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股市惨痛经历!为什么低价股在香港不受待见

香港股市惨痛经历!为什么低价股在香港不受待见
2017年07月02日 14:31 巨丰投顾

6月27日,香港股市血流成河,包括主板和创业板在内的2000多只股票,仅有不到400只上涨。从上午10:30开始,“闪崩”像病毒一样,迅速在港股蔓延,跌幅超过50%的个股有十几只,有的跌幅甚至超过90%。

值得注意的是,“闪崩”的个股中,大部分不足一港元,甚至只有几厘钱,且股票名称基本含有“中国”、“国际”、“控股”等看似高大上,实则混淆视听的称谓,十分符合老千股的特质。诡异的是,这些仙股不仅成交量很低,换手率也不高,由此大面积闪崩,

那么,问题就来了:港股中“闪崩”的为什么多是仙股,而这些原本在A股市场中备受欢迎的低价股,为什么在港股中缺遭到唾弃?

众所周知,港股和A股有着本质的区别:

首先,香港是典型和国际接轨的所谓成熟市场、机构市场,而A股仅是散户市场。香港上市公司大多来自世界各地,在投资者比例当中,机构投资者占比超过60%,其中境外机构超过40%,是比较典型的机构市。而作为拥有最多散户的A股,其散户比例超过90%。

其次,香港市场崇尚价值投资,对大蓝筹等标的较为喜好,而A股市场喜欢炒作,偏好低价股、概念股与题材股。

再者,香港市场机构间喜欢抱团取暖,而A股更多是单打独斗。比如,在成熟市场,机构投资者众多之下,大家的投资取向以及风格相近,操作上同步的可能性较大,而A股散户居多,个人行为则是家常便饭。

因此,作为“成熟市”的香港市场,对于大多数低价股,尤其是基本面较差、成交和换手比较低的个股,基本上不太感冒,也基本上属于投资者不太触碰的标的;此外,很多低价股在无人问津的情况下,容易受到机构的操纵,一旦抛售,往往引发机构跟随,造成“踩踏”事件。

而对于不太成熟的A股市场来说,众多的散户对于低价股的喜好,以及大肆的炒作之下,众多低价股备受关注,很多低价股甚至是牛股的温床。

当然,最后再啰嗦一句,既然会出现集体的“闪崩”,那么香港市场所谓的“成熟市场”或许并非大家想想的那么成熟。

(巨丰 郭一鸣 执业证书号:A0680612120002)

散户都在看,如何实现股本翻倍?答案就在巨丰投资微信号(fenghuacaijing)

风险提示:本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