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港股断崖式暴跌!半小时跌80%,中国金控怎么了

又一港股断崖式暴跌!半小时跌80%,中国金控怎么了
2017年04月11日 22:25 新浪港股通

继辉山乳业之后,港股今日又有一只股票断崖式暴跌!中国金控上午10时左右开始急速下跌,半小时内跌超80%。

上午十点左右,在港交所上市的中国金控开始急速下滑,半小时内跌超80%,市值蒸发7.9亿元,盘中最深跌幅达83.46%至0.019港元/股。截至收盘,中国金控跌57.48%,报0.05港元。创近3年新低。

截图来自:新浪港股APP

新浪港股(微信号:xlgg-sina)小编第一时间做了报道,相关消息立刻在微博上炸开了锅。

中国金控是谁:农业公司要去香港放贷款

由于前段时间内地著名奶企辉山乳业瞬间暴跌85%,导致大家对港股的暴跌特别感兴趣(小编说实话是见怪不怪了),纷纷想一探究竟。然而碰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中国金控是谁?如此高大上的名字,是央企吗?

聪明的网友还发现了香港股市与朝鲜的关系:中国金控=中国金正恩控制研究所。小编想说,开脑洞求带......

据其官网介绍,中国金控前身为从玉农业控股有限公司,成立于1992年,2012年2月成为国内首家在香港主板上市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2015年7月更名为中国金控。集团拥有综合金融及农业两大业务板块,其农业业务发展成熟,产品不但直销香港及内地,更分销至东南亚及欧美多个国家,为国内领先的农业全产业链垂直一体化龙头企业之一。为平衡农业业务的盈利周期,集团自2015年起积极推进金融及放贷业务布局,现主要在香港提供全面且多元化的商业及私人贷款服务,包括基本融资、股权融资及按揭服务等。同时,集团正积极开拓内地融资租赁及香港证券买卖、经纪及证券咨询服务,预料该项交易及相关牌照于2016年上半年前完成及获批。

2016年年报显示的主营构成为农产品占85.97%,贷款产品为13.26%,证券经纪为0.77%。

从玉农业旗下核心企业包括有从玉管理服务有限公司(香港总部)、江西安义从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广东从玉农业集团、田园食品有限公司(香港)、百利高食品有限公司(香港)、陆良田园食品有限公司、百利高(聊城)食品有限公司等。

其中,2013年2月28日,通过资产重组,正式组建的“广东从玉农业集团”,其前身为广州从玉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并主要由广东从玉农业集团有限公司、广州绿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宁夏从玉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东莞市新峰蔬菜贸易有限公司、广州从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天河分公司、吴忠分公司及承德分公司等企业成员共同组成。

从玉农业自2015年1月进军金融业,2015年年初收购互联网金融平台格林易贷(www.glyd.cn)后,又以2.5亿元收购了从事融资租赁业务的耀升投资控股,并在2015年9月成立全资子公司金裕富(香港)有限公司,在香港从事放贷业务(放债人牌照号码: 904/2015)。

从玉农业宣布更名中国金控之后,曾在2015年5月底、6月初大幅飙升,股价连续3周暴涨,3周之内股价从0.153港元涨至0.73港元,涨幅达3.8倍。

看了半天小编算是明白了,原来是一家农业公司,不务正业,跑得去香港放贷了,这名字改的,真是唬死人不偿命啊!

中国金控业绩如何:2016年亏损5亿港元

中国金控上月底公布2016年度业绩,收益同比减少7.9%至9329.2万港元;净亏损同比扩大11.28倍至5.21亿港元;每股亏损7.64港仙。

期内,农业业务对集团盈利作出贡献,收益约为8020万港元。鉴于过往数年业绩未如理想,集团一直通过一系列精简及重组活动理顺在内地及香港亏损的或非核心营运的农业业务。于2015年,集团出售及停止若干在内地及香港亏损的业务营运,旨在更加专注于前景明朗的业务及将经营亏损降至最低。

因此,农业业务的余下生产基地得到进一步改善。报告期间的整体毛利约为1600万港元,同比增长390%。报告期间盈利能力改善主要是由于,内地蔬菜市场平均售价上涨;农业业务生产规模重组导致农产品单位生产成本下降所致。

中国金控为何暴跌:或因大股东质押股权被斩仓

很多人把中国金控的暴跌成为“又一个辉山乳业”、“又一次浑水式做空”,然而这次中国金控的暴跌,真没有人做空。

智通财经追踪其联席券商交易情况发现,中国金控的第一大联席券商长江证券大量抛货,居卖方首位,净卖出6032万股,涉及金额为192万港元,占总成交的4.01%。中泰证券作为该股的第三大联席券商,居卖方第二位,也同样大量出货,将卖出6440万股,涉及金额186万港元,占总成交的3.89%。

值得注意的是,这两家联席券商的每股均价格分别为0.0318和0.0289港元,即暴跌之后才出货。

有香港券商人士表示,并没有人在特别做空。

“通常股权质押在机构那里,公司借钱会有一个期限,如果不还钱,机构就要把货卖掉。”这位人士表示,这次的疑似“洗仓”事件,相信也是因为公司方面的资金不足,才导致了机构按约定出货。

香港民众证券董事总经理郭思治表示,中国金控遭遇突袭斩仓,极有可能因为大股东抵押所持股票而致。

一位不愿具名的交易员表示,和辉山乳业(06863.HK)不一样,中国金控本身并没有太多负债,主要还是大股东股票质押导致。

随着暴跌的底部0.019港元暂时确认,资金也在该股上“进进出出”。

截至14时32分,该股跌幅收窄至48.82%,报价0.065港元,成交额为5.03亿港元,换手率高达101.94%!截至收盘,该股成交量达到惊人的120亿股,成交额6.24亿港元,换手率达125%!

中国金控这一年发生了什么?

中国金控原名 “从玉农业”,此前主营农业。从去年开始,公司相继开展放债业务和互联网融资业务。

中国金控在业绩报告中表示,公司正积极开拓内地融资租赁及香港证券买卖、经纪及证券咨询服务。值得注意的是,从2010年至2015年公司只有在2012年获得了盈利,其他年份均是亏损。

而公司的股价表现起伏也较大。2015年,公司股价从每股0.068港元一直涨至0.84港元,随后又开始跌到0.111港元。在4月10日股价几乎翻倍后,中国金控的市值也仅有13.84亿港元。

另外,从2015年4月到2016年4月,中国金控先后5次以配售新股、发行新股等方式试图获得资金,其中有3次尚未完成。

奇怪的前海阿里与2016年全部套现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金控在2016年4月宣布,获前海阿里基金及珠海德谷基金认购可换股债券(CB),涉资24亿元,消息公布之后股价飙升翻倍。有解读认为,如果阿里基金行使这批CB,将持有64%的公司股权,有机会易主。

查询港交所披露易得知,前海阿里其后行使了部分权利,获得了中国金控约39%的股权,不过已经在2016年11月29日以0.122港元的价格全部清空股份。

查询公开资料得知,前海阿里于2015年8月26日成立,注册资本为1亿元人民币。前海阿里的投资人为两名自然人,从目前公示的工商信息来看,并未发现前海阿里与阿里巴巴有何联系。

小编也联系了阿里的相关人士,其表示,前海阿里与阿里巴巴无任何联系。

今日晚间,中国金控终于有了声音。针对今日专业人士分析其股价暴跌或与股东质押股权爆仓有关一事,中国金控董事会主席、大股东林裕豪回应称:第一,作为大股东,从未质押股份、未利用股份融资、更未抛售中国金控股份,第二,公司目前经营一切正常。

具体真相如何,各位网友且看事态进一步发展。

关注新浪港股微信公众号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