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欺骗了你,人民币贬值原来是个“骗局”

是谁欺骗了你,人民币贬值原来是个“骗局”
2016年10月19日 09:26 财经天眼

人民币贬值原来是个骗局

  最近看到很多地方都再说人民币在贬值,但是小编想说这是个骗局,看到这里肯定有朋友要想小编神经已经错乱了,进入10月的人民币明明是在下跌,小编你怎么大白天说梦话呢?这样说肯定是有原因的,但是为什么这么说呢,下面小编就来说说关于人民币。

  人民币并没有贬值,而是升值了

  其实这不是小编说的,而是经过精确计算的结果,由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得知,截止10月14日,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报94.64,比9月30日的94.07上升了0.6%。所以说,人民币肯定是升值了。

  为什么说是“骗局”

  其实这并不难理解。大家通常所说的人民币贬值,泛指的是相对美元的贬值,但从央行来看,人民币升值是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总体升值。在CFETS人民币指数的货币篮子中,美元的权重只有26.40%,其他12种货币占了73.60%,即使算上与美元挂钩紧密的港币,“美元帮”所占权重也只有32.95%。

  所以,就算是在美元升值的时候,只要人民币对美元的贬值幅度小于其他非美货币对美元的贬值幅度(由于非美货币权重较高),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也很可能是升值的。所以,虽然现阶段人民币几乎是美元之外最为强势的大国货币,人民币近期对绝大多数货币是升值的,但这对于抑制人民币对美元的贬值预期几乎没有作用。

  明明是“升值”的人民币却为何演变成“贬值”

  其实原因特别简单,就是大家的着眼点和央行不同。在我国,无论是企业层面的外贸、投资,还是个人层面的出国旅游、购物,美元的使用总体上占了大约9成,所以绝大部分企业和个人只关心美元对人民币的波动趋势,对于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如何波动根本就不在意。

  从2014年2月以来,人民币对美元的波动几乎可以概括为“跌跌不休”,很多企业因为结汇时间较早,或购汇不够积极而遭受亏损。比如在2015年8月之前结汇,或者在8月之后购汇的财务总监们,恐怕到今天仍在心痛。在一次次“血淋淋”的教训之后,在人民币对美元的贬值趋势没有扭转之前,企业自然在结汇时表现消极,而购汇时则是千方百计。

  企业和民众个人看的根本就不是一篮子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大企业的财务总监,他手里有数亿美元但不敢结汇。别人问他现在结汇是否挣钱。他说,6.60结汇都挣钱,别说现在是6.70了,但是他不敢结汇,因为结汇后万一人民币对美元又贬值了,一定被董事长责骂,这种骂过去两年挨了不止一次,所以他现在能挺多久就挺多久。反正现在市场多数舆论认为人民币一定会贬值,即使最终他判断错了,也不是个人的责任,是大家的集体错误。

  总结一下:人民币的确是升值了,央行没有说错;但人民币也的确是贬值了,企业和民众也没有错。大家只是立场和着眼点不同罢了。但更大的事实是:由于结售汇市场的主导者是企业和民众,所以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是否升值似乎对市场的购汇热情没有明显的影响,短期内人民币对美元的下行压力还是难以消散。

 编辑:金珠理财(JZLC12)天然气分析师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