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盘股IPO频繁来袭,别忘记一个历史教训!

大盘股IPO频繁来袭,别忘记一个历史教训!
2016年07月31日 19:04 郭施亮

大盘股IPO频繁来袭,别忘记一个历史教训!

 自16年1月实行IPO新规以来,A股市场的发行节奏呈现出相对稳定的迹象。不过,自今年6月份以后,无论是A股市场中的IPO发行数量,还是IPO筹资规模,均出现了不同程度上的提升。其中,今年6月份A股市场核发16家企业IPO批文,筹资总额约141亿元,而7月份A股市场核发27家企业IPO批文,筹资总额约为211亿元。

 事实上,除了今年6月、7月份的发行节奏有所提速之外,今年前5个月的IPO发行速度,却保持着相对稳定的节奏。其中,在今年前五个月的时间内,虽然期间有部分月份出现了单月核发两批企业IPO的节奏,但总体而言,A股市场IPO筹资规模基本处于40亿元至75亿元之间。由此可见,随着市场行情的有所回暖,市场中IPO发行数量以及IPO的筹资规模均出现了有所回升的迹象。

 值得一提的是,在A股市场IPO发行节奏提速的背后,大盘股IPO更是呈现出频繁来袭的趋势。

 其中,江苏银行历经困难重重的上市之路,拟定于今年8月2日上市,而其网上中签率更是高达0.467%。对此,随着江苏银行的顺利上市,实际上也意味着暂停9年之久的城商行上市之路最终得以重启,而紧随其后的,或将是一些城商行,乃至农商行的加速上市。

 或许,对于市场各方而言,它们更关注江苏银行上市首日的市场表现。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江苏银行或引发更多地方银行的上市预期,而其首日定价或将影响后续地方银行的上市融资进程;另一方面则在于江苏银行上市首日的市场定价,或影响到A股市场中长期定价估值低迷的上市银行股表现。

 就目前而言,根据数据显示,江苏银行发行价格拟定为6.27元每股,对应市盈率约为7.64倍。但是,若按照其发行市盈率来看,其发行市盈率已经高于同行业的平均市盈率水平。

 再者,按照之前市场热炒新股、次新股的趋势,如果江苏银行股价得以遭到市场的热炒,则其在二级市场中的价格以及估值也将会在此基础之上获得更高的水平。由此一来,若此现象得以形成,则可能会引发市场对上市银行股的定价与估值的再度热捧,甚至或多或少地提振整个上市银行板块的估值与定价水平。此外,在此背景之下,若江苏银行上市后的表现乐观,将会引起更多地方银行的提速上市,而这一举动或将加大股市的融资压力。

 不过,这是一种乐观的想法。然而,退一步来说,如果江苏银行上市首日非但没有出现如期的热炒走势,反而出现了“破发”的现象,这或从某种程度上减缓地方银行发行上市的速度进程,而对整个银行板块的定价与估值也不会产生太显著的提振效果。

 不过,有一点,还是不可避免的。具体而言,即在最近一段时期内,A股市场的IPO发行节奏显著提升,且大盘股IPO有频繁来袭的趋势,这无疑给当下的股票市场带来比较大的心理冲击压力,甚至会对股市存量资金的分流起到较大的影响。

 回想一下,就在去年4、5月份,随着股市运行节奏的明显加快,A股市场的IPO发行节奏,尤其是大盘股IPO发行节奏出现了水涨船高的迹象,而在新股发行间隔显著缩小的前提下,而市场新增流动性却不能够及时补充整个股票市场,由此容易导致股票市场投资与融资功能失衡发展的后果。随之而至的,结合股市“去杠杆化”“去泡沫化”的加速推进,却加速了当时股市的见顶走势,而后出现一轮轰轰烈烈的下跌行情。

 时至今日,股市并未有去年上半年显著的赚钱效应,但股市IPO发行节奏,乃至大盘股IPO发行速度却明显加快,这无疑对当下股市的投资与融资功能发展带来了比较大的冲击。

 需要注意的是,目前A股市场中采取的是IPO新规,即取消预缴款申购的模式,取而代之的,则是确定配售数量之后再进行缴款的模式。对于这一种规则而言,其实有效减缓了新股对存量资金的分流压力,并在“全民打新”热潮的影响下,容易激发起投资者提前配套一定的股票市值,来满足其打新的需求。

 但是,从另一种角度去分析,因为新股网上申购的额度是按照其T-2日前20个交易日的日均市值确定的,若投资者在打新确定申购市值之前一次性完成相应的市值确定,且在打新完成之后,迅速卖出股票,则实际上也会加大市场的波动风险。然而,在此状况之下,再去大幅增加IPO发行节奏,尤其是大盘股IPO的发行节奏,则在接连不断的巨量抽血环境下,无疑给市场存量资金起到不可小觑的分流影响。

 在笔者看来,适度IPO是合理的,但过快的IPO,尤其是过快的大盘股IPO,却并不合理。去年上半年,IPO发行节奏加速,尤其是大盘股IPO发行节奏的加速发行,间接加速了股市的见顶走势,而如今在市场赚钱效应并不显著的环境下,却任性提速IPO,则对股市存量资金的分流,乃至市场心理层面上的冲击压力,还是不可小觑的。

因此,牢固市场的历史教训,均衡股市投资与融资功能的发展,才是稳定市场的最大前提。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