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跃进!河南多县市入围全国百强(榜单)

集体跃进!河南多县市入围全国百强(榜单)
2017年10月10日 20:05 鉴闻

核心阅读

2017年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指数研究成果发布,同步,各项榜单出炉,河南多县市区出现在各大榜单上,且名次有不同程度的跃进,也成为观测区域经济发展现状的一个窗口。

近日,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中小城市发展委员会等单位在人民日报发布了2017年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指数研究成果,与此同时,“2017年度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市”“2017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2017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前100名”等榜单出炉(全榜单附后)。

中小城市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是优化城镇规模结构的主攻方向,是新型城镇化的主要载体。

截至2016年底,全国共有中小城市(广义范围,包括含乡镇的市辖区)2804个,中小城市直接影响和辐射的区域,行政区面积达934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97.3%;总人口达11.70亿,占全国总人口的84.62%;经济总量达63.08万亿元,占全国经济总量的84.78%;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5.87万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36.79%。

据该研究成果显示,本次评价对象界定为:县级市、县和空间相对独立的市辖区,以及发展基础较好、具备“建市”条件的镇。其中,中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市榜单,依据经济发展速度、经济发展质量、经济发展效益、居民收入水平、环境质量等指数综合评比得出。

在各个榜单中, 河南元素表现如何?

在“2017年度中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市”榜单中,江苏、山东、浙江成为“百强县”集中地,分别占有20席、15席、14席。全国前十强为:江苏昆山市、江苏江阴市、江苏张家港市、江苏常熟市、浙江慈溪市、湖南长沙县、江苏太仓市、福建晋江市、江苏宜兴市、辽宁海城市。

该研究指出,分区域来看,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投资潜力分别为84.1、82.8、79.5和79.6,中部和东北提升速度略快。

河南共有6县市上榜,且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分别为排名41位的新郑市、排名49位的禹州市、排名57位的巩义市、排名58位的荥阳市、排名83位的永城市和排名99位的长葛市。其中,新郑、巩义、荥阳较去年排名均上升2位,禹州上升1位,永城和长葛两市今年跻身“百强”。

 

在“2017年度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县市”中,巩义、新密、新郑、禹州、登封、荥阳、长葛上榜,分别位于第45、64、66、69、70、75、84位。

在全国双创百强县市中,共有新郑、巩义、禹州、长葛、荥阳、永城和偃师7县市入围,分别位列第55、58、62、65、68、85、92位,其中长葛和永城为新秀。“双创”指数力图对创业(新)环境、创业(新)服务、创业(新)融资、创业(新)主体、创业(新)成效等进行系统评估。

新郑市龙湖镇入围2017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前100名;

另外,在“2017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榜单中,郑州市二七区上榜,位列87位。与此同时,二七区还上榜“2017年度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区”“2017年度中国中小城市创新创(双创)百强区”,分别位于第69、49位。

附:研究成果(图源:人民日报)

【根据人民日报等综合整理】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