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家庭的财富蒸发史:泡沫经济时代,没有东西能保值!

一个家庭的财富蒸发史:泡沫经济时代,没有东西能保值!
2016年09月09日 10:02 九哥财经

1

勤劳致富,这是中国的一条古训;但如今,我越来越不能相信这句话了。

因为,在我的身边,已经出现了太多的“反例”——人们虽然勤俭持家,埋头苦干,却仍然在过着艰辛的生活。这不禁让我给自己提出了一个沉重的问题:这些人勤劳积累起来的家庭财富是如何“蒸发”的呢?

这样的问题看似宏大,却是每个中国人都能体会到的,我想通过山东老家一位堂哥W的故事来寻找答案。

2

W,1969年生,中学毕业后,自己摸索学习“电工”技术,成为本领域的一名熟练工;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他进入家乡附近城市的建筑工地打工,专门从事电路管线的安装工作,并尝试着自己承包工程,成为了一位“小包工头”。

由于当时建筑业的持续繁荣,W的经济收入很可观,加上家人生活节约,又格外重视储蓄,所以很快成为了村里著名的“有钱人”。

但W一直有个心愿没有完成,那就是生个儿子。为了治疗夫妻二人的不孕症,W共计花费了数万元(在那时候,这个数字已经很大),2001年女儿降生,夫妻更期待着“二胎”能够顺利生下儿子。

2004年,妻子终于怀孕二胎。然而由于准生证等相关手续未能及时办好,当地政府计生部门对妻子进行了强制性引产(据说被强制堕掉的胎儿已有六七个月),在这之后的数年时间里,W的妻子一直未能受孕。

3

那时候,中国物价开始出现明显的快速增长趋势,陆续有亲朋好友劝说W:“你在银行存着那么多钱,快点建新房子吧,不然贬值了,多可惜!”

由于当时还没有儿子,所以,W始终难以下决心建房(当地人大多是在儿子定亲或娶妻前夕建设新房),但他也确实深刻感受到了“存款到银行”给自己带来的经济损失,于是2005年,他开始开始“炒股”。

据他本人介绍,在刚开始炒股的那段时间里,他赚了几千元钱,于是逐渐增加投资,但很快就陷入了连续性亏损的状态;他认为亏损是因为自己不懂金融知识,于是又被朋友介绍给专业人士,由他们代理炒股,结果又是刚赚了一些,再次陷入到了持续性亏损状态。

在2009年暑假,我回家乡探亲,W向我倾诉起了炒股的经历和感受:“进入股市这几年,我至少亏了五六万了,自己看不准行情,怪不懂这方面的知识,那些自称有‘内部信息’的专业人士帮我炒,也是亏,这是怎么回事呢?”

我对他说:“如果我们这些基层人都能找到知道‘内部信息’的人,那全国股民不都可以找到了吗?那些所谓的专业人士肯定是吹牛!炒股这东西,可能涉及三分运气,七分信息,真正能知道一些‘内部信息’的人都是那些大股东,小股民不可能在这方面占优势,如果你再缺少运气,亏就是必然的了,所以我建议你不要指望在股市上发财!”

听了我的这番话,他表示争取早点寻找“解套”良机,彻底退出股市;但我能明显看出,他内心深处其实并不甘放弃,只是无奈之余,只好将那种“不光彩”的赌徒精神稍加掩饰罢了。果不其然,后来我就听说他一直未彻底退出股市,只是在追加投资方面谨慎了很多,亏损仍然是常态。

4

2010年,W夫妻俩终于有了自己的儿子,多年来的夙愿得以实现;他们更加卖力地工作赚钱,家庭收入持续提高;据邻居说,单就一项承包工程,W就从开发商那里结算出了五十多万的款项。

2012年夏,我再次有机会与W见面闲谈,问及此事,他告诉我说:“前不久刚完成的这个‘活’确实能赚几十万,但是房子卖不出去,所以开发商没办法和我结算,准备用房子抵账,但是我不想要房子,一方面价格偏高,另一方面暂时还住不着,孩子那么小。”

我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如果拿不到钱,那就要房子啊,总比什么也拿不到强”。可他们夫妻却坚持认为,目前还不适合在城里购置楼房,因为担心将来一旦没有工作,无法承受城市的生活成本。

在一种“现金为王”的思维方式主导下,W宁可慢慢讨要工程款,哪怕是数额出现缩水,也不想在城市置办房产,他对未来生活的“不确定性”担忧导致了这个结果。

三年后的2015年,我听说W终于下决心要在村里建新房了,于是利用回家乡时间和他聊起了我对中国经济形势的认识:

最近十多年来,政府为了完成经济增长的目标,持续实行“货币超发”的刺激政策,谁的银行存款越多,谁的财产缩水越厉害,这明显是“逼”民众增加消费;“而你这样的人只追求存款的增加,就是不想多花钱,既不在城里买房,也不在农村建房...现在发现了吧——当年可以买150平米房子的钱现在只能买80平左右的房子了;当年可以在村里建起三层楼的钱,现在连两层也建不起来了!”

他非常同意我的观点:“我现在存的钱也就够在村里建一栋两层楼房,在城里买一套大点的房子,可能都已经不够了!”

他无奈地告诉我说:“咱老百姓没能力开工厂、办企业、投资产业,炒股又亏钱,把钱都花掉吧,又担心将来孩子读书、家人生病没钱,抓瞎,也是麻烦;把钱存银行,还是亏,真没办法!”我听他这样说,着实感觉到了中国基层民众生活的各种“不容易”和无奈。

5

前不久,我从电话上听老家人说,当地县政府为了空气质量达到环保标准,封锁了当地的所有砖窑,导致作为主要建筑材料的红砖稀缺,价格不断攀升,这极大地提高了当地民众的建房成本。

也有传言说,当地县政府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县城已经建好的商品房出现了大量库存积压,为消化这些库存,故意设法阻碍农民在农村自建住房,变相逼迫他们到县城购买商品房。

在这种情况下,W的建房计划只好再次搁置,而“是否到城市购房”显然还是他很难下决心的一个重大家庭决策;伴随着中国总体物价水平的持续攀升,他的存款也只能继续在银行“缩水”下去。

面对W的生活状态,我总是感叹万千——他虽然已经年近半百,但至今还住在30年前建起来的旧房子里;他尽管辛苦劳作半生,也具有“一技之长”,甚至也获得了看似丰厚的劳动报酬,却没有真正享受到哪怕是一天的“现代高档”生活。

6

也许,中国农民固有的生活方式与财富观念早已决定了他们的宿命:在不断为社会创造大量财富的同时却永远“不舍得”或者“不敢于”去好好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与物质福利。

言及至此,我想到了曾经被很多人问起过的一个棘手问题:现在怎么才能让自己的财产保值呢?

我几乎总是很无奈地回答到:在这个泡沫经济的时代,好像没有可以保值的东西,中国“大妈”投资金银等贵金属,据说大多都亏;中国股市里80%的股民据说都亏损;炒房,前几年好像还有些赢利空间,但从长远看肯定也是血本无归,三四线城市的房市危机已处于爆发的前夜;所以,“有钱,能花就花吧,哪天得了大病,就等死,失业了,就准备去讨饭,在我们这样的国家,老百姓想得点便宜,好像只能是在梦里了”。

与此形成鲜明对照,单位有一位同事曾在加拿大留学和工作,他们夫妻回国十年之后再次前往加国,发现那里的物价竟然依旧保持当年的水平,很是惊叹,于是向身边人多次讲述起他们的这种“亲身体会”;我听后也是震惊不已,也更加理解了中国人财富不断缩水的秘密。

超发货币将国民经济泡沫不断吹大,其国民如何能逃脱家庭财富缩水的命运呢?

我们只知道中国30年间GDP增加了100倍,却很少有人知道与此同时我们的货币供应量却增加了接近900倍。

考察一国的货币供应量,国际上一般采用M2指标来度量。M2是指“广义货币”,M2不仅反映现实的购买力(现金+支票存款),还反映潜在的购买力(储蓄存款+政府债券)。

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每增长出1元价值,作为货币发行机构的央行也应该供给货币1元,超出1元的货币供应则视为超发。“M2/GDP”被用来度量一国的货币超发程度。

看看以下数据:

2008年,中国的M2排不上全球前三;

2010年,中国的M2刚与欧元区旗鼓相当;

2012年,中国M2达到人民币97.42万亿元,居世界第一,接近全球货币供应总量的四分之一,是美国的1.5倍,而这一年中国GDP为51.93万亿,也就是说此时M2与GDP的比例为1.88倍,创下新高。

进一步思考,如果在M2/GDP的比值上,进一步剔除人均收入影响,将会出现怎样一个排名?

这是一个计算公式:各国的M2/GDP评估系数=(M2/GDP)÷人均GDP*1000。其含义是,均衡人均收入差异后的各国的经济货币化程度。

计算得出,在M2/GDP超世界平均水平的25个国家中,中国的评估系数最高,瑞士最低。

数据显示:当一个经济体的M2/GDP超过200%时,其危害与修复的时间将是长期的。

回想一下当年的欧洲,各国大肆印钞。其中葡萄牙、塞浦路斯、西班牙这几个重债国早在2011年M2/GDP就已超过200%,同时评估系数也属于欧洲的最高梯队。如果观察更早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前的货币供应量,我们会发现它们不约而同出现两位数的陡增。时至今日,这些国家的经济仍未走出低谷。

来源:群学书院  

作者:辛允星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