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元旦大礼包到了,请查收!

港股元旦大礼包到了,请查收!
2017年12月30日 15:55 新浪港股通

面世24年的H股迎来重大改革,中证监落实开展H股“全流通”试点,为规模达2.5万亿元的内资股转为可交易的股份打开大门,首阶段试点企业不超

过三家。

初期最多3试点 众安联控大热

投资界指,H股全流通是中港股市步向国际化的必经进程,较乐观的分析将之与2005年A股股改比较,直言有机会重现有如当年A股大牛市光景;审慎意见则认为,H股全流通将增加市场流通量,有利港股健康发展(详见--“全流通规模成牛市威力关键”)。

中证监指,全流通试点可进一步优化境内企业于境外上市融资环境,深化境外上市制度改革。本港证监会欢迎中证监的决定,相信有利改善本港市场整体流通量,及争取企业在港上市吸引力。港交所认同有助增加已发行股份的流通量,吸引内地发行人在港上市,而H股全流通亦将确保大股东及公众股东的利益保持一致。

1993年7月,青岛啤酒(00168)成为首只在港上市的H股,但因应内地监管限制,内地法人股及国有股不能参与H股上市,自此所有在港上市的H股皆沿用此惯例,大致分为内资股及流通H股两部分(详见知识库--“内资股禁自由转H股碍流通”)。事隔24年,经国务院批准后,中证监昨日于本港收市后宣布开展H股全流通试点,日后会按照积极稳妥、循序渐进的原则,以“成熟一家、推出一家”的方式,有序推进计划。

官方暂未公布首批参与试点的企业,中证监新闻发言人常德鹏阐释,参与试点的企业需要符合一些基本条件,包括所属企业需要符合创新、绿色等发展理念,并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发展方向,如“一带一路”战略。有关内资股的存量股份市值,也不能低于10亿港元。市场早前估计,众安(06060)、联控(03396)呼声高。

当局又指,符合条件的试点企业,需取得相关股东授权,若涉国有资产管理,更要事先取得有关部门批覆申请。一旦满足条件,试点企业可自行决定流通数量及比例等事宜,但前期只能减持H股,待技术问题解决后,才开放增持H股的功能。

套现大门打开 增并购成交

大行高盛较早前估计,非流通内资股的市值总额达2.5万亿港元,相当于港股总市值的约8%。若全流通计划落实,意味内资股股东的“纸上黄金”可化为现金,并可提高外资关注度。另一券商富瑞直言,内资股转为可交易的H股,或能增加企业提出并购计划或私有化的机会。

光银国际研究部主管林樵基认为,计划有利带动港股的成交情况:“港股的流通量愈高,市场便愈健康,长远有利资金投入中港市场,特别是部署MSCI指数纳入A股的外资。”

林樵基补充,港交所(00388)及本地业务占比较大的券商股将受惠,但计划不涉及企业盈利与估值等基本因素,故对整体大市短线影响不大。

来源:香港经济日报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