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为了《潘金莲》,冯小刚向王健林“开炮”了……

刚刚,为了《潘金莲》,冯小刚向王健林“开炮”了……
2016年11月18日 15:09 每天学点经济学

为了电影《我不是潘金莲》,冯小刚开撕王健林。

今天中午12点,冯小刚就在微博里预告:“朋友们,趁午间休息发布一个预告:中午12:30本人将在朋友圈和微博转发一封潘金莲写给王健林先生的公开信。有看热闹不怕事大的朋友和媒体敬请留意,欢迎转发。”

吃瓜群众们搬着小板凳坐等围观。记者掐指一算,十有八九是为了电影《我不是潘金莲》的排片问题。因为昨天,就有该片在全国的万达影城的排片远远低于其他影城的消息曝出。

果然,半小时后,冯小刚晒出《潘金莲致王健林先生的一封信》。

其语言尖酸讽刺,冯导骂人的功夫大家自己感受一下,全文如下:

尊敬的王主席健林:

小女子金莲,久闻主席丰功伟业,在您的宏观指导下,万达集团全球产业链之大格局、大视野、大胸怀,有目共睹;不仅在商业地产领域成绩斐然,单就影视制作发行行业,除在国内形成垄断,买下好莱坞也指日可待。在此高歌猛进、摧枯拉朽之际,有一小公司名曰华谊,为挽救覆灭之命运,从贵集团挖走一小墙角——不不不,王主席,恕小女子用词不当,小墙角都算不上,就是一块儿小墙皮;但这个小公司打错了算盘,小墙皮在您那儿是块儿墙皮,离开您那儿,就是一撮儿土。这块儿小墙皮的脱落,对贵集团毫发无损,但其变节行为,引起了贵集团人神共愤,必予除之而后快。据坊间传闻,该惩罚体现为,凡这家小公司出品的影片,在万达院线皆予以封杀--不不不,王主席,小女子用词又有不当,也少留余地,零星排个几场,让其苟延残喘,也给上下留点面子。小女子也懂,小墙皮脱落这点事儿,王主席能在乎吗?不,您就是制气! 倒是让小女子发现了您在大格局之下,还有一颗在商不言商的童真之心——俗称“孩子气”。要单为制气,小女子用大格局揣想,您还有一个更解气的做法,不妨将这间小公司收购。收购倒不为盈利,只为铲除这块儿小墙皮;然后再将这间小公司无偿还给那两个倒霉蛋兄弟,用事实告诉他们,真以为我稀罕你这公司呐,就为出了气也显得大气。接着,小墙皮逃到哪里,就铲到哪里,就是把全中国的电影公司都收购了,以万达的财力和气魄,也不费吹灰之力。

王主席,您铲除小墙皮的做法,绝对是正确的,但您时下用力过猛,飞出去的铲刀,也伤及了无辜的金莲。金莲沉冤千年,历经坎坷,终有一天走上银幕,走上银幕就是走进了万达院线,只因与那间小公司稍有瓜葛,也糊里糊涂躺在了贵集团的铡刀之下。目前,该片在全国其他院线排片平均值为40%以上,在贵集团的排片率仅为10.9%。王主席,奴家与那块儿小墙皮素昧平生,只因中间加着那小公司,惨遭涂炭,这真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小女子揣想,王主席终日描绘蓝图,思考宏观,伤及小女子这池小鱼,您也未必在意;小女子有一句话,还真是从您的大格局大视野出发,10.9%的排片,反映贵集团10.9%的胸怀;这种小胸怀,反映了小格局;而这种小格局,是不能成就王主席宏伟蓝图的。小女子进退荣辱倒没什么,由此影响了王主席一统天下的霸业,小女子就罪莫大焉。

王主席,您消消气儿,小女子斗胆再进一言,如您横扫千军如卷席,把奴家等同于小墙皮,那么请您除恶务尽,给俺零排片,让潘家金莲自生自灭去吧!

如能如愿,金莲也敬告全国父老,在万达还没腾出手来,收购全国其他各院线之前,赶紧去其他门面,也许还能见金莲最后一面。

祝王主席心情愉快,早日成就垄断大业。

潘金莲 敬上

网友们赞的赞、骂的骂。有赞冯小刚有骨气的,也有骂冯小刚“捆绑炒作”。

眼见冯导替“金莲”出头,临近下午2时,原本就敢骂敢言,这次还是父亲和自家公司被针对的王思聪,终于站出来发微博回应,“本来两家私企的恩怨应该是两家公司的事情,怎就因为你是大导演就能煽动网络群众和舆论来喷我们了?”

有趣的是,王思聪还加上了个#碰瓷#的标签。

但更多不明真相的网友还是一脸茫然:“为什么?小墙皮是谁?小墙皮逃到哪里,就铲到哪里?神马意思。”且听记者一一道来。

华谊兄弟与万达院线的排片之争

记者注意到,实际上,这源于华谊兄弟与万达院线两家公司的利益博弈。《我不是潘金莲》是冯小刚的作品,华谊兄弟也是出品方之一。

众所周知,冯小刚与华谊兄弟十多年来深度合作。华谊兄弟董事长、CEO王中磊在一周前的演讲时还公开提到:“尽管我到现在已经出品了150部电影,最近几年我也拍了很多英文的电影,但其实每次被大家问起来的时候,我心里最骄傲的事大多出于我跟冯小刚导演的合作。”

▲11月16日,北京,冯小刚在“华谊兄弟电影汇”开业盛典。

1999年,冯小刚与华谊兄弟合作拍了喜剧电影《没完没了》,至此开启了冯小刚“贺岁档之王”的生涯,也为华谊兄弟赚到了金钱与声誉。很长时间里,冯氏喜剧在贺岁档的上映,都像是一场全民参与的新年保留节目。2010年华谊兄弟登陆A股的时候,冯小刚也成为明星股东,分享财富。

但其实贺岁档的命题作文,一直是冯小刚心中的一个“梗”。冯小刚真正想做的是刘震云小说改编的那些电影,像《一地鸡毛》、《温故1942》和在的《我不是潘金莲》。这些表达中国人苦难,用荒诞的方式纪录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人性裂变,才是冯小刚真正感兴趣的。但无疑,这种不负责逗乐观众的电影,是要让投资人承担巨大风险的。

所以后来冯小刚和华谊兄弟双方也有不同类型的电影合作,有的大胜,比如2007年的战争电影《集结号》。有的票房惨败,比如2012年的《1942》。2009年,冯小刚与华谊兄弟签订合同,冯小刚在合作期限内为公司拍摄五部电影作品,《我不是潘金莲》就是第四部。

多方押宝下,《我不是潘金莲》自然是冯小刚和华谊兄弟包括该片保底发行方“耀莱影视”都高度重视的项目。而另一方面,万达院线对华谊兄弟出品的电影在排片上有所挤压的消息,业内早有知晓。

今年暑期档,华谊兄弟出品的动画电影《摇滚藏獒》就在万达院线遇冷。当时网传的一份《摇滚藏獒》首映日预排片数据显示,2015年票房份额排名第一的万达对《摇滚藏獒》的排片出现倒挂,预排场次仅有7场,份额占0.3%,排名倒第一。

▲表格来自“娱乐独角兽”,未证实

彼时大家猜测纷纷,是否因为此前王健林的爱将叶宁跳槽华谊兄弟任高管,而激怒老东家?不过,万达院线很快发布正式声明,称“封杀”为无稽之谈,并强调“周末三天,万达院线旗下全部影城都有该影片的排片,平均每日排片都超过500场。”

但其实从暑期档的竞争影片来看,同一时期光线传媒出品的动画片《大鱼海棠》也是非常有卖相的。出于票房受益的考虑,对同一类型的电影,万达院线给了《大鱼海棠》较多排片,也许更多不是因为做作,而是因为其的票房预期更好。

但《我不是潘金莲》的情况又有所不同。这部电影有冯小刚、范冰冰等一线大咖加持,此前经历了题材敏感、海外获奖和突然跳档,早就吊足观众胃口,还是挺受期待的。至少在该片上映的首周末,国内大多数电影院都给了40%左右的排片量,而万达院线旗下影城给该片排片仅在10%左右,的确引人争议。

▲猫眼票房数据显示,截至记者发稿,《我不是潘金莲》的场次占比为39.4%。

“灰头土脸的题材与刺痛现实的故事”

既然吵得如此不可开交,相信不少还没看过电影的网友一定好奇,是什么样的作品,能让冯小刚导演如此大动肝火呢?

昨天,记者先睹为快,看了这部电影。感受是,这的确是一部讽刺和批判现实主义的电影,故事也比较畅快,主题当然比之前那些脑残剧深刻一些。不过这自带乡土气息的主题,的确有点不太讨好普通观众。

▲《我不是潘金莲》映后见面会

斗胆说一句,稍有文化和独立思考的观众也可能会很喜欢,也可能因为前期宣传过猛看了以后觉得还挺有落差。要不然呢,记者倒是也看到全程睡觉和玩手机的观众,直到映后范冰冰出来与大家见面,他们才坐起来猛拍照片。

这是关于“一个女人和N个男人的故事”。范冰冰是影片的唯一女主角,她饰演的李雪莲为了一桩假戏真做的离婚;为了丈夫骂她是“潘金莲”的一句话;为了向“站在坏人那一边”的官员们抗议,从县里到首都,告了10年。

但范冰冰又不是“主角”。这十多年来因为她的“状告”而与她产生交集的男人们,官场上形形色色的人物,和虚伪又自私的“身边人”,才是这部电影真正要讲述的对象。

为什么我们在看电影时会觉得这些男人们的嘴脸又荒诞可笑又面目可憎?因为他们正是我们平时都打过交道的人啊。

比如大鹏饰演的法官王公道,他想依法办事,却经不起李雪莲的连连告状,在李雪莲的阴影中折腾数年,对李雪莲先是“秉公执法”,在受到领导压力后又对李雪莲“大表姐前大表姐后”的好不亲热。张嘉译扮演的第二任市长马文彬,看似温和、谦虚顾全大局,但实则明哲保身都是为了自己的乌纱帽。张译饰演的法院审判长贾聪明正如他的名字一般“假聪明”,以为出了一个天衣无缝的方案但最后功亏一篑……

▲《我不是潘金莲》剧照

不得不说,李雪莲的遭遇“很中国”。

“李雪莲告状这个事,只有在中国才能发生。”一个星期前,冯小刚在与李安的对谈上,他这么说道。

在中国几千年来的人情社会里,有一个概念,叫做父母官,有什么事要找县官的。现在中国要提出建设法制社会,就是从人情社会向法制社会这种过渡期,一些从小在人情社会教育中长大的人,会出现思维上的错乱。

可生活远比戏还精彩,套用冯导的一句话,《我不是潘金莲》的遭遇也“很中国”。中国的电影公司都以“全产业链”为骄傲,从制片到发行、放映,最好都有布局,形成所谓“生态闭环”。好处是你在各个环节都有议价权了,但颇有争议之处在于,对你自己公司投资的电影,自然也会在自己电影院倾斜排片。

这里存在悖论。比如:电影公司自己有院线,那如果电影公司拍出烂片,自己家的院线放还是不放?如果制片公司是竞争敌手,下面的院线又如何排片?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