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磊:2017年港股投资应寻找确定性机会

郑磊:2017年港股投资应寻找确定性机会
2017年01月11日 18:25 新浪港股通

文/新浪港股专栏作家 郑磊 微信公众号(xlgg-sina)

但斌在总结年度业绩时,用了2017年寻找确定性机会这个说法。我很同意,金融投资虽然是和偶然性和风险相伴,但更高的境界是把握确定性机会。今年A股的确定性机会,从大盘角度说就是控制风险,所以大跌是“不讲政治的”,这个不应该有。而从板块上看,国企改革在外汇改革、经济转型、三去一补等共同因素倒逼下,是必须要做的事情。另外,温和通胀和“猪周期”已经形成,利好消费板块,而去年的医药医疗、环保等板块,仍是“革命尚未成功”,面对特朗普的新对抗策略和地缘政治变化,安保、军工、造船航运、卫星通讯等板块日益显得重要,大宗商品已经见底反弹。应该说,不管大盘是否今年真有较大涨幅,题材是非常丰富的。

说回港股,目前我仍认为这是一个尾随A股的市场。虽然不断有北水南流,但直白讲,这是“载舟覆舟”之水,特别是这个渠道的资金猛买权重股的时候,市场参与者都应该提高警惕了。据相关机构统计,沪港通下的港股通已经连续13个交易日实现单日净买入,累计净流入资金236亿港元,部分交易日的单日净流入甚至超过30亿港元,这也说明了资金南下的意愿逐渐增强。我更愿意把它视为一个国内背景的资金整体看好港股的信号,真正能够撑起港股一片天的资金,其实就是已经沉淀在香港,但还未大举入市的内地各类大小散户的资金。这个力量一日不体现,港股难有大的涨幅。

目前港股的这种小成交量加小反弹不是坏事,但很难做长期打算。港股大盘已经逐渐失去了“价值锚”,波动更加剧烈,从全球股市来看,港股虽然整体价格较低,但也具有流动性较小,收益风险比不高的劣势。笔者之前提出“港股A股化”,有很多人不同意。而从港股大盘逐渐失去“价值锚”这个角度看,其实这就是A股大盘的一个重要特征。这也和欧美资金在港股市场的话语权衰落有关。但是A股在股灾后,也已经开始出现“正能量”控盘局面,两个市场越来越接近,而市场规模则变成了区分主次的重要因素。在港股的散户还没发挥明显作用之前,港股当小弟跟着A股大哥跑是难免的。

笔者港深沪“与羊群博弈II”模拟组合目前港股组合仓位15%左右,净收益率1.28%,沪深A股组合仓位20%左右,净收益率0.26%。目前看来A股配置策略较保守,将适当增加高贝塔股和题材股,可能会以目前20%仓位为基础,加配5%-10%的此类股票,以便在下行风险可控的情况下,扩大上行空间。而港股组合由于大盘反弹的幅度已经不小,考虑多种因素已经将权重股兑现收益,以免大盘受到冲击时,发生回撤过大的情况。

关注新浪港股微信公众号

由新浪财经联合8大券商主办、香港交易所赞助的“新浪港股通模拟交易大赛”即日起开赛!报名即可抽取MacBook Pro、iPhone 7等大奖,比赛还有50万奖金等着你!点击阅读原文即可报名参赛!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