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陈邦道:科技将改造传统金融两大痛点

对话陈邦道:科技将改造传统金融两大痛点
2017年07月26日 14:48 《财经》新媒体

Fintech以及Techfin是近年来金融界最热的词汇,科技将如何改变金融业?在不久前举办的CCF-GAIR 2017全球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峰会上,《财经》新媒体专访了深圳市和信中欧金融金融科技研究院副院长陈邦道,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

嘉宾介绍:陈邦道,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系本科。牛津大学计算机系硕士、博士、博士后。擅长网络安全、支付安全和通讯安全方面的研发工作。2014年在英国创立了由牛津大学孵化的一家信息安全企业。

《财经》新媒体:你认为人工智能将改造传统金融的哪些痛点?

陈邦道: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主要解决两个问题:成本高、精准度低。

比如在投顾领域,过去投资经理给出的决策是有局限性的:第一,他采集的数据范围是受局限的;第二,人的分析存在很多不可控的因素,难免存在误差。现在我们基于大数据,采集大量的信息通过机器来分析,得出的结果要精准得多,同时也便宜得多。

另外一个常见的应用场景是放贷时运用人工智能进行风控。以前这个过程可能需要两、三天,现在只需要几秒钟,并且得出的结果很精准。

《财经》新媒体:传统金融行业是如何看待人工智能技术的?

陈邦道:银行非常积极地在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因为他们发现像区块链这种技术,能够帮助他们减少成本和中间环节。

英国最早开始把区块链作为国家战略,他们银行之间成立了一个机构叫做R3CEV,共同推进区块链这个事情。

很多银行、投资公司,包括交易所是最先采用金融科技的公司,甚至很多金融公司就是他们成立或投资的。

比如国内的招商银行就推出了智能投顾;美国高盛现在把自己定义为科技公司,高盛是最早做大规模高频交易的公司,用机器去处理海量的数据进行自动交易。

《财经》新媒体:区块链将将对传统金融业带来哪些改变?

陈邦道:区块链是去中心化的。什么叫去中心化?就是说银行不再扮演中心化的角色,支付行为可以不再依靠银行,两个人之间点对点就可以完成。

《财经》新媒体:如果人类赋予人工智能过多权利,会不会产生一些问题?

陈邦道:未来,你如果让一个AI的程序去管理金融市场,它接受的指令其实是来自于银行的各项规矩,先把这些规矩当做信息输入给它,它会明白监管的边界是什么,然后再去操作,完全能够达到人所能理解到的程度。

同时,这个过程人是可以介入的,现在大数据处理里面很重要的工作就是调参数,为的就是确保最终产生的结果是人们所希望看到的,或者是合理合规的。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