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言被罚34.7亿元 不过这可能还不是最终结局

鲜言被罚34.7亿元 不过这可能还不是最终结局
2017年03月31日 18:34 华夏财讯网

3月31日电(罗琨)中国证监会30日公布对“多伦股份”操纵案的处罚决定书,鲜言被处罚金高达34.7亿元。截至目前,这是证监会开出的“史上最大罚单”。数额之大,在A股历史上也极为罕见。同时,鲜言还被罚终身禁入证券市场。不过,这可能还不是最终结局。

  鲜言或将面临民事刑事诉讼

  多名专家和法律人士表示,鲜言可能还将面临民事诉讼和刑事诉讼。

  曾参与起草《证券法》的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金融与证券研究中心主任曹凤岐在接受中新经纬客户端(微信公众号:jwview)采访时指出,证券法里的法律责任有三项:一是行政处罚,二是民事责任,三是刑事责任。“目前这个34亿元的罚款只是行政处罚,实际上应该附带民事责任,不仅要罚款,如果投资者能证明因鲜言操纵市场造成损失,那么鲜言应该负赔偿责任,不过目前很难认定,很难认定投资者是因其操纵市场受损失。”曹凤岐指出。

  在上海华荣律师事务所律师许峰看来,鲜言后续面临民事诉讼和刑事诉讼的可能性也非常大。“民事层面诉讼有两个可能性,一个是涉及操纵市场遭投资者索赔,一个是因信息纰漏违规、虚假陈述遭诉讼。刑事层面来说,其操纵市场金额巨大,非法所得已经到了5个亿,如果不移送经侦(经济犯罪侦查部门)追究刑事责任,合理性何在?”许峰向中新经纬客户端(微信公众号:jwview)指出。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曾表示,对于在案件调查过程中发现的鲜言及其他相关当事人涉及的其他违法行为线索,证监会将本着深挖严究、一查到底、绝不放过的原则继续抓紧查办。涉嫌犯罪的,将坚决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另一位不愿具名的专家在接受采访时用了“大快人心”四个字来形容证监会这一处罚决定。不过他认为,即使是顶格处罚,仍然没有到极限。那么处罚极限是什么?他认为应该是“倾家荡产,牢底坐穿”。

  上述专家表示,鲜言在把多伦股份更名为匹凸匹之后,又搞了很多奇葩事情,诸如ST慧球1001项议案等,成为中国股市最大的笑话。而鲜言作为内部人,利用信息优势、资金优势操纵公司股价,既是不诚信,也是缺乏法律意识的。“像这种公司完全可以让它强制退市。”

  大鳄们该醒了!

  在曹凤岐的记忆里,34亿元处罚金额在A股历史上是极为罕见的。这样的顶格处罚意味着什么?曹凤岐认为,这首先意味着证监会监管本质的回归。“过去证监会把好多精力放在新股发行、停止发行、审查财务数据上,造成了很多问题,实际上这不是证监会应该做的,证监会要做的就是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稳定市场秩序,打击非法操纵市场等行为。这是证监会的本质,这是回归本质。”曹凤岐指出。

  他同时表示,证监会的监管力度正在加大,这对净化市场很有好处。“中国证券市场的一大问题就是大鳄操纵市场,呼风唤雨。真正的小散是没有力量去操纵市场,而是被人家操纵。罚一没五,五倍处罚,这就对了,应该让这些人感到痛,如果触犯法律,还要蹲监狱,这样才能保护中小投资者的权益。”曹凤岐指出。

  业内人士指出,上市公司的不诚信和公司法人代表是密切相关的。多伦股份实际控制人鲜言在股价操纵方面手段极其恶劣,情节极其严重,这种处罚大快人心,也会对资本市场的其他大鳄产生足够的威慑效果。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也向中新经纬客户端(微信公众号:jwview)指出,中国资本市场最大问题就是上市公司缺乏诚信意识和法制意识,上市公司信息造假严重,应该用重典严惩,产生威慑,规范其行为,对股东和投资者保持诚信。

  许峰律师也指出,这一处罚对操纵市场、虚假陈述的警示性非常强烈,震慑作用明显,相信今后监管层对操纵市场的打击力度会更大。

文章来源:投资观察界www.tzgcjie.com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