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利空!央行向市场传递了加息信号!

大利空!央行向市场传递了加息信号!
2017年05月19日 22:20 信托行业网

更多精彩内容,点击题目下方信托行业网关注我们

今日微信号力荐 (长按红色字复制)

理财攻略记

licaiba

今天(5月19日)早上,一个重磅消息突袭市场:央行向市场清晰传递了加息信号!据多家媒体报道:

央行刚刚向市场中投放了800亿元的“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为期3个月,中标利率是4.5%,较上次利率上浮30个基点。

而在上次类似投放中,也就是3月16日的600亿资金(也是3个月),中标利率为4.2%。

3月16日的那次中标利率,比“上上次”的高了125个基点。

当然,央行可能会这样解释:我们的资金投放是招标方式,由市场决定利率高低。中标利率节节高,完全是市场供求关系造成的,跟央行无关。

但问题是:市场供求关系是怎么决定的?无非是两大因素:第一,央行资金投放的多少;第二,央行等监管机构对货币衍生活跃度的控制。

在金融这个高度管制的市场上,央行才是利率的主人,把利率高低推脱给市场,显然是“王顾左右而言他”。

好了,下面解释一下什么是“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简称“国库现金定存”)。

所谓“国库资金”、“国库现金”,其实就是国家的财政收入,管理人是财政部。财政部拿到钱之后,有两种处理办法:要么存入央行,要么存入商业银行。

为了资金的安全,同时也为了避免利益输送的嫌疑(怎么决定给哪家银行,不给哪家银行?),以前中国的财政资金一般存入央行。

但现金存入央行,表面看央行实现了扩表,但事实上降低了市场里的资金,等于减少了基础货币,带来紧缩的效应。

此外,央行能给的利率也比较低,计划经济年代甚至不给利息,这样财政资金在通胀背景下,就会缩水。

于是中国央行就学习美国,通过招标方式,把钱做成3个月、6个月之类的“定期存款包”,在银行间公开招标,谁出的利率高就给谁。

当然,商业银行需要给央行提供抵押品,一般是优质的债券。这样,财政部的钱,就通过央行这个第三方,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以较高的价格借给了银行。

这样做的好处有三:

第一,避免了财政存款放在央行,由于利率低而购买力缩水;

第二,避免了企业缴税之后产生的货币紧缩效应;

第三,由央行操作,财政部监管,可以实现公开、公正、公平。

所以,5月19日央行和财政部投放的这800亿资金,类似中期借贷便利(MLF),但利率比MLF高,等于增加了市场资金供应量。

但央行同时暂停了逆回购,某种程度上抵消了上述放水。于是,市场的唯一收获是:利率上升了。

其实,这就是央行要的结果:继续向市场传递紧缩的信号。如果央行不想要这个结果,就可以增加此次“国库现金”的投放量。

随着利率市场化,央行以前最权威的利率“银行存贷款基准利率”已经不权威了。因为各商业银行仅仅是参照而已,大家都在上浮。

近日有报道说,连北京的四大行都出现了存款利率上浮20%到30%的现象,资金量大的,甚至可以上浮40%。

中国以前的货币发行方式是“外汇占款”,也就是说,只要有顺差就会产生货币发行。现在,贸易、投资、经常项目综合起来,基本达到了平衡。

央行主要货币发行方式是“对其他存款公司的借款”,也就是逆回购、MLF和PSL等。去年年底以来,央行一直在上述资金投放渠道上保持紧缩,所以市场利率显著走高。

如今,这种变相加息的效应已经传到到了存款市场,也再次传递到了“国库现金定期存款”。今天(5月19日)央行的这一举动,再次向市场传递了紧缩的信号。

之所以要紧缩,目的有三:

第一,保持人民币和美元的利率差,迎接即将到来的美联储6月加息和随后的缩表,防止人民币出现较大贬值压力。

第二,推动金融去杠杆。

第三,抑制资产泡沫,比如股市、楼市。

所以,央行的这个举动,对与楼市、股市都是利空。

到底什么是加息?

说到加息,我们首先要说什么是利息,相信大家日常也都给朋友借过钱,不过应该很少有人会向朋友收取利息吧。但是,如果资金是几百万、上千万甚至好几亿,几十亿呢?

这些钱即使每天存到余额宝里面都是一笔大数字,何况要借给别人。

所以一般情况下向银行或者金融机构借大额的资金都要付一定的钱,这些钱被称之为资金使用的成本,就是你要借一笔钱必须要额外支付的一些使用这些钱的代价,这种借取资金的价格就是利息。

而我们日常向银行借钱,都会有一个银行基准利率,就是国家规定的银行发放贷款的利息水平。所谓的加息,就是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借钱给其他商业银行的利息增加了。

举例来说,工商银行向人民银行借了一百元,使用一年,一年之后工商银行假设要还给人民银行110元,那多出的10元钱就是利息。

突然有一天,人民银行对工商银行说,你要向我借钱还给我110不够了,因为东西都变贵了,我要涨价,于是工商银行可能要支付115元才能从人民银行借出100元,这就是最简单意义上的加息。

引用百度百科的定义就是“加息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中央银行提高利息的行为,从而使商业银行对中央银行的借贷成本提高,进而迫使市场的利息也进行增加。”

加息对我们日常的生活会带来很多麻烦吗?

实际上,人民银行加息只是对商业银行产生影响,不过由于大家的钱是存在商业银行,或者从商业银行有贷款的,所以,加息也会对我们每个普通人带来影响。

这些影响有好处肯定也有不利,现在就来分析一下,加息对我们普通人带来哪些影响?

一是大家存钱的好处变多了。

秉承着说消息先说好消息的原则,进入加息周期对于大家来说最大的好处就是大家存钱的利息变多了,无论你是把钱存银行还是把钱存在余额宝等宝宝类基金里面,只要你存了钱,加息就会提高利息。

2016年余额宝等宝宝类基金两点几的收益率,让很多人怀疑自己是不是买了假的余额宝,现在加息了,余额宝终于又变成真的了。

二是买房要还的贷款变多了。

加息对于大多数的房奴、车奴来说可就不是什么好消息,因为加息就意味着你每个月要还的房贷、车贷变多了,本来每个月可能只要还三四千怎么又变多了。

对不起,这就是现实,因为加息了,所以银行要向你收的利息更多了。

但是,另一方面,加息政策的出台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房地产的投资,降低炒房的热情,所以对于抑制房地产泡沫还是很有好处的。

三是对于理财的影响将会出现两极分化。

因为当前市场上的理财产品的标的各不相同,针对货币基金类的理财产品而言,前面已经说了,加息意味着利息的提高,买货币基金更赚钱了。

但是如果是以债券为核心的理财产品的话,可能出现成交缓慢的现象。再加上2016年年底的债券市场熊市,买债券型理财可能会出现一定的长期不利影响。

因此,理财市场的影响可能会两极分化。

四是对于股市的影响则更多是预期层面的影响。

央行长期加息的趋势已经很明确了,只是最后的大棒还没有落下而已,从长期来看,大家如果要买股票的话,可能会有长期利空的可能。

加息是人民银行的一种货币政策,只要是政策都会是一把双刃剑,对于大家的生活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长期来看并没有太大的制约。

来源:财经韬略(tttmoney8)、江汉视野观察

我们其它小伙伴

爱财之家

ID:aicaihome

长按并识别关注

爱财之家:坚持原创,共同分享!一群对财富充满渴望的聪明人,一起理财赚钱!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