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追捧,中国平安可涨至100元

资金追捧,中国平安可涨至100元
2017年10月30日 18:55 新浪港股通

中国平安2016年至今股价走势。行情来源:富途证券

中国平安(02318)上周五(27日)收市后公布截至9月底止首三季业绩,纯利同比升17.4%至663.18亿元人民币,每股盈利为3.72元人民币。期内收入同比升22.2%至7239.82亿元人民币,其中投资收益为984.52亿元人民币,已赚保费为4444.36亿元人民币。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5.7%,同比持平,寿险及健康险新业务价值同比升35.5%至537.38亿元人民币。

以下是智通财经最新综合11间大行对其投资评级及目标价:

小摩:寿险股基本面可支持市场重估 看好国寿及中国平安

摩根大通发表研究报告称,中国寿险股第三季盈利复苏,同比增长125%,主要由于宏观环境有利(长期债券收益率上升和股票市场稳定),以及行业本身表现强劲(产品组合和债务储备结构改善)。

该行称第三季业绩反映寿险股基本面支持市场重估,预期未来数季市场盈利预测将会上调,刺激板块股价表现。

此外,小摩又称留意到中国平安(02318)第三季新业务价值增长放缓,认为是由于集团业务调整战略所致,该公司在低毛利产品投放较少市场推广开支,因此认为该股股价若受此因素影响而下调,将会是买入机会。该行维持年初至今的看法,称国寿(02628)及中国平安为首要“增持”股份。

高盛:预计中国平安内涵价值回报逾25% 维持“确信买入”

高盛发表研究报告称,中国平安(02318)第三季业绩较预期好,虽然新业务价值(NBV)增长放慢,但认为这个因素可以忽略,因集团过去一直保持优良的代理人质素,也避免投资不利的业务,维持对中国平安“确信买入”。

高盛预料,中国平安2017至2020财年寿险业务内涵价值回报达25至30%,股本回报率(ROE)约20%,为股价提供上升空间。

野村:预计中国平安NBV增长放慢但仍胜同业 目标价72.33元

野村发表研究报告称,中国平安(02318)第三季业绩大致符合预期,但是新业务价值(NBV)增长放慢,预计NBV增长在第四季后仍会放慢,但明年增幅仍会达20%,高于同业。该行维持对中国平安“买入”评级,目标价72.33元。

野村表示,中国平安NBV增长由第一季60%及第二季32%,放缓至第三季14%,相信是由于集团上半年业绩强劲,在10月1日人身保险产品设计新规实施前,未有积极推动旧产品销售,而集团亦积极为明年初的产品销售作好准备。

该行亦指出,中国平安互联网金融业务势头强劲,当中陆金所首三季的活跃客户同比增17%、机构投资者的交易量升29%,“一帐通”的银行间交易亦大增9.88倍。

大和:上调中国平安目标价至62元 评级重申持有

大和发表报告,上调中国平安(02318)目标价,由58元升至62元,评级重申“持有”。

大和称,中国平安2017年第三季纯利229亿元人民币,同比升41%,新业务价值增长放缓,季内同比只升14%,但管理层仍对2018年销售持乐观看法。

大和微升中国平安2017-2019年每股盈利预测,至3.876元人民币、4.37元人民币及4.972元人民币,并上调目标价,主要因为中国平安强劲的投资收入,但同时将2017-2018年新业务价值增长预测降至33%及19%。

美银美林:中国平安上季盈利强劲 升目标价至86.49元

美银美林发表研究报告称,中国平安(02318)第三季盈利强劲,但新业务价值增长放缓至同比上升14%,上半年为同比上升46%。虽然该行认为表现颇为意外,但大部分投资者应该倾向于相信管理层指引,认为这是短暂放缓。

该行称,最差情况是如果中国平安未来持续2-3季新业务价值增长表现仍令市场失望,则会遭到下降评级,不过到目前为止,该行并不预期这个情况会发生。该行预期公司未来盈利将继续有上升空间。

美银美林将中国平安2017至2018年盈利预测上调5%及11%,2017年新业务价值增长预测则由36%降至33%,以反映第三季业绩表现,2018至2019年则维持每年26%的增长预测。该行重申中国平安“买入”评级,目标价由73.29元升至86.49元,并指出若近期股价转弱,将会是长线买入良机。

延伸阅读

中国平安今年来涨幅超70%!究竟哪些资金在撬动保险股?

作者:上海证券报 陈婷婷 黄蕾

今年以来,保险股异军突起,尤其10月份以来,再次掀起一波强劲涨势。是什么成就了保险股的“一骑绝尘”?伴随着保险股三季报披露收官,业绩高增长引发资金竞相追捧的逻辑,已然清晰。

今年前三季度,在投资收益的拉动下,四家上市险企合计净利润突破千亿元大关,同比增速超过三成。随着准备金评估新规的逐步推进,预计上市险企第四季度净利润能得到更多释放,利润增长进入上行通道。

受益投资 净利增速重回两位数

上市险企三季报已披露完毕,记者统计发现,前三季度,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新华保险合计实现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1091.11亿元,相较于去年同期的836.51亿元,同比增长30.4%。

具体来看,四家上市险企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分别为268.25亿元、663.18亿元、109.26亿元和50.42亿元,均实现同比正增长。其中,中国人寿净利润增长最快,同比大幅增长98.3%;新华保险的净利润增速“转负为正”,实现5.3%的增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则保持一贯的持续稳健姿态,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7.4%、23.8%。

值得一提的是,四家上市险企合计净利润告别个位数增长,重回两位数时代。记者梳理数据发现,今年一季度,四家上市险企合计净利润同比增速为9.6%;今年上半年,四家上市险企合计净利润同比增速为7.9%。

上市险企净利润大增,主要归因于投资收益的增加。记者梳理三季报发现,前三季度,四家上市险企的投资收益同比增速,分别为16.3%、18.5%、9.5%和8.7%。

资金追捧 全年高增长可期

今年以来,上市险企股价实现连续上涨,中国平安股价涨幅更是超过70%。令业界好奇的是,究竟是哪些资金潜入、潜出,在背后撬动了这一板块的崛起?

在梳理四家上市险企的三季报后,记者发现,除一向偏爱保险板块的公募基金之外,证金公司、汇金公司仍然是最重要的投资机构。

中国太保是证金公司此次主要增持的对象。第三季度,证金公司增持中国太保约3204万股,持股比例从二季度末的3.59%升至三季末的3.94%。证金公司对另外三家上市险企的持股比例相较二季度末有略微的下调。汇金公司持有上市险企的股权比例则保持不变。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动向是,除证金公司、汇金公司在保险股上选择坚守之外,上市险企同时也获得了其他机构的继续捧场。以中国平安为例,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在第三季度分别增持了中国平安的H股和A股,持股比例分别从二季末的33.54%、1.78%升至三季末的33.85%、2.19%;此外,商发控股有限公司也在第三季度增持了中国平安H股,持股比例从二季末的3.29%升至三季末的4.66%。

保险板块何以受到各路资金追捧?四季度能否延续今年以来的涨势?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资金增持保险股的背后,释放出看好上市保险公司未来经营业绩和价值持续提升的信号。多家投行也纷纷点评,持续看好保险股基本面强劲改善带来的长期投资价值,个险新单增速回升,价值转型成效显著,产品结构和价值率提升空间巨大。

而来自记者的一线行业调研显示,国内保险消费的规模爆发和质量提升,是今年以来保险股走强的核心内因,基于真实市场需求的行业高增长动力,将为其持续良好的市场表现提供坚实支撑。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