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监会严禁理财资金违规进入楼市 股市的机会是不是来了?

银监会严禁理财资金违规进入楼市 股市的机会是不是来了?
2016年10月23日 19:51 巨丰投顾

在新一轮楼市调控政策下,监管层再次释放楼市降温的信号。10月21日,银监会召开三季度经济金融形势分析会(以下简称“会议”),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在会上提出要严控房地产金融业务风险,包括严禁违规发放或挪用信贷资金进入房地产领域;严禁银行理财资金违规进入房地产领域等。

本轮热点城市房地产市场超预期上涨的根源,在于货币宽松,资金大量流入房地产等领域,特别是“买房就能赚钱”的财富效应出现后,有大量杠杆资金涌入。银监会提出的举措,有利于缓解房地产过热带来的风险。

对此,有分析认为银监会严禁理财资金违规进入楼市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对中国股市是重大利好!

房地产资金流入股市端倪初现

部分先知先觉的房地产开发商资金及楼市投资者近期有悄然走进股市迹象,而第三方机构所做的10月份调查也显示,私募对后市信心有所提升。深圳部分私募表示,近期成立的多只产品中,有相当一部分资金来自房地产商,这些房地产商预判楼市的价格未来几年虽然不会大跌,但也不会大涨,因此不再拿地和建房,而是将资金投入更有潜力的股市。

上述私募人士坦言:“房地产商的嗅觉其实远远高于炒房客的嗅觉,小型地产商这么多年浸淫于行业,能够毅然抽身房地产行业,是感觉到了地产行业的寒意,而股市经过了比较长时间和比较有深度的调整,成了大类资产的估值洼地,吸引了这些具有敏锐嗅觉的地产资金。”

部分房地产行业的精英人士也做出了“卖房炒股”的动作。据悉,深圳某老牌地产商的高管今年“五一”之前已经卖光了其在深圳的房子,并将其中一部分资金委托给了证券类私募,一部分委托给了固定收益类的私募,而另一部分资金则选择出海投资。

理财产品无风险收益下降

一方面,在房地产遇到政策调控的背景下,地产投资遇冷;另一方面,利率市场化加速,无风险收益下降也必将导致前期理财产品资金向其他领域再配置,其中一部分资金流向股市将是必然。

不论你有没有做好心理准备,理财收益率下滑已成大势。可以很好说明这一点的是,被称为“最后避风港”的国债正在下调收益率。8月10日,2026年到期票息2.74%国债收益率跌破2.7%报2.6975%,创下自2009年1月9日以来新低。

利率市场化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体现为放宽利率水平,也体现在重塑新的信用环境,即打破刚性兑付,让市场化利率水平所带来风险由市场化手段加以吸收。另一方面,此前存款保险制度推出,就是明确告诉存款人:存款有风险,当固定收益率产品甚至大额银行存款都不再100%保险时,一部分资金转向股市也将是必然。

最后两个月股市如何布局?

严厉的楼市调控政策会引发发经济增速下滑乃至通缩的预期,结合这个背景,毫无疑问,目前经济压力依然很大。

目前我们国家经济下行压力虽然大,但是不能否定市场的活力也在提升当中。前面提到了稳增长,我们再从促改革的角度思考,一些数据也体现了市场的活力:

一是消费持续向好。二是产业结构持续升级。三是供给侧改革效果显现。透过这些具体分析,对于2016年仅剩的两个月的市场走势,我们会如何期待?前面我们已经说过稳增长迫在眉睫。第四季度开始,政策稳增长的意图非常明显,一系列重大工程项目相继获批,分析认为在接下来的两个月,“大基建+PPP”会有比较大的看点。毕竟是“后房地产时代”中国稳增长的基本手段。

基建投资:进入 10月以来,国家发改委已批复了多个铁路、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总投资额超过2000亿元。

PPP:除了发改委发布的刺激增长,财政部、交通运输部、环保部等20个部委公布了三批PPP示范项目名单,项目数量高达516个,计划总投资额为1.17万亿元,远超前两批PPP示范项目。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