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传来大消息!金融业将有大动作?

新华社传来大消息!金融业将有大动作?
2017年04月26日 20:50 信托行业网

今天(4月26日)傍晚,新华社播发了一条通稿: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25日下午就维护国家金融安全进行第四十次集体学习。在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即将全面启动之际,这条通稿传递了非常重要的信息。其中习总书记表示: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

其中习总书记的以下几点谈话,值得高度重视:

1、发展金融业需要学习借鉴外国有益经验,但必须立足国情,从我国实际出发,准确把握我国金融发展特点和规律,不能照抄照搬。

点评:这意味着中国的金融监管体制,不可能完全照搬英国、澳大利亚的模式,将适合中国国情。是不是意味着注册制也会如此,有待观察。

2、加强金融监管,统筹监管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统筹监管金融控股公司和重要金融基础设施,统筹负责金融业综合统计。

点评:这意味着金融监管体制将有重大变革,有一些职能将合并。

3、疏通金融进入实体经济的渠道,积极规范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扩大直接融资。

点评:股市今年要发挥更大作用。

详细内容:

习近平指出,维护金融安全,要坚持底线思维,坚持问题导向,在全面做好金融工作基础上,着力深化金融改革,加强金融监管,科学防范风险,强化安全能力建设,不断提高金融业竞争能力、抗风险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发展金融业需要学习借鉴外国有益经验,但必须立足国情,从我国实际出发,准确把握我国金融发展特点和规律,不能照抄照搬。

习近平就维护金融安全提出6项任务。一是深化金融改革,完善金融体系,推进金融业公司治理改革;二是加强金融监管,统筹监管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三是采取措施处置风险点,着力控制增量,积极处置存量,打击逃废债行为,控制好杠杆率,加大对市场违法违规行为打击力度,重点针对金融市场和互联网金融开展全面摸排和查处;

四是为实体经济发展创造良好金融环境,疏通金融进入实体经济的渠道;五是提高领导干部金融工作能力;六是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

防控金融风险监管升级 政治局会议要求加强监管协调

近期一系列微观风险的暴露引发了监管机构的关注。比如2016年12月,国海证券的“萝卜章”事件;2017年4月,民生银行的“虚假理财事件”等。

“在这样的背景下,监管部门监管的强度进一步加大。”近期银监会出台了多份银行业监管文件,重点对同业和委外进行检查,这些规定的落实直接限制了银行和金融机构加杠杆的空间,也将改变过去金融机构无序扩张和无序加杠杆的情况。

事实上,3月底以来,银监会的监管速度、密度、力度空前。一月内连续发文警示风险、强化监管的政策还被业内编成了“银行间专用划拳令”:“两加强啊,三套利啊,三违反啊,四不当啊,七号文啊,十风险啊,双十禁啊,回头看啊,再回头啊。”

3月底同步下发的银监会办公厅45号文、46号文,以及4月6日下发的53号文,是对“三违反、三套利、四不当”的专项治理。

市场人士指出,45号文针对的是银行业“违法、违规、违章”行为;46号文是针对 “监管套利、空转套利、关联套利”行为;53号文则是针对“不当创新、不当交易、不当激励、不当收费”行为。三大通知都要求:银行先自查、银监再检查、最后整改问责。

4月7日、4月10日,银监会又分别下发《关于银行业风险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下称“6号文”)与《关于切实弥补监管短板提升监管效能的通知》(下称“7号文”)。

如果说45号、46号及53号文是对存量监管政策的盘点及严格执行,6号文与7号文则代表了银监会今后的监管重点和方向,更富趋势性和系统化。

4月21日,“划拳令”再加码,银监会召开了一季度经济金融形势分析会。据与会人士透露,郭树清主旨演讲超过1个小时,五大国有银行及国开行等政策性银行董事长均出席此次会议,另有多名股份行高层参会,银监会处级以上干部亦有参加。“不出成效,决不罢手。”银监会主席郭树清在部署银监会重点工作时表示。

对于近期的监管风暴,招商证券银行业分析师马鲲鹏表示,“影子银行”是杜冷丁,短期能镇痛但不能一直用,但凡(不良)不那么痛了,药就该停了,“今年严厉的金融监管实际隐含的是管理层对经济复苏和银行质量的信心。”

今年金融机构的经营压力增大,不但要保住利润增长,还要防范风险,特别是去杠杆带来的流动性风险。

金融去杠杆太快会加大风险吗?

杠杆是金融领域不可或缺的工具,但过高的杠杆率就意味着不可持续,意味着风险。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17年需要关注金融风险,将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要下决心处置一批风险点,着力防控资产泡沫,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风险。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的另一件事情是,金融去杠杆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如同炸弹拆引信,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系统性风险。好在中国监管部门具有特有的体制优势,首先表现在政府对金融机构的控制上,使得监管部门可以通过一些行政的手段,按照自己的方式和节奏去杠杆。

另外或许值得庆幸的是,这次金融去杠杆是主动的,影子银行的野蛮生态还处在一定的可控范围之内,“恶性细胞”还没有广泛扩散。以监管部门为主导的主动去杠杆,总会好于任凭市场疯狂任性而最终以一种惨烈的崩溃实现自我出清。

金融去杠杆:监管大年,市场小年

金融去杠杆对大类资产的影响:

监管从严利空债市。银行为应对MPA考核,需要调整自身资源分配,首先卖出的资产便是债券和货币基金,MPA预期会持续扩围加码直接利空债市。此外,银行新规的出台直接影响同业表现,银行负债端同业存单发行量相应减少,固收配置因此走低;同时,大行委外收回冲击债市,短期利空,在监管明确收缩委外投资、降杠杆的情况下,银行委外占比会进一步降低。

股市短期受到流动性及预期的负面影响,无风险利率上升和风险偏好下降,但分子基本面有支撑,且杠杆去化比较充分,整体以震荡为主,每一次回调都值得买入。长期来看, MPA考核、资管新规等一系列金融监管动作直接作用于银行、券商等机构,影响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对股市有一定负面作用,但信贷收缩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热点城市限购限贷加码升级,银监会要求严禁房贷违规流入房地产领域,我们预计这一轮房价上涨接近尾声,可能调整到2018年上半年。房地产周期长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长期人口向大都市圈流入趋势不变,中期大都市圈土地供给不理想,短期金融收紧,因此未来房地产调整主要是短周期调整。

来源:新华社、新浪财经、泽平宏观(zepinghongguan)、第一财经日报、天天说钱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