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快的IPO发行节奏,该缓一缓!

过快的IPO发行节奏,该缓一缓!
2016年11月19日 00:40 郭施亮

 自IPO新规落地以来,A股市场IPO发行节奏有所提速。纵观今年前十个月的IPO发行速度,基本上保持在平均每月两批次的发行节奏,而月均筹资规模维持匀速增长的趋势。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自今年下半年以后,A股市场IPO发行节奏以及筹资总额却有明显提速的迹象,而当月筹资总额超过100亿元的单月数量却较上半年明显增加。与此同时,进入今年11月份之后,这一发行节奏有进一步提速的迹象。

 11月4日,证监会核准9家企业首发申请,筹资总额不超过45亿元。但,时隔一周,即11月11日,证监会再度核准了15家企业的首发申请,筹资总额不超过112亿元。由此可见,从本月以来的发行节奏来看,确实有加快的趋势。

 实际上,根据数据统计,2015年A股市场IPO融资规模达到1588亿元,累计首发新股220家。但,在这一年中,因股灾风波的冲击,而导致下半年的IPO发行节奏受到了影响,甚至陷入至停发的局面,由此减缓了当年的IPO发行进程。

 不过,从2016年的数据分析,今年A股市场的IPO速度并不逊色。其中,根据数据统计,今年以来A股市场IPO数量或将达到200家左右,累计融资规模有望超过1000亿元。由此可见,虽然今年以来A股市场的波动率并不高,且并非处于牛市状态,但IPO发行节奏以及整体筹资规模却并不逊色于2015年。

 值得一提的是,与IPO相比,A股市场再融资的力度还是相当凶猛的。据统计,今年以来,上市公司累计再融资规模已经超过1万亿,而多家上市公司先后颁布定向增发、配股等方式,却对市场存量资金起到了一定的分流影响。对此,IPO与再融资节奏的加快,给本已以存量资金作为主导的A股市场,构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冲击压力。

 在实际情况下,虽然A股市场IPO发行节奏有逐渐提速的趋势,但因IPO新规的修改,且取消了预缴款申购模式,其对股市存量资金分流压力会骤然降低。不过,纵观近年来的市场表现,新股爆炒现象屡禁不止,而这一赚钱效应也逐渐引申至次新股领域,而新股与次新股领域,已然成为了近年来股市最具赚钱效应的投资方向。

 对此,虽然A股市场IPO本身分流资金的影响不会很大,但鉴于新股与次新股赚钱效应的持续演绎,这无疑会进一步分散市场的投资注意力,对部分权重股、非新股次新股的投资品种构成较大的冲击影响。由此一来,A股市场的运行格局也只能够局限于局部性的赚钱效应,而非全面性的赚钱效应了。

 笔者认为,一月一至两批次的IPO发行节奏,还是比较合理的。但,当IPO发行节奏明显提速,甚至演变成一月三批乃至四批次的IPO发行水平,这无疑会对市场起到心理层面上的冲击压力,而存量资金的分流影响也会逐渐体现。至于大盘股IPO的频发,其对股市的影响也会更为明显了。

 由此可见,对于A股市场而言,要实现股市投资与融资功能的均衡发展,才能够让股市健康发展下去,并加快修复市场的投资信心。退一步来说,若不充分考虑市场投资信心的修复程度,而弱化了股市的投资回报功能,并采取了过快的IPO发行节奏,则并不利于股市的长远性健康运行,甚至过早消费掉股市的融资优势。

 过快的IPO发行节奏,该缓一缓了!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