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准备好剁手了吗?这些东西千万别买!(超全名单)

双11准备好剁手了吗?这些东西千万别买!(超全名单)
2016年11月06日 22:24 九哥财经

双11临近,各大电商的促销让人眼花缭乱,相信很多朋友都已做好了“剁手”的准备!但是,2016年,质检总局针对网络销售的11种电子商务产品组织开展了产品质量国家监督专项抽查。

快对照这份名单,避开上面不合格的产品吧~~

抽查电商平台

质检总局本次抽查涉及天猫、京东商城、1号店、苏宁易购、当当网、亚马逊、凡客诚品、唯品会、王府井、麦包包等10家电子商务平台企业。

抽检总体情况

本次抽查采取“神秘买家”从电商平台买样的方式。抽查了535家企业生产的571批次产品(不涉及出口产品),涉及女士内衣、休闲服装等11类产品。11类产品抽查批次数见下图:

经检验,有439家企业生产的472批次产品合格,监督抽查合格率为82.7%;检出99批次产品不合格,不合格产品检出率为17.3%

主要质量问题

一、背提包产品振荡冲击性能不合格现象突出。

背提包产品共抽查41批次,发现不合格产品28批次,全部存在振荡冲击性能不合格情况。另外,背提包不合格产品区域较为集中,其中广东省有20家企业生产的20批次产品不合格,占抽查发现不合格产品批次总数的71.4%。

二、床上用品和服装产品检出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

床上用品共抽查50批次,发现不合格产品8批次,其中2批次产品检出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不合格。休闲服装共抽查59批次,发现不合格产品10批次,其中1批次产品检出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不合格。

三、服装产品纤维含量不合格情况严重。

女士内衣抽查发现的16批次不合格产品中,有13批次都存在纤维含量不合格情况。休闲服装抽查发现的10批次不合格产品中,有9批次均为纤维含量不合格。羊绒针织品抽查发现的9批次不合格产品中,有8批次均为纤维含量不合格。

这些不合格产品有你用的品牌吗?

名单虽长,但小编提醒您还是耐心看完。对照名单,赶紧自查,避开不合格产品雷区!

附:2016年10种电子商务产品质量国家监督专项抽查不合格产品名单

(点击名单可查看大图)

女士内衣不合格产品名单

休闲服装不合格产品名单

羊绒针织品不合格产品名单

羽绒服不合格产品名单

背提包不合格产品名单

床上用品不合格产品名单

厨房机械不合格产品名单

豆浆机不合格产品名单

电水壶不合格产品名单

移动式插座不合格产品名单

化妆品也不让人省心!

除去此次质检总局针对11种电子商务产品的专项抽查外,最近,广东省开展了化妆品监督抽检工作。经广东省药品检验所检验,发现21批次产品存在非法添加禁用物质问题,属于非法产品。

其中,最让人震惊的是,有一款产品汞超标近2万倍,或致不孕不育!

广州市雅兰丝化妆品生产的“藏药速效痘消膏”汞含量高达19504mg/kg,而我国的国家标准中对祛斑类化妆品汞的含量有明确限定:限量为每千克一毫克(mg/kg),超过这个限量就会对人体造成伤害,而这款化妆品超标了近2万倍!

13批次产品被查出汞超标

在广东省食药监局此次发布的“关于不合格化妆品的通告”中,主要是美白、祛痘、祛斑方面的产品。

按照国家标准,汞含量应该是≤1mg/kg!但是,这几组数据让人很吃惊:13批次化妆品显示汞含量严重超标,含量超标从五十几倍到接近2万倍。其中:

深圳丽华化妆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白大夫透红霜“,其汞含量达到13048mg/kg;

广州艾琪化妆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红粉容颜臻白美肤焕颜晚霜”汞含量11125mg/kg;

还有上文提到的广州市雅兰丝化妆品有限公司生产的“藏药速效痘消膏”汞含量更是达到19504mg/kg,超标近两万倍。

有化妆品还检出“皮肤鸦片”

在这份通报中,除了汞超标,不少化妆品还被检出不得添加的非法物质,包括甲硝唑、氯霉素、氧氟沙星、倍氯米松、曲安奈德。

在利益的驱动下,一些企业将有“皮肤鸦片”之称的糖皮质激素非法添加到面膜当中,片面强调产品速效美白嫩肤的功效,最终损害的却是消费者的健康。因为,使用了非法添加物质的化妆品而产生皮肤激素依赖的患者越来越多。

注意六大陷阱

11月4日,华商报记者从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的《2016年中国消费者网络消费洞察报告与网购指南》了解到,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分析师,网络零售部主任莫岱青团队分析,市民在2016年网购中可能会遇到六大陷阱,尽量提前了解,理性消费。

六大陷阱:

陷阱一:“刷单”江湖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通过低价促销廉价产品提高销量,然后再将同一货架上的商品,换成价值更高的产品混淆视听,这种新型的刷单方式,让单纯的网购消费者落马。

陷阱二:商品标价低 那是在逗你呢

商家为了吸引消费者,将商品的价格标得很低,但是当消费者拍下时,变成享受低价有附加条件才能享有的。

陷阱三:赠品没保证 还不给售后

当网购消费者购买价值较高的商品时,商家会附赠一些实用性比较强的赠品,但是当附赠品出现质量等问题,要求售后维修或退换时,商家却对其置若罔闻。

陷阱四:网购小心“李鬼客服”

网购中的陷阱尽管多是老套路,但是“上钩”的人不少,更令人担忧的是,网购骗术也在不断升级。“假客服”是近来频频出现的网购陷阱,他们通过私人手机号码或短信形式告知网购消费者订单异常,引网购消费者入“阱”。

陷阱五:朋友圈“炫富”,实则是海市蜃楼

朋友圈上各种晒订单、晒转账截图,满屏买家好评截图是真的?那些“风靡”在朋友圈的保健品、化妆品、减肥产品都很受欢迎?微商生意红火?其实全都是慢慢的套路。转账记录、聊天记录、买家好评,都是有软件自动生成,如假似真。

陷阱六:钓鱼网站在“码”里下毒,你知道吗

含有钓鱼网站的二维码,用户根本无法判断,而且,看似复杂的二维码,制作起来几乎是“无门槛”。钓鱼网站制作的二维码成为新型网购陷阱,“有毒”的二维码轻轻松松将网购消费者卡里的钱刷走。

这些新型网购骗局要警惕!

1、以“提前购”、“预售”为诱饵的木马链接

市民林小姐眼见“双十一”快来了,早就关注起各家淘宝店的活动动态。当天,她的手机收到一条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11.11提前购、剁手价、包邮”等字眼映入眼帘。

林小姐想都没想便点了短信里的链接。手机界面跳转后,卡在空白页就不动了。林小姐以为手机出了故障,就关机重启。

手机开机后,接连几条银行短信轰炸,让她顿时傻了眼。就在她关机期间,银行卡里被转走3笔钱,共计3000元。

原来,林小姐点击的是木马链接,病毒迅速侵入手机,盗获其绑定在购物平台的银行账户。

警方提醒:除了网购链接被植入木马、钓鱼网站,还有不法分子会在 “预售”活动上做文章,骗取买家“定金”。市民要慎点不明链接,有关“双十一”的购物、短信不要轻信;同时请给手机装上杀毒软件,提供安全的上网环境。

2、“淘宝客服”炮制“网店被封”骗局 骗取汇款

不光有买家被骗,还有卖家因网店“被封”而向骗子汇钱。小吴是一名刚入驻淘宝的卖家,当天接到一个陌生号码打来的电话,自称是淘宝客服。

对方告诉小吴,他的淘宝店铺由于涉嫌违法销售,已经被淘宝后台记录在案。不仅小吴注册时交纳的1000元违约金要被冻结,店铺也要被封了。

小吴听后十分焦虑,“马上'双十一'就要到了,还指望趁热多赚点钱呢,怎么能在这么关键的时候封店。”小吴赶忙问“客服”有没有解决方法。

对方告诉他,按照对方指示操作,交付一笔“保证金”和“解冻费”,就能立即解封网店。小吴信以为真,就把钱汇过去了。

打款后,小吴回拨“客服”电话咨询,结果再也打不通了,一查对方账户,竟然是个私人户头,才意识到被骗了。

警方提醒:网店店主若接到此类电话,不要急于汇款。首先要做的是登上自己的店铺,看看是否有异常;随后通过网购平台的官方热线询问,验证真伪。

3、“淘宝客服”要求操作退款 原是设好陷阱等你上钩

“您好,我是淘宝客服,您在我们网店购买的产品已经发货了,发的货到付款,麻烦您将原来的订单取消退款。”溧水市民陈先生接到该电话之后,点击了对方发来的链接操作退款,没想到退款没成功,银行卡里的5万元余额还不翼而飞了。

原来,陈先生在淘宝上购买了一套餐具。第二天,陈先生接到了自称“淘宝客服”的电话,称在其网店购买的产品发的是货到付款,麻烦陈先生将之前的订单取消,方便店家安排退款。

很快,对方通过QQ发来了一个网页链接,并让陈先生按照这个退款页面操作退款。陈先生点开该页面后,按照上面的要求输入了自己的姓名、身份证号码、银行卡号、淘宝支付宝密码等。

几分钟后,之前的“淘宝客服”再次打来电话索要陈先生收到的短信验证码。陈先生连续刷新了几次,并将收到的短信验证码全部提供给了对方。就这样,陈先生银行卡里的5万元余额全部被盗刷。

警方提醒:对于陌生来电和不明短信网址要保持高度警惕,认清发过来的链接,注意与官方网址进行比对,不要轻易点击。同时,网上购物需要办理退货退款时一定要通过官方途径,切勿登录来路不明的网站。

4、高回报诱惑 竟是“刷单兼职”骗局

几天前,一个名为“淘宝刷单兼职”的QQ号向大学生小李发出好友申请,号称在家刷单日赚大几百,小李一看就动了心,对方称“刷单兼职”就要购买指定卖家的商品,帮助其提高销量和评价,事后小李将得到购物款和10%的佣金。

小李有点怀疑,对方随即建议小李先做一单小额的试试,然后就给小李发了一个120元的红酒链接,承诺买下后退款和10%佣金立刻到账。小李将信将疑地买下,没一会儿,支付宝账户就进账132元,小李信了表示要继续做。

对方给小李发了第二单760元,小李买下,但这次却没有收到退款和佣金,对方表示小李要完成五单的“刷单”任务才能返现,小李照做,买完第五单小李已经花去10000多元。

小李要求对方兑现退款和佣金,但对方一会称刷单任务标准提高了,一会又说刚刚的交易不成功,总之就是要求小李继续购物“刷单”,小李这才发现自己被骗了。

640.webp (5).jpg

警方提醒:打着高收入的所谓“刷单兼职”都是诈骗!这种诈骗是放长线钓大鱼,第一笔的退款就是给受害人小李的“饵”,骗子用区区12元的佣金骗得小李的信任,从而骗得一万多元。

5、近十万元劳力士表消失 竟是骗子“改址劫货”

李小姐是做网络销售的,专门卖奢侈品。不久前,有人通过网购平台,在李小姐的网店中拍下了一块售价9.7万元的劳力士手表。

交易后没多久,一个陌生账号便联系李小姐,自称是刚买下劳力士表的顾客,现在想修改收货地址。因为对方能说出详细的购物信息,李小姐没有怀疑,当即按照对方给的新地址发货。

然而,几天后李小姐却接到顾客投诉,称没有收到货。李小姐当即查看物流信息,发现已经签收。

李小姐十分气愤,对方明明收到了,却撒谎要求退钱,她拨通报警电话。民警联系上顾客后,对方表示自己从来没有让李小姐更改地址,而且他在该购物网站上也仅有一个账号。

“据此我们判断,是有人冒充买家要求李小姐改址。”通过查询,警方发现更改后的收货地址远在几千公里的外地,而且收货地址也是一处公共场所。

警方分析,这是一种新型骗局,嫌疑人获取购物信息后,冒充买家“改址劫货”。目前,警方正对此事做进一步调查。

警方提醒:

网上卖家遇到变更收件信息的情况,要亲自向买家本人核实,必要时致电求证。若不慎被骗,应立即向网站反映。一般交易款都存放在网购支付平台里,尽量通过此途径挽回损失。作为买家,要注意保护好个人隐私,不向他人透露自己的用户账号等信息。

网络购物这几个小贴士让你安全又安心:

1、不要随意拨打陌生电话

包括网站上的和手机发来的短信中的电话,在没有确认电话安全之前切记不要主动拨打电话。因为一旦拨通诈骗电话,会让你防不胜防。

2、购物一定要选择正规的网站

天上不会掉馅饼,那些价格奇低的购物网站其实很有可能是不正规的,消费者在这些网站上购买东西也很可能得不到任何保障的。所以在网上购物的时候一定要选择正规的网站,不要随意进入一个陌生的网站。

3、在结算的时候尽量使用第三方支付平台

为什么呢?因为第三方支付平台有冻结货款的权利,客户在网站上购买东西的时候选择用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待收到货物的时候如果发现是假的,可以立即申请冻结货款。这样可以减少自己的损失。切记一定不要直接给商家打款,这样寄过来的东西是好是坏你都没办法让商家给你退款了。

4、勤更新自己的账号和密码

应对网络诈骗的另一个好办法就是,勤更新自己的账号密码。这样即使是诈骗者盗取了你的账号和密码,也会因为你的及时修改密码而不会得逞。

来源:经济日报、华商网、21世纪经济报道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