,比如用60万的自有资金撬动700万的房产杠杆;再比如两代人、三个家庭以2.8万元的月供去征服一座上海核心区的房子。

这样的案例一次又一次将人们的朋友圈分成了两派。一面说,中国式的拼命、追不上房价、握不住性命;另一面说,这高额贷款,才是最抗通胀的产品,若干年后,他们将成为人生赢家。

“新房首付只要20%,用5倍杠杆享受今后的房价上涨红利”,这是一位中介经纪人的原话。的确,如果房价持续上涨,这是一笔异常划算的买卖。

已经有不止一位房地产、甚至社会学领域的专家发表言论,在阶级固化已经开始显现出端倪的中国,买房已经成了人们改变命运的最佳路径——经济的下行和房价的高速上涨对撞在一起,构成的就是如今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畸形图景:买房似乎就成为了改变命运的入场券,而这个入场券的评判标准相对简单,简单到只需要考虑资格、首付和月供。

人们怀揣着复杂的心态打量着这一中国经济的支柱,一方面他们诅咒高额的房价破坏了年轻人的梦想,痛骂着无良的开发商、甚至能够更加深入,挖掘出背后的土地财政政策。

而另一方面,他们又不计代价地希望能够搭上这量高速运行的致富列车,哪怕是将两代人、三代人都绑在这辆似乎永远不会到达终点的疯狂列车之上。

从某种意义上讲,威逼永远比利诱来得更加有效。而在经济下行的大环境下,人们似乎只剩下了买房这样一种单调的投资手段。

央行发布的7月金融数据显示,新增人民币贷款4636亿元中,几乎全部是住户贷款尤其是个人住房贷款。

此外,央行发布的另一项金融数据也引发了市场的热议,7月份狭义货币M1与广义货币M2增速之间形成的“剪刀差”再度扩大。

除了央行信贷数据,各大银行的财报也在传递着房贷增长的信号。

8月25日、26日,建行、农行分别公布上半年业绩。作为传统的个人房贷供给大户,建行今年上半年在个人房贷投入上领跑。数据显示,随着房地产销售的火热,建行上半年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和新增均保持同业首位,上半年新增个人住房贷款4077.82亿元,同比增幅14.7%。上半年农行新增个人住房贷款超3110亿元,同比增幅16.11%。

在去年股灾中损失惨重的股民们说:“买房好,买房就算跌穿底线,还剩下一套房可以自己住。”

在江浙一带经营实业的企业家们也说:“买房好,开工厂开一家赔一家,买一套房坐等涨价,比辛苦干一年还赔钱强得多。”

甚至有在开放空间中创业的创业者也说:“买房好,等我拿到融资,就先去买一套。”

人们怕的不是房价的上涨或者房价的崩溃,而是永远地失去买房的机会——无论是由于房价高涨超越了购买力,还是由于政策限制让他们失去购买资格。

买房,从生存需要变成投资产品,如今甚至变成了一种运动。茶余饭后的朋友谈资是买房、出租车司机闲聊也是买房、甚至于教授们在课堂上讲的也是他的买房经历。

楼市如此深刻地嵌入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以至于看空派的声音已经被喧嚣声淹没,偶尔有人示警,却也只是在高涨的热情中泛起一点浪花。

大部分人都觉得房价、至少是热点城市的房价远远没有到封顶的时候,并且嘲笑那些看空者的失败,认为他们是没有拿到入场券而泛起的屌丝心态。大部分人都觉得房价还会涨,哪怕到了心理价位,也依然会水涨船高地调高预期,因为他们已经深深地将自己的利益、生活乃至梦想同房价捆绑在一起,而人们总是倾向于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事物。

显然,政府意识到了问题的出现,所以他们开动了新一轮的调控周期。只不过这一次,面对失去了优良投资渠道的社会资本;面对着迷茫着、徘徊着的非理性人群,一点点温和的限贷措施反而加剧了人们的恐慌。

你听见市场沸腾的声音了么?

浓情蜜意的上海夫妇拿着离婚证走出民政局、走进售楼处;或者是北京西山千万量级的产品如同是拖拉机上的白菜一样在售楼处被哄抢一空。

有人无奈地说:“既然什么也挡不住,就在该狂欢的时候狂欢吧。”

于是忽然有些场景被添上了几分魔幻的色彩——比如上面提到的千万量级产品。在北京也就算得上改善型住宅,可北京真的有那么多改善需求么?开发商们都会告诉你有的,而且这样的需求是超越区域性的。

不那么了解房地产的客户会觉得是因为开发商涨价,再不买就又贵了。对房地产市场稍有了解的人们会告诉你是由于地价的高涨,抬高了未来区域市场的预期。当然还有对此有着更深入研究的专家们说是由于庞大的货币增发涌入楼市,为房地产市场筑起了一个超大的堰塞湖。

“我们也不希望房价高速上涨,也希望市场稳定上涨。因为这样的高速是以透支未来客户购买力为代价的。”一位北京地产公司的营销策划总监曾私下里表示,非理性的涨幅如果持续,开发商也不可能成为最后的赢家“,但是没有办法,市场现在这样子,根本不是限贷、限购这样的调控政策就能够将预期调低下来的。”

当然,从更加宏观的角度来看,无论是购房者、开发商、实体经济还是政府都不会是这场恐慌性购房盛宴的赢家。因为剧烈膨胀的房地产泡沫,已经大大恶化了社会收入分配,带来了全民大投机的社会心理。

北京南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翟敏尝试过各种投资方式。“辛辛苦苦做实业,利润不过10%,跟无意中买房赚4倍的收益没办法比较”,翟敏曾对新京报记者表示,她从2000年进入互联网行业,十几年来无意中购买了几套房产,房产投资赚钱虽然也有风险,但要比做实业赚钱快又容易。

在这样狂热的购房氛围中,朋友总会问“现在买房合适么?”

V房产虽不知道这疯狂的上涨什么时候会终止,但却觉得至少看不到热点城市房价在短期内暴跌的理由。只不过面对魔幻的气氛,总是心底有那么一些担心。

毕竟世事反常则为妖,A股从5000点狂泄到不足2000点的殷鉴不远,就在这夏后之世。

采写:陈禹铭

编辑:心塞的小编

来源:公众号V房产(ID:beijing_house)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