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万打水漂!老人掉进这种陷阱,被迫卖房还债...

150万打水漂!老人掉进这种陷阱,被迫卖房还债...
2016年10月14日 09:56 九哥财经

邮票、钱币、字画、理财产品……越来越多的老人热衷于这些此消彼长的“发财”业务,可是,那些传说能升值上百倍的字画、收益率高得离谱的理财产品,真的可信吗?

拿到过返利也遭遇过跑路

马先生今年已经68岁了,很多年前,他就有收藏邮票的习惯。

2012年7月的一天,马先生接到了一个自称是收藏品公司的电话,说他们正在举办一个关于邮票的展览,来这里参观还可以有一些小礼品,马先生就兴致勃勃去了一趟。

马先生:马年的(生肖邮票)是298元一版,我一共花了2000多元,过了不到一年,他又给我打电话,说先生我们回收这个呢,回收价700多,我买了5版,就出手了3版,2100就回来了。

不到一年的时间,不但收回了成本,还白得了几版邮票,马先生第一次意识到收藏邮票是一个不错的投资渠道。

不久,马先生又看上了一家公司推荐的俗称为大叶蓝的钱币,指的是1999年版水印兰花1元纸币,据说这种钱币的发行量很少,具备一定的收藏价值。

马先生:他当时卖的是780元一刀,100张,带盒的,按13%每个月返给你,最少买5刀,最多买10刀,我就买了10刀,一共7800元,每月返钱。

收到了第一笔返利之后,马先生觉得这家公司还是比较有信誉的,在公司员工的推荐下,又购买了价值3万多元的所谓收藏品。

可是这一次,马先生却没有拿到返利,收藏公司竟然人去楼空了!

马先生懊悔了很长一段时间,可转念一想,这些收藏品还在自己手里,他对这些收藏品本身的升值空间深信不疑,再加上怕麻烦的心理,他并没有采取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上一个收藏公司跑路没多久,马先生又接到了另外一家收藏品公司的电话——29800元的剪纸,优惠价16800元。

马先生表示自己没钱,对剪纸也不感兴趣,可是推销员接下来的一段话,却让马先生心中又升起了一线希望。

马先生:她说你有哪些收藏品,拉个单子吧,有十几样,她估价一百多万,她说她们有很大的海外市场,你再买点东西,一起捆绑了,我们都给你找机会卖了。

收藏剪纸,可以卖出100多万的高价,马先生心动了,于是又花了3万多元,买了两件剪纸,开始在家里期待这些东西出售。

为了让自己手里的藏品继续保值增值,马先生又在其他几家公司的鼓动下买了很多形形色色的收藏品,这些公司都向他承诺,可以帮助他销售手里所有收藏品,而且估价都是很让他心动的天价。

一屋子藏品一件也没有卖出去

两年下来,马先生手里的收藏品越来越多,渐渐堆满了一间屋子,可是自己一直期待的出售信息却迟迟没有来到,最终等到都是这些公司人去楼空的消息。

意识到自己上当了的马先生,马上给之前向自己推销产品的业务员张丽打电话,询问情况。

马先生:她说以前是搞收藏品的,我们也是受害的,收藏品你千万别再搞了,这里面骗人的太多了,公司也跑了,现在国家政策支持拍卖,我们公司现在征集收藏品,可以上拍卖会,你可以先拿一两件东西试试,一件东西(手续费)是一万,我说我没钱,她说那不行给你打点折,你交8000。

推销员张丽的一席话,让马先生再次看到了希望,他决定把自己一屋子的收藏品送去拍卖。

马先生:至尊钞王,买的时候9800元,合同估价25万。

央视财经《消费主张》记者发现,马先生的收藏品在拍卖公司的估价都非常高,一款7800元购买的千连号大叶蓝人民币,合同上估价达到了20万,一幅19800元买入的字画估价更是高达158万!

记者注意到,马先生收藏的这些藏品,在拍卖公司的合同上估价都至少翻了20倍,最高的甚至达到了100多倍,而这些收藏品在马先生手里也仅仅保存了2年多的时间。如此高额的回报,让马先生更加深信,只要这些东西一出手,自己先前所有的损失不仅可以全部挽回,还可以赚到很大一笔钱。

于是,马先生就按照一件藏品5000元到1万元的价格,把这些手续费交给了拍卖公司,开始幻想着一夜暴富的美好生活。

马先生:拍卖的结果是流拍,低于起拍价了,对方又说即便拍卖会卖不出去,我可以私下帮你找买家。

这一段波折后,马先生并没有丧失信心,他认为可能这一家公司的宣传力度和实力不够,再多找几家拍卖公司就一定能卖出去,接下来,马先生又跟十多家拍卖公司签了拍卖合同,并支付了所谓的拍卖手续费共计150多万元,结果全部打了水漂。

马先生:窟窿越来越大,没法跟家里交代。老抱有幻想,越陷越深,拍卖公司越来越多,再往后,又改商贸公司了,说自己渠道多,专门往外面做买卖,可以在网上把你的信息发布出去,北京市场饱和了,可以帮你卖到二、三线城市。

这些商贸公司索要的是会员费,承诺会员费交得越多,级别越高,推销的力度也越高。苦于找不到销路的马先生就像赌徒一样,在这个连锁骗局中越陷越深,而最终的结果是,一屋子藏品一件都没有卖出去。

马先生搞收藏都是一个人拿主意,为了购买藏品,还欠了许多外债。这一切家人并不知情。实在瞒不下去的马先生最终将实情告诉了家人,为了堵住这几年购买藏品造成的亏空,家人不得已选择卖掉唯一的住房来清还债务!

想上拍卖会 先交手续费

这些骗子拍卖公司为什么会让马先生这样的老年人越陷越深?所谓的藏品拍卖究竟是什么样子?

记者决定和马先生一起去拍卖会现场看一下。在北京国贸附近的一家写字楼,一个工作人员正在布置收藏品拍卖会场,他告诉记者,这个是在进行预展,明天就会进行拍卖。

央视财经《消费主张》记者观察了一下发现,这里的藏品起拍价都在20万以上。

工作人员:场次费,专场一件5万,10件就是50万,精品场是一件2万,要是拍不出去,会按照您的起拍价给您走线下,有可能明天就卖了,也有可能半年。

马先生对比了一下,这里面即将拍卖的藏品中,和自己同款的就有10件以上,起拍总价至少达到了400万,而按照他们的手续费计算,要想全上这个拍卖会,自己得先交20万元以上的手续费。

记者很好奇,这些藏品究竟会卖给什么样的买家呢?

工作人员:都是企业老板,也有投资的人来,也有搞资金流转的。

贪图高回报又缺乏专业收藏知识

央视财经《消费主张》记者在网上搜索发现,近年来,关于古玩收藏黑链条曝光的案例不胜枚举,很多老人都因为参与到这个拍卖中,造成了相当大的损失。针对这类案例,消费者尤其是上了年纪的消费者又该怎么维权呢?记者采访了长期从事这方面研究的暴杰律师。

暴杰:本案中,某些拍卖行以合同合法的形式,来掩盖其消费陷阱的非法目的,利用的是两个心态,一个是消费者为了追求高利润、高回报的贪心;第二也利用消费者专业知识的缺乏、市场经验的缺乏、信息不对称,消费者不辨真伪,不知道相应的投资行为会产生的后果,所以容易上当受骗,这种形式具有高隐蔽性,维权成本巨大。

来源:央视财经(ID:cctvyscj)《消费主张》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