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控是最好的机遇 买房者未来2年选择决定生死

调控是最好的机遇 买房者未来2年选择决定生死
2016年10月10日 23:03 九哥财经

来源:明源地产研究(ID:mydcyjy);作者:王恒嘉

过了一个国庆回来,明源君发现整个世界都变了。

首先是一帮过去坚定唱多的大V,一夜之间转而唱空楼市,一个比一个说得严重,好像楼市一秒钟后就会崩盘,似乎他们过去各种唱多的论述都是酒后胡说。

其次是买房者,有一部分没有资格买房了,更多的则开始犹豫,甚至放弃几十万定金毁约。

更奇怪的是卖房子的:一些房企销售人员彻夜难眠好像在等世界末日;二手市场,因为担心卖掉就买不回来,一些业主果断撤盘不卖了。也有投资客降价几十万出售----当然他过去报价本身就高,要知道限购前比市价低10万当天就能成交……

你是上面这些人里的一员么?

上面的一切变化,当然是因为19个城市先后出台限购政策。

明源君想说,其实太阳底下并无新事,这一轮调控不是第一轮也不是最后一轮,每一轮调控,虽然残酷,却也是最好的机遇期。

因为:牛市情况下,大家选择相同。唯有残酷的调控能让不同的人作出不同的选择,而不同的选择造就了个人财富的分化、房企成败的不同。

而做出正确选择的前提是:跟着自己的判断走,而不是跟着政策走。

不管你是谁,在哪里,未来的2年都是决定命运的时刻,关键在于如何做出选择。下面明源君从买房者、房企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这是一枚硬币的两面,互为因果。

买 房 者

你永远不可能等到真正的“底”

必须建立自己的房价底线

一线降价10%的笋盘已是最佳选择

进入赌场的赌徒甲,本金1万赢了10万,觉得可能赢到15万,最终却可能输光去借高利贷翻本。

股民乙,60元时买入,100元的时候舍不得抛,最终股票跌到40元,割肉离开。

买房的人,希望房价崩盘暴跌,但是你觉得跌多少你就可以下手了呢?

赌徒甲如果给自己定下“底线”,赢5万离开。股民乙如果给自己定下“底线”,股票涨到90块就卖掉。那么他们都能获得不菲的利润。

回到房子本身,你永远不可能知道什么时候是房价的底,你需要建立一个自己的底线,在达到这个底线的笋盘出现的时候,迅速出手。而不是跟着政策走,等到政策宽松的时候,房价就又涨上去啦。

明源君觉得,城市不同,底线不同,在一线城市,比历史成交价低10%的笋盘已经是最佳选择。下面明源君说一下自己的分析,供大家参考。

买房者减少,入市的房也大幅度减少了,供需达成一种新的平衡

本次限购中,政策最严的是深圳,深圳不但认房又认贷,还规定未婚和离异的单身者也只能买一套房。这一招基本堵死了假离婚的漏洞。

过于严厉的限购限贷政策,让有资格买房、有意愿出手的人减少了,但是同时,也让入市的房子特别是二手房减少了。

之前,一个家庭限购2套,假离婚的话可以买到4套,手里房子多于4套的家庭不是迫不得已,永远不会出手卖房,在2—4套之间的,一般也不会卖房。

现在的限购限贷加码,即使假离婚,顶多能买三套房,而且如果之前有共同贷款记录,新买的房子也得7成首付。

这样的情况下:

1、手里有两套房的单身人士一般不会卖房了,因为卖掉买不回来了;

2、刚改换房一族,很多也不会卖房了,因为即使还完之前小房子的贷款并且卖掉,新买的房子也要7成首付,不一定够。

3、手里有3套房以上的家庭,更不可能卖房了。

对于一手房来说,有实力的房企,一定会放慢一些楼盘的开发节奏,等这一波调控过去,所以,入市的一手楼盘也会逐渐减少。

买房者和入市的房源都减少,就会达成一种新的平衡。

评估价上调,抵押贷款增加,撑不住的投资客有限

很多人认为,有一些投资客,靠首付贷、小贷、民间借贷买房,现金还贷,朝不保夕,他们会被迫把房子低价出手。这样的投资客当然是有的,但不会很多。

首先,早期那些一买就是十几套房子的投资客,买房是在限购之前,当时的房价很低,租金都能抵房贷,毫无压力。

其次,限购之后以本人真实名义买房的家庭,一般就是2、3套房,即使把假离婚用到极致,也不过4套房,这些人都是做长期打算的,算不得传统意义上的投资客。

最后,借名买房、开公司买房的纯粹的投资客,之前已经有一个反应时间。以深圳为例,深圳在2016年3月已经进行了一次调控,过去的7个月横盘,比历史成交价低一二十万一般都能在一周内成交,真的有压力的投资客很多已经出手了。

另一个角度来看,目前,房贷虽然控制很严,但是贷款仍然有别的出路,只是银行赚得更多一些而已。

3月调控后的几周的另一个现象,是深圳的各交易中心的抵押窗口被挤爆,为什么?是很多投资客把房子抵押给银行,缓解压力,抵押可以获得7成评估价,这么多钱可以支撑多久的房贷?十几年总是有的。

最新的消息是,11月8日深圳将再次调整评估价,投资客如果有需求,完全可以把房子赎出来,再抵押一次,换取更多的现金,这样可以支撑更久的时间,二十年?完全有可能。

所以,对于大部分投资客来说,只要他们对未来还抱有希望,他们就可以支撑非常久的时间。

楼市低潮不会超过2年,因为基本面没有变

可以预见的是,短期内,深圳和其他一线城市,成交量必将大幅下降。房价,也许会有小幅度下调。也许会有笋盘出现,但因为上面所说的原因,低于历史成交价10%很可能已经是极限。

还有请注意,房价下调的时间不会超过2年,甚至不会超过一年。因为历史上的多次政策调控的规律就是这样。

有分析认为,本轮调控和以往的都不一样,明源君看不出有什么特别大的区别。因为:

1、中国经济整体结构没有变。房地产和数百个行业相关,总盘子又如此之大,不能起伏过大,否则中国经济也会坐过山车。

2、社会和政府对稳定的需求没有变,而且有绝对控制能力。政府调控是希望社会稳定而不是波动,有人怕政府最终用力过度不能控制局面,还举出股市的例子。其实两者没有可比性,楼市成交是有周期的,而且全国各地市场是分散的,不可能一天几天就有什么巨大变化,而没有政策的反应时间。股市的供需无法完全控制,可楼市的土地和货币信贷都在政府手里,完全可以控制。

3、一线二线资源非常聚集的情况没有变,无法逃离。无法理解这件事情的人,明源君举香港的例子来说,香港收入曾是内地的几倍几十倍,许多去香港从底层干起的人,刚去的时候都曾想“赚十年钱回去养老”,但是,最终,他们很多人在香港一家人住十几平方的房子,甚至是公屋(类似于内地廉租房)。也没见谁回来。

说白了,你当初选择一个城市就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而不是选择尽可能便宜的活着。

历史上曾经崩盘的时刻,大量刚需错失机会,你需要战胜的是自己的恐惧和贪心

许多无房者在期盼崩盘。明源君想说的是,深圳历史上不是没有崩盘过,可真的崩盘房价下行的时候,刚需却无人敢出手,甚至哭着喊着要开发商把自己已经到手的房子收回去。

2008---2009年的时候,深圳的房价大跌,最离谱的是金地梅陇镇,从叫价1.8万直接变成6670成交,全额对老业主补差价。雷圳0755,一期最低价10800元/平,二期7980元/平。

英郡年华,12000降到7000。

当时信贷也比较宽松,街头广告是“1万买一房2万买2房3万买三房”。

二手房市场更加奇葩,许多房子市价已经比银行贷款还少,于是“0元成交”,你只要把房贷接过来,不用付出首付房子就归你了。

但是,那一年,恰恰是很多投资客进入了市场。而大量的刚需在等待房价继续下降。

有几个小区的业主集体断供,哭着喊着要银行和开发商把房子收回去,他们的小区10年后的今天都涨了7—10倍。他们会后悔吗?

2016年的调控,也是刚需的机会,问题是,房价涨的时候你都不敢买,跌的时候你还敢买吗?你需要战胜两个东西,第一是恐惧,第二是贪心。

房 企

打败竞争者,兼并别的地产公司

现在是最好的时候

前提是你已经有足够的战略纵深

对调控毫无准备的房企,是不合格的房企,在已经经历了这么多次调控的中国市场,要想生存下去,首先就要学会怎么利用调控周期。

这个时候是拿地的好时候,是兼并的好时候,是彻底打败竞争者的好时候,对于地产人个人来说,是你脱颖而出的好时候。当然,前提是你有足够的资源。

明源君先说一个小故事。

一个美国底层的店员,每天收入65美元。她住在旅馆,每天需要35美元,剩下的30美元她用来吃“略好”的东西,于是每天都没有积蓄。

有个中国留学生建议她:去租一个套间,每月租金500,平均到每天只有十几美元,租了房子自己做饭,吃饭也能省一些钱,就有积蓄了。店员告诉他,租房需要一次性付两个月租金1000美元,而她没有。另外她每天上班都很辛苦,当然要吃好一点,下班也不想做饭。

明源君认为,这个故事说明:有空间和资源的积累,才有腾挪空间,而要有这些积累,你要能控制自己。

财务成本低,才有改换节奏的资本

应对调控周期的一个办法,就是改换节奏。

调控已经出台,理性来说,将项目做成精装修豪宅,两年后开盘可以躲过楼市的“底”并且实现利润的最大化。

可是如果公司的财务报表显示,一年后不卖这个项目公司现金流就会出问题。为了公司活下去,只好做成刚需盘迅速卖掉,就吃了大亏。

没有足够的资金储备,财务成本太高,想出办法也没用。

但是这个时候,财务成本低的房企可以吞并财务成本高,撑不下去的房企。

怎么借到便宜的钱,明源君之前专门论述过,以后会再讲。

拿地要有战略纵深,现在反而是三线没受影响,房企必须有自己的腾挪空间

碧桂园2016年上半年70%的拿地资金花在三四线,还有很多人看不懂,因为碧桂园已经在一二线稳定立足,如果是别的企业,一定是继续重兵一二线。现在,事实证明碧桂园的选择是多么正确。

二战时,德国进攻法国,迅速实现全面占领,进攻前苏联,开始长驱直入,最后却兵败。

核心原因就是因为前苏联有自己的战略纵深。

达到一定规模的优秀房企,一定会有层次的布局,既不把宝押在同一座城市,也不把宝押在某一类城市。

有战略纵深以后,不管楼市周期怎么走,自己都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对于政策等,我国楼市反应最快的是一线,二线要延迟半年到一年才有反应,三线的反应还要慢一些。

有层次的房企,利好政策出台,就可以在一年半时间内,按顺序出售自己一线、二线、三线的项目;打压政策出台,则可以倒过来操作,先出手没有受到影响的三线的项目,然后等周期的“底”过去之后再出手一线的项目。

对于地产人来说,平常难以显山露水脱颖而出,调控中的逆境正是展现你个人能力的机会。用一首诗和所有地产人共勉:未曾清贫难成人,不经打击老天真;自古英雄出炼狱,从来富贵入凡尘;醉生梦死谁成器,破马长枪定乾坤;挥军千里山河在,立名扬威传后人。

作者:明源地产研究院主编 王恒嘉。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