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封杀微信?如果不得不二选一,你会站在哪一边?

苹果封杀微信?如果不得不二选一,你会站在哪一边?
2017年04月20日 22:00 营销兵法

来源:中国企业家杂志

如果有一天你不得不在苹果和微信间二选一,你会站在哪一边?

4月19日下午,“微信派”发出一则“遗憾通知”:

微信方面称,关闭的原因是受到苹果公司IAP机制(in-App Purchase,应用内购)的影响,微信与苹果方面经过“长期沟通协调”,最终选择将iOS版微信公众平台赞赏功能调整为通过二维码方式转账。安卓等其他版本微信赞赏功能不受此影响。

但过渡方案仅仅持续了几个小时,4月20日凌晨,微信派“再次通知”,二维码转账也被关闭。

这意味着iOS 平台中微信公众号文章的所有“打赏”渠道都已经关闭,这还能愉快地一起玩耍吗?这简直是要断了做公号的自媒体人财路的节奏哇,看来无数自媒体工作者要哭晕在厕所。

看热闹不嫌事儿大的吃瓜群众各种评论亮了:

虽然,赞赏对于自媒体人的生存并不是关键性的因素,但这对于微信公号社交体系来说是一次较大的冲击。毕竟付费并不是一种刚需,而现在苹果提供的方案又没有微信、支付宝提供的体验好。另外,微信近期准备推出的微信付费阅读功能受此政策的影响比较大。同时,未来腾讯基于微信支付的一部分应用场景,也将受到苹果规则的“封杀”。

为何关闭赞赏功能?

关于这次调整的原因,腾讯和苹果都做出了回应。昨日,腾讯内部人士在回应每日经济新闻时表示,原因是苹果跟开发者分成的规定,以及苹果内购体验不流畅。

根据最新报道,苹果方面针对此事做出的回应称,赞赏功能并非是苹果逼停的,微信本可以像其他开发者一样,选择App内购方式给公众号运营者。

苹果强调,App Store生态对所有开发者的要求均是一样的,包括微信这种已经有8亿用户的App。无论是谁,公平原则一致,都不会开特例。

苹果自去年六月之后已经明确,除了IAP方式,App中不应有任何其他提示用户付费的方式。至于二维码赞赏方式,一方面并不方便,而且也有安全隐患,后续被封杀也并不意外,否则微信只能被苹果下架。

此前,在iOS系统上,无论用何种App购买音乐、小说还是视频,都只能通过苹果App Store的支付渠道购买(也就是“App内购买”)。而目前App Store在中国支持银联、支付宝等支付方式,不含微信支付。

业内人士称,苹果这个渠道的分成比例对于软件开发者而言一直比较友好。国内安卓渠道与开发者的分成通常在五五、四六左右,而App Store、Google Play与开发者的3:7分成比例,会让开发者获利更多。

但据微信方面确认,微信平台目前并未在赞赏红包中抽成。如果这个功能接入苹果应用内购机制,意味着公号原创内容提供者的打赏收入将被直接打7折。

据腾讯科技了解,微信并非唯一受此次苹果新政影响而调整应用内规则的产品。新浪微博、今日头条、支付宝等应用的iOS版客户端同样开通了类似的打赏功能,但尚未受到苹果更严格规则的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App Store的内购体验被不少网友吐槽称,支付需要先绑卡,完成支付的流程很复杂;iOS内购窗口弹出慢。

而微信支付提供的赞赏按钮其实就是“外部链接”,建议用户使用二维码支持公号作者的过渡方案则是“使用其他行动号召用语”。如果违反了苹果的规则,苹果有权对App作下架处理。

打赏功能关闭,有多大影响?

众所周知,打赏是一种事后付费方式,悄然改变着互联网免费习惯。读者看完微信原创文章,有共鸣、被打动,就可以给作者打赏一个红包,以示鼓励或肯定。

从2015年开始,微信公众平台加大对原创的保护,先后上线了原创声明、打赏等功能。赞赏金额分别是5元、20元、50元、80元、100元、200元及其他金额。

尤其是2016年底,罗尔用微信公众号打赏功能为患病女儿筹得百万善款,让大家看到了打赏功能的吸金潜力。

根据企鹅智库调研,88.8%的自媒体收入来源主要来自广告,来自打赏收入紧随其后,为14.3%,其他还有电商收入和会员订阅,分别为9.1%和4.5%。

  

微信公众号作为最有影响力的内容平台,用户打赏比例最高,为59%。

微信公众号停止iOS用户对内容的赞赏,而iOS设备大约占中国智能手机活跃用户近30%,这对于依靠用户打赏收入的公众号而言,真是个坏消息。考虑到苹果用户付费能力较高,恐怕这个行为将令不少公众号减少一半的打赏收入。

  

博弈背后

最新一期的市场占有率饼图显示,支付宝和财付通(微信支付+QQ钱包)占据了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交易份额的91.12%。

而占据36%美国市场的苹果支付,进入中国市场一年多,却只能被归在1.88%的“其他”里面,连个影子都没有……

有评论认为,此次关闭相关赞赏功能,只是微信和苹果博弈的序曲。

赞赏功能消失背后,潜藏着的是腾讯和苹果之间越来越暧昧复杂的关系。在腾讯作为软件开发商进驻苹果时,双方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平台和APP开发公司的关系;但在微信崛起后,腾讯越来越像一个平台型公司,这种定位和功能,恰恰是苹果所不能准许的。

钛媒体认为,一贯以“霸王条款”强迫开发者接受规则的微信,这次却也不得不屈服于苹果的“霸王条款”规则下。相信,这两个霸道的规则制定者最后终有一战。

苹果在规则和基本逻辑上,从来没有变过,它一直要求虚拟物品必须通过IAP机制来购买,要求所售卖的虚拟物品须经苹果APP Store的审核,且全球采用一致的规则。

公众号“PingWest品玩”认为,从规则的角度讲,相对于规则相对成熟的苹果,要求大家遵守事先开发者与它签订的规则,微信也是平台,也设定规则,用规则治理平台,并且微信所设定的规则,还没有苹果那么透明与明确,或许应该根据时间的推移进行变更。

从这个角度来看,未来双方很有可能有一战。对新兴的知识付费、打赏经济零抽成放行,最终可能导致整个体系的崩溃,反而伤害开发商。但以过去固有的内购模式抽成,对于开发商来说又压榨得太狠。

自媒体人@Fenng 说,他曾听说微信会对苹果妥协,但最终上线了这样一个不妥协的版本。

微信的执拗意味着即便失去一部分自己的收入,也决不让苹果这个国王收了重税,这是个双输的结局。如果越来越多的开发商开始效仿微信式的消极抵抗,那么苹果的帝国也就离亡国不远了。

至于未来会怎样?有人期待腾讯可以自己出一个以QQ和腾讯服务为基础的手机系统,甚至是手机硬件。接下来,苹果也可能会胁迫腾讯做出更艰难的决定——要么关闭小程序,要么下架微信。

对于微信和苹果的这次“冲突”,你怎么看?是支持苹果,还是力挺微信?如果有一天你不得不在苹果和微信之间二选一,你会站在哪一边?欢迎留言,告诉我们。

综合编辑:张弘一

综合参考资料:

《微信和苹果“开撕”,两个霸道的规则制定者终有一战》来源:钛媒体 作者:方军

《苹果 VS 微信:开放与封闭,国王与诸侯之争》来源:PingWest品玩

《1天内苹果大招两连击!微信“哭到肺疼”,安卓用户笑看果粉手忙脚乱》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综合自央视财经、经济日报、澎湃新闻、新京报、观察者网、尹生价值观等

营 销 兵 法

中国营销媒体影响力第一

微信号:lanhaiyingxiao

官方网站:yingxiaobingfa.com

.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