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碍A股上涨,除了IPO还有一个重要原因

阻碍A股上涨,除了IPO还有一个重要原因
2017年10月17日 14:56 郭施亮

 美股、欧股乃至港股,在这些年间,运行重心明显抬升,更有部分股票市场创出了历史新高。然而,纵观A股市场,在过去15年间,牛市时间过短,而熊市时间过长,即使在全球股市迭创新高的当下,A股市场仍然保持3400点附近的水平,仍较历史最高点位缩水超过40%。

 外围股市一片走好,一方面与经济数据、企业盈利预期,还有货币政策的松紧有关,而另一方面则更多来自于市场内部的因素,而多年来良好的市场运行秩序以及完善的优胜劣汰功能,却在市场不断发展过程中起到了积极性的影响。

 IPO问题,在A股市场中争议多时。然而,回顾过去这些年间,A股市场IPO并未有所减缓,反而有愈演愈烈的态势。其中,自2016年四季度后,A股市场基本上维持在一周一批次的IPO发行速度,且延续至今,而从今年的情况来看,IPO发行节奏已经超过以往的水平,而这一发行速度也是前所未有的。

 IPO发行过快,但有相关配套措施给予对冲,由此降低了过快IPO对市场存量资金的分流影响。但,对于A股市场上涨空间受限的现象,除了IPO发行过快的问题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

 事实上,经历了2015年下半年后的“去杠杆化”、“去泡沫化”过程之后,现阶段A股市场也基本上挤压掉较多的价格泡沫,而市场各项数据指标也有回归理性的运行格局。但,在一轮轰轰烈烈“去杠杆化”、“去泡沫化”过程之后,在股市上市率显著提升的同时,退市率却并未同步提升,由此导致股市容量不断攀升,而新增流动性不足以支撑庞大的股市容量时,往往制约着市场持续做多的热情。

 实际上,2007年A股创出6124历史高点,是建立在相对偏低的市场流通市值的基础上。然而,时隔十年的时间,随着股市容量的不断扩大,加上市场进入全流通的时代,如今股市的流通市值已经呈现出倍数式的增长。由此可见,如今A股的3400点已然不是以往的3400点,而在庞大流通市值规模的背景下,市场指数却有失真的意味。

 时下,A股市场已上市的股票家数已经达到3400家左右,但对于不少上市时间超过10年的股票而言,却在不经意间创出了6124点以来的新高位置,且这一数量占比不少。然而,在市场流通市值持续膨胀的大背景下,如果股市容量不断扩大,却不通过提升退市率等措施来降低股市的存量规模,那么市场指数也很难出现实质性反转的走势。

 纵观美股市场,虽然市场也曾经经历了持续扩容的阶段,但股市优胜劣汰功能比较完善,且年均退市率基本上保持在较高的水平,有时候年度退市的上市公司家数还会超过全年上市的数量。由此一来,在股市优胜劣汰功能比较完善的大背景下,股票容量与市值却保持着一定的活力,不至于出现消化不良等问题,而在新增流动性不断涌入的环境下,则轻松促使市场指数的上涨。

 很显然,对于现阶段的A股市场,一方面是IPO的持续提速,另一方面则是退市率的持续低迷,股市优胜劣汰功能并不完善。由此一来,在IPO持续高速发行的背景下,股市容量的不断膨胀,却容易导致市场的消化不良。与此同时,在仍以存量资金作为主导的市场环境下,存量资金以及部分新增流动性不足以抵御庞大的市场容量规模,也容易进一步加剧市场指数的失真效应。

 对此,从实质上提升A股市场的年均退市率水平,强化股市的优胜劣汰功能颇显关键,而这也是A股走向牛市的前提条件。否则,“只进不出”的市场依旧缺乏活力,牛短熊长的格局始终很难得到改变。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