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加息落地缩表渐近,后续四大问题需密切关注!

美加息落地缩表渐近,后续四大问题需密切关注!
2017年06月15日 18:55 新浪港股通

当地时间6月13日至14日的FOMC会议结束后,美联储发布声明,再次加息25个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提升至1%-1.25%,符合市场预期。同时,美联储上调贴现利率25个基点,至1.75%。此外,美联储还就缩表公布了更多的细节。

何时开始缩表?或者在9月

徐阳 华安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

美联储维持今年还会加息一次的预判。最新点阵图的预估中值显示,美联储对2017年年底适宜联邦基金利率的预期维持在1.375%不变,2018年年底也维持在2.125%不变,但下调2019年年底预估至2.938%,此前料为3.000%。在16名美联储决策者中,8人预计2017年还将加息一次,4人预计会进一步加息2次。然而,CME的数据显示,投资者预计,美联储今年再加息一次的概率仅为35%。其中,9月加息的可能性接近10%。

美联储公布缩减资产负债表的细节。5月的会议纪要显示,官员们已经开始讨论缩表规模等细节。在6月的会议声明中,美联储预计今年起开始缩表,起初每月缩减60亿美元国债、40亿美元MBS;暂时还会把所持证券的到期回笼资金用于再投资,直至利率正常化开始一段时间之后;缩表规模每季度增加一次,直到达到每月缩减300亿美元国债、200亿美元MBS为止。多名美联储官员曾公开表示,预计美联储缩表后,资产负债表规模将缩减至2万亿-2.5万亿美元。耶伦估计,美联储可能会相对迅速地实施缩表计划,缩表可能会在利率正常化结束之前进行,但尚未决定何时开始缩表。她希望提前就资产负债表政策发出警告,以便市场应对。目标是没有人会对资产负债表政策感到震惊。然而,我们预期,美联储在9月开始缩表的可能性增加。

美联储上调今年GDP增长预期。近来,美国经济表现疲软。比如,5月非农就业新增人数大幅低于预期,零售销售数据低迷,工资增速在过去数月有所放缓。不过,美联储将2017年的GDP增长预期从2.1%上调至2.2%,并将失业率预期从此前的4.5%下调至4.3%。同时,维持2018年GDP增长预期在2.1%不变,下调2018年失业率预期至4.2%,之前料为4.5%。

美联储下调今年通胀预期。最新点阵图的预估中值显示,美联储最青睐的通胀指标——个人消费支出为1.6%,较3月1.9%的预期大幅下调。不包含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通胀预期从1.9%下调至1.7%。而2018年和2019年的核心通胀预期均维持在2%不变。

美联储展现出偏乐观的态度。6月会议声明删除了“密切关注全球经济和金融形势”的语句,删除“一季度经济增长放缓可能是暂时现象”的语句,还特意加上了“通胀指标中期稳定在2%目标左右”的语句。这是市场解读声明偏鹰派的重要依据。

人民币汇率怎么走?并无回调压力

李奇霖 联讯证券董事总经理、首席宏观研究员

加息靴子落地后,人民币汇率走势如何,无疑是市场最关系的话题之一。尤其是5月26日中国外汇管理中心称考虑将逆周期因子引入人民币中间价报价模型中后,人民币离岸与在岸汇率至6月14日收盘时分别大涨了0.9%和1.1%,美联储加息后人民币汇率是否有回调的压力。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受中美经济相对表现、美元指数和资本流动等因素共同决定。通过对相关因素的梳理,我们认为人民币汇率有维持稳定的基础。

经济基本面是决定汇率水平的长期因素。我们以美国ISM制造业PMI与中国官方制造业PMI之比,来表征中美两国经济的相对表现。2005年以来的数据显示,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的同比变动,与两国经济的相对表现具有较强的同步性,尤其是2015年“811”汇改之后。

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源于决定汇率背后的购买力平价。根据购买力平价理论,价值相等的两种货币,可以在两个国家内购买等量的相同商品。当一个国家的实际经济表现相对于另一个国家更好时,可能是因为技术进步,也可能是要素投入增加,但无论是何种情况,总产出的增加都意味着单位该国的货币都能购买更多的本国商品。由于购买力的增强,在外汇市场上该国货币有升值的基础。

今年以来,美国信贷增速持续放缓。国债市场上,10Y-2Y的期限利差被迅速压低,投资者并不看好美国经济长期增长。

美元指数的走势衡量美元兑一揽子货币汇率的强弱。尽管这一揽子货币中不含人民币,但由于CFETS一揽子货币与美元指数一揽子货币构成相似,在2016年2月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报价模型中引入CFETS一揽子汇率变动后,美元指数通过CFETS汇率对人民币中间价的影响趋强,美元对人民币中间价的走势与美元指数走势保持了很强的同步性。

因此,预判美元指数的走势,有助于判断人民币汇率的变动方向。

从历史数据看,美元指数走势与美联储货币政策并没有很强的相关性。1980年至今,美元指数共有三轮长周期的上涨,分别是1980年7月至1985年2月、1995年4月至2001年6月、2011年4月至2016年12月,涨幅分别为95%、50%和39%,每次上涨的周期在5年左右。在这几次美元升值过程中,美联储政策并持续的大紧缩。

而在美元加息周期中,如1986年7年至1989年5月、1992年9月至1995年2月、2003年6月至2006年6月,美元指数反而都是下跌的。

“811”汇改后,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与美元指数走势同步性很高。

而美元指数与联邦基金利率走势出现如此的背离,源于同人民币汇率一样,长期中美元的汇率,即美元指数主要由美国的经济基本面因素决定。

1980年7月至1985年2月,美元走牛的主要动力来自于里根经济学给美国经济带来的超预期景气。1995年4月至2001年6月,美元走强的原因在于,互联网经济的快速发展使美国经济繁荣。2011年4月至2016年12月,美元指数上升,源于欧洲陷入债务危、日本增长缓慢,美国经济表现相对较好。但因为美国经济复苏的动力并不强劲,美元指数的涨幅要低于前两轮美元牛市。

市场对美联储3月加息一直有很高的预期,但美元指数在去年12月15日到达阶段性顶点103.2后持续下滑,目前已经降至97.加息预期之下,美元指数仍走弱,除美国经济自身放缓外,也与欧盟经济增长加快、削弱美国经济增长的相对优势有关。

我们通常使用的美元指数,由美国洲际交易所计算并公布,简称ICE美元指数。一揽子货币中,占比前三的是欧元、日元和英镑,权重分别为57.6%、13.6%和11.9%。由于欧元在一揽子货币中的占比超过一半,美元指数与美元兑欧元汇率两者的走势几乎同步。因在美元指数中的权重高,美元兑欧元汇率与美元指数走势几乎一致。

而欧洲基本面的持续改善,都有利于维护欧元汇率的稳定,这给美元指数走强带来了障碍。2017年5月,欧元区制造业PMI达到了57.0,创下2011年5月以来的新高,经济延续向上的动能。两大主要国家,德国的制造业PMI创下6年以来的新高,法国综合PMI创下6年来的次高,这与美国制造业PMI向下形成对比。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表示,欧元区的复苏具有持续性,而且步入复苏的国家和地区范围越来越广。

在前文中,我们分析了美国经济复苏的动力低于预期,欧洲和美国经济的分化,对美元指数施加了向下的压力。

中美经济相对表现、美元指数走势等因素,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最终通过作用于外汇的供需来实现。由于外汇储备变化受汇率估值等因素的影响,我们主要以银行代客结售汇数据来反映居民和企业的结售汇意愿。

代客结售汇经常项目中,货物贸易项差额比较平稳,波动主要来源于货物贸易项。今年1月开始,货物贸易项结汇累计额同比开始转正,出口商换汇的意愿增强。

远期市场上,更能反映市场主体对人民币汇率的判断。今年2月银行代客结售汇差额环比上升了870亿元人民币,达到了321亿,3月短暂为负值后,4月又恢复到350亿,而上一次出现如此规模还是在2014年2月。

而在资本市场上,受中美利差走阔、中国风险资产价格调整后相对吸引力更强等因素带动,证券投资项结售汇差额也在趋势性缩小。

如何影响股市?A股不会在底部太久

杨德龙 前海开源基金执行总经理

这次加息在之前已经充分被市场预期。自3月份以来,美国失业率已经降至16年低点4.3%,经济增长也在第一季表现低迷后重新加速。美联储在2015年12月展开逾10年来首次政策紧缩周期,这次息25个点,将是继3月加息25基点后,今年第二度升加息。

近期美国公布的经济数据喜忧参半。美国劳工部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5月非农就业人口仅增加13.8万人,失业率跌至4.3%,备受关注的薪资增长也不及市场预期。美国5月零售额下降0.30%,消费者价格指数上涨1.90%,美国5月CPI数据及5月零售销售双双不及预期。因此,预计下半年美联储再次加息的可能性已不大。美联储加息会抬高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不利于美国经济复苏。

由于提前被市场充分预期,这次加息对美股走势影响不大,预计美股仍将延续强势走势。对黄金价格走势影响负面,对美元走势有一定提振。美联储加息对人民币汇率产生一定压力,加大了汇率波动。在中间价形成机制中加入逆周期因子后,人民币汇率出现了一定的上升。考虑到中国经济增速依然较高,金融去杠杆不断推进,人民币汇率不存在长期贬值的基础。

美联储加息对A股的影响不大,A股还是延续结构化行情,大、中、小盘先后依次见底回升,业绩为王的选股思路短期内依然不变。一些二线蓝筹股和优质成长股可能接过上涨接力棒。在全球股开启牛市模式背景下,A股市场不会在底部太久。

国内会否加息?

朱启兵 中银国际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

美联储本次会议再度加息25BP在市场预期之中。从点阵图看,美联储维持年内还将加息一次,2018年加息三次的节奏。同时,联储给出了明确的缩表计划:自每月缩减60亿美元、40亿美元MBS开始,每3个月增加60亿美元国债、40亿美元MBS,持续超过12个月直至达到每月缩减300亿美元国债、200亿美元MBS的最大值;在达到最大值后,将维持以最大值的规模进行缩减,以保证缩表在渐进和可预测的形式下进行。由此推算,缩表开始的第一年将缩减资产负债表规模3000亿美元,此后每年缩减6000亿美元。按照将4.5万亿美元资产负债表规模缩减至2-2.5万亿美元规模的目标,缩表周期约4年左右。

从加息节奏和缩表计划看,美联储维持了自身的行动节奏,较市场预期偏鹰。声明后,美元上涨,伦敦现货黄金由升转跌,回吐了此前因美国CPI和零售数据不佳带来的全部涨幅。

从会议声明和点阵图看,美联储对美国经济和全球市场继续维持乐观,是美联储延续前期政策节奏的基础。美联储肯定了今年以来的经济增速温和,强调企业资本支出“持续扩张”,上调2017年GDP增速为2.2%,并删除了“密切关注全球经济和金融形势”的语句,展现乐观态度。

对于通胀的疲弱,联储下调2017年核心PCE物价指数至1.7%,但耶伦在新闻发布会指出,近期通胀数据可能受到噪声影响,通胀回升的条件依然具备,显示美联储对通胀前景并不悲观。

从此次声明看,尽管美联储继续强调渐进加息,但缩表节奏显示,美联储货币政策正常化的速度较市场预期更快。美国经济维持复苏态势,给了保有充分独立性的美联储行动空间。除非美国经济增长有大的变化,否则不可低估美联储的行动决心。

从中国央行的态度看,在呵护流动性平稳的同时,国内金融去杠杆的态度不变。我们维持此前的判断,对人民币汇率不悲观,但国内政策利率将跟随上行。考虑到国内资金面的现状和央行近期维稳的操作,预计央行再次上调公开市场逆回购利率将在7月。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及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一切有关本文涉及上市公司的准确信息,请以交易所公告为准。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来源:资本研究院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