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亿入局!这家河南上市公司杀入共享汽车

1.35亿入局!这家河南上市公司杀入共享汽车
2017年06月05日 20:35 鉴闻

核心阅读

共享单车火爆之后,共享汽车也成为资本追逐的对象——豫企多氟多1.35亿元投向一步用车。出手出行领域的同时,生产环节继续加码新能源汽车,向低速电动车领域进军。

在氟化工行业拥有龙头地位的多氟多,近几年的投资行为也暴露出其在新能源全产业链上的野心。此次在出行领域的又一次投资,亦是多氟多跨界造车逻辑下的新举动。风口之下掘金者众多,行业竞争加剧,对入局者实力的考验亦随之而来。

继共享单车之后,“共享汽车”也乘着“共享”春风发展正疾。抢占风口者渐次浮出,河南这家企业动作抢眼。

近日,公开信息显示,在一步用车合肥品牌发布会上,一步用车宣布获得河南企业多氟多集团1.35亿元人民币A轮战略投资。

此次投注1.35亿,亦是多氟多跨界造车逻辑下的新举动。

多氟多“相中”的一步用车正逐步扎根河南市场。

官网显示,一步用车是一家依托国家新兴产业政策“互联网+新交通”的新能源汽车车桩网互联的智能汽车出行服务大数据平台。通过APP、最新的人脸识别科技、定位控制系统实现线上线下瞬时对接与数据采集分析。

一步用车董事长尚昊峰介绍,一步用车2016年新能源汽车上牌量占河南省新能源汽车总上牌量的61.6%,已连续两年占河南省新能源汽车上牌推广量第一名,至今已有超过4000辆知豆“小黄车”投入郑州市场。在引入多氟多集团的战略投资后,一步用车将在新能源电池、电桩领域进行更大的整合发展。

对于此次合作,公司CEO田海玉表示,一步用车与多氟多集团将在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全产业链资源整合等领域展开全面合作,解决能源污染、交通堵塞、资源浪费等问题,为城市带来自由、便捷、绿色的共享出行理念。

目前,一步用车已在河南、安徽两省落地运营。平台旗下拥有吉利、江淮、海马等多种新能源汽车。在资本的帮助下,一步用车将在3年内投放10万辆新能源共享电动汽车。

在出手出行领域的同时,在生产环节继续加码新能源汽车,向低速电动车领域进军。

6月4日,多氟多发布晚公告,表示将与修武县产业集聚区投资有限公司(下称“修武投资”)、焦作龙瑞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下称“焦作龙瑞”)三方共同出资20000万元共同投资设立河南多多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下称“多多新能源”),从事电动车的研发和生产经营业务,建设年产10万辆新能源电动车项目。(公告全文附后)

新成立公司,多多新能源注册资本为2亿元,其中多氟多出资约1.28亿元,持股比例63.85%,为控股股东。修武投资和焦作龙瑞持股比例分别为28%和8.15%。此次合作后,此前主营纯电动汽车及其控制器生产的焦作龙瑞也将不再从事电动车业务。

公告明确,修武投资不享有多多新能源收益分配的权利,也不承担经营亏损的风险。多氟多保证在5年后回购其退出所占多多新能源的股权出资5600万元及336万元增值。

新公司成立亦被多氟多视作是产业链条的再延伸。

多氟多表示,新能源汽车是公司的主营业务之一。该投资标的多多新能源汽车为低速车,与公司控股子公司红星汽车主营的高速新能源汽车具有互补性。修武投资具有政府背景和政策支持优势,焦作龙瑞具备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基础优势,多氟多通过和修武投资、焦作龙瑞合作,将在低速电动车领域开拓新的发展空间,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

若该投资计划全面履行,将对多氟多未来经营产生积极影响,多多新能源是多氟多锂电池的下游用户,和多氟多新能源汽车业务互补,产业链更加完整。

氟化工行业龙头企业多氟多,早在数年前就提前布局新能源汽车板块。

2013年起,多氟多就开始对外讲述“造车故事”,直到2015年9月,借道收购红星汽车,这家化工企业才拿下了新能源汽车“准入证”。

2015年5月,多氟多公发布告拟出资约1.5亿元,通过股权收购及货币增资方式获得红星汽车72.5%的股权,实现对红星汽车的控股,从而取得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资质,正式进入造车界。

2015年9月,多氟多履约与邢台县政府签署《新能源产业园项目合作框架协议》,计划投资30亿元,联手在邢台县龙冈经济开发区建设汽车、新能源电动车生产线,打造以汽车制造四大工艺生产线及研发中心为主的红星公司新基地。

2016年8月,多氟多公告以自有资金向红星汽车增资2亿元。增资完成后,红星汽车的注册资本由1.43亿元增至2.98亿元,多氟多出资比例升至85.29%。

同月,多氟多董事长李世江公开表示,公司已规划投资51.5亿元,实施“年产30万套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及配套项目”,以期形成以年产30万套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为核心,集材料、关键设备生产、售后、研发为一体的产业园。

在切入新能源汽车领域之初,多氟多就曾对外表示,目标2017年各类电动汽车产能将达到3万辆,到2018年公司各类电动汽车产能将超过10万辆。

……

其跨界造车的逻辑逐渐明晰:利用自身在锂离子电池原材料方面的优势,敲开整车制造大门,实现产业升级及业务延展。

不过多氟多在造车领域的布局也因一直未有整车下线而遭受过质疑。跨界造车,多氟多要面临的不仅是包括技术、推广在内的一系列“硬技能”缺失,外部市场竞争环境也愈加强烈。

今年5月,多氟多在接待机构调研时也曾透露,目前红星汽车尚处在研发、基建、扩产的投入期,尚未正常生产,也未形成完整的销售体系,经营仍处亏损状态。目前,有两款车进入推广目录,预计2017年会有一定的量投放市场,公司仍在研发新的车型,为未来发展打基础。

在刚刚举行的河南辖区上市公司2017年度投资者网上集体接待日活动上,多氟多董事会秘书陈相举在活动上透露,红星汽车已有新能源物流车批量生产上市,乘用车在开发中。

大环境下,多氟多的造车故事亦是有起有伏。

受益于下游新能源汽车近年来产销量爆发式增长,多氟多自2015年开始在锂电池材料价格暴涨中受益颇丰——公司2016年年报显示,期内实现营业收入28.7亿元,同比增长30.7%;净利润 5.2亿元同比增幅达1219.5%。其中,六氟磷酸锂产品2016年量价齐升,成为公司利润贡献的中流砥柱。全年六氟磷酸锂销量同比增长36%,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10%。

多氟多2017年一季报显示,公司期内实现营业收入6.73亿元,同比增长25.15%;净利润6908.3万元,同比下滑38.4%。报告称,业绩同比下滑主要受下游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持续低迷的影响,公司锂离子电池和六氟磷酸锂产品销量和盈利能力有所下降。

图源:WIND资讯

根据公告,2017年1—6月多氟多盈利能力或将继续缩水,预期上半年净利润区间在1.25亿元至2亿元,同比下滑50%至20%。

随着新款汽车上市,研发、生产、销售投入较高,多氟多显然还要面临巨额资金投入对其资金链和资源整合能力的强大考验。

多氟多的投资行为也暴露出其在新能源全产业链上的野心。

在深度布局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同时,多氟多亦在加固老本行。

6月4日,多氟多发布公告以自有资金人民币5000万元投资设立共青城捷信新能源投资中心(有限合伙),专项用于收购湖北长江智信新能源投资中心(有限合伙)持有的天津市捷威动力工业有限公司(简称“捷威动力”)4.545%的股权。其中,捷威动力主营锂离子动力电池及原材料,此次收购将有利于多氟多进一步提升产业协调效应。

此外,多氟多还将出资1.43亿元,与宁夏金和化工有限公司(下称“宁夏金和”)共同投资设立宁夏盈氟金和科技有限公司,从事氟化盐的生产经营业务,以期提高氟化盐业务的经营效率。盈氟金和注册资本2.1亿元,将形成年产11万吨无水氟化铝及其他产品的生产规模。多氟多持股比例67%,为控股股东。

目前除了整车制造方面的红星汽车外,多氟多集团还在智能网联领域、电机电控、轮边驱动底盘等整车技术领域、出行领域、汽车电商领域均有投资布局。

多氟多的多项投资行为亦让它在新能源全产业链布局中的野心显现。

比如除了加注一步用车,2016年4月,多氟多还曾出资1.5亿元独家投资斑马快跑,企业主打新能源绿色通行领域。斑马快跑CEO李佳曾表示斑马快跑将继续深耕新能源绿色通行领域,按照“新能源商用车+新能源乘用车+充电桩”的思路,进行新能源绿色通行全产业链布局。

更多巨头入局,行业竞争以及对自身实力的考验亦随之而来。

今年6月,交通运输部发布《关于促进汽车租赁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表示鼓励分时租赁发展,实行停车费优惠解决“停车难”问题,北上广深等特大城市投放规模与中小城市应有差别。私家车如果将车辆性质登记为“租赁”,可以从事分时租赁业务。

在河南行业环境向暖——

2016年9月,全国首个低速电动车合作示范区在河南成立。开封、洛阳、新乡、焦作、许昌、商丘、信阳、濮阳、驻马店、济源10个省辖市共同成立河南省低速电动车合作示范区。根据协议,符合标准的低速电动车在上述10市区域内实现市场互认、产品互认、无障碍销售运行;十个省辖市将在低速电动车管理办法、企业生产管理、车辆上路运行、市场管理、创新研发、促进产业发展等方面开展合作,探索符合省情的低速电动车管理发展道路。

12月,郑州市政府印发《郑州市“十三五”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规划》,对未来郑州市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进行规划:建设3座公交换电站、239个公共快速充电站、302个出租环卫专用桩、51300个交流充电桩……服务约10万辆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

今年4月,河南省政府出台的《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新兴产业集群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及智能汽车产业规模达到2000亿元,建成全国重要的新能源汽车研发制造基地。

……

新能源这块可口蛋糕除了引来如乐视、蔚来、中兴、游侠、车和家等互联网背景公司分吃;腾讯、阿里、百度等巨头登场;实体大佬诸如格力、中兴、长虹等也携资本强势杀入。

今年3月,河南速达电动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0万辆电动汽车项目获国家发改委核准,成为全国第12家获得新建纯电动乘用车资质的企业。据悉,该项目总投资26.43亿元,全部建成后形成年产10万辆纯电动乘用车生产能力。

与此同时,出行端的巨大市场亦在招手——全球独立咨询机构罗兰贝格发布的《2018年中国汽车共享出行市场分析预测报告》数据显示,中国已经形成625亿美元的共享经济市场,汽车共享出行规模两年后将达1.8万亿。

风口之下掘金者众多,行业竞争加剧,对入局者实力的考验亦随之而来。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