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风控大幕拉开 监管机构已入驻部分银行

银行业风控大幕拉开 监管机构已入驻部分银行
2017年04月21日 18:20 青岛财富圈

以“疾风骤雨”来形容半个月以来银监会的监管动作,的确不为过。从3月28日开始,银监会陆续对外公布《关于集中开展银行业市场乱象整治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5号文”)、《关于开展银行业“不当创新、不当交易、不当激励、不当收费”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53号文”)等7个文件,同时,配合以专项整治,将十五字方针———“重服务、防风险、强协调、补短板、治乱象”逐步落实到位。

“2017年是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也是金融业风险防控的关键之年。”期间,银监会方面多次强调。

对于作为我国金融核心的银行业来说,一场风控大幕正在拉开,去杠杆和防风险将贯穿始终。

剑指同业与理财

“随着金融市场发展,银行业务结构和风险特征出现了新变化,暴露出银行业监管制度和实践中存在的一些缺陷。”7号文提出了加强监管的背景。

而在这些创新中,最受关注的莫过于同业业务。53号文、7号文、《关于提升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4号文”)等文件均涉及到相关内容。

太和智库研究员张超认为,一系列“严”监管的首要目的就是规范银行的同业业务,但又不仅是针对同业业务本身,更是要摸清楚系统性风险的“底”,测算系统性风险的范围、波及面和影响程度。

海通证券宏观债券研究员姜超认为,此次自查范围涉及多项银行近年来普遍存在的套利和规避监管行为,而对同业存单和同业套利的监管是“三套利”整治的重点。

从目前的信息来看,银监会将从现场检查入手,要求各级银监局对同业融资依存度高、同业存单增速快的银行业金融机构,重点检查期限错配情况及流动性管理的有效性。对于同业投资业务占比高的机构,要重点检查是否落实穿透管理、是否充足计提拨备和资本。对于理财业务规模较大的机构,要重点检查“三单”要求落实情况、对消费者信息披露和风险提示的充分性。同时,银监会要求,同业融资占比高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披露期限匹配和流动性风险信息。同业投资业务占比高的机构,应披露投资产品的类型、基础资产性质等信息。

 

摸底、规范、整治

“总的思路要慢紧螺丝,‘一刀切’也不太现实。”一位地方金融监管机构人士强调。

着手股权治理民营银行设立常态化、银行上市融资松绑、保险资金频频入股、恒丰股权梳理未落地,近一两年,银行股权问题成为监管热点。而从日前银监会的一系列文件来看,银行公司治理将迎来更强监管。

早在去年的城商行年会上,银监会副主席曹宇就指出,“最近存在部分投资城商行股权不规范的行为,对出现股权异动的,要第一时间报告地方政府和监管部门。”他提出,加强股东资质管理,要从审查主要股东资质、坚持“两参或一控”、履行书面承诺等方面入手。

在最新的5号文中,银监会指出,要对股东、股权、对外投资、员工持股对照检查。4号文指出,推动完善银行业金融机构股东管理制度,加强控股股东行为约束和关联交易监管,严禁控股股东不当干预银行业金融机构正常经营管理。同时要求,杜绝违法违规代持银行股份、违规开展关联交易、利益输送等现象,抑制产融无序结合。7号文提出,要尽快建立健全股权管理制度,掌握主要股东及其关联方情况,及时予以披露,探索实施股权集中托管,规范股东的关联交易管理。另外,在“补短板”的26项工作中,《银行业金融机构股东管理办法》也被列入“制定类”名单,该文件可能涉及股东结构、股权设置等问题。

在风险暴露的情况下,股权管理的重要性被逐步认识到,银监会从去年开始就高度关注股权管理问题。例如,对于民营银行的股东准入监管,此前,郭树清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民营资本进入金融市场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但也有一个特别要注意的风险,“千万不能办成一个被少数人或者少数资本控制的银行,变成自己的提款机,进行关联交易。吸收公众存款用于自己特殊目的的投资,风险就会非常大。”

监管协调多管齐下

对于金融风险尤其是交叉性金融风险的防控,监管层面的协作配合是必不可少的。2017年以来,监管层在这方面的动作不断,首先指向对资产管理业务的监管协调。

近年来,资产管理业务存在的多层嵌套、杠杆不清、套利频繁等问题,带来产品结构复杂加剧而风险联动、资金脱实向虚在金融体系内部自我循环的隐忧。今年年初起,央行牵头“三会”规范资产管理业务,制定统一的资管产品标准规制。

据了解,这个纲领性文件覆盖了原证监会管辖的券商资管、信托产品、公募基金以及银监会管辖的银行理财产品、保监会管辖的保险产品。

.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