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蓝单车倒闭了?创始人:我辜负了各位,对不起!

小蓝单车倒闭了?创始人:我辜负了各位,对不起!
2017年11月17日 21:50 营销兵法

昨天傍晚,小蓝单车创始人李刚在36氪上终于发声了,一句迟来的“我辜负了各位,对不起”是对公众的一种回应。小蓝单车是否倒闭?他提到小蓝与拜客出行达成了战略合作,将由拜客出行全权代理小蓝单车未来的运营。

11月15日,有匿名小蓝单车员工在社交平台上发布消息称:小蓝单车今日宣布解散,拖欠的员工工资将继续拖欠到明年2月。随后,有媒体报道:小蓝单车公司总部人去楼空,拖欠供应款近2亿元。

小蓝单车已经解散?HR都开始甩卖办公家具了!

11月15日,有小蓝单车员工在某职场社交平台发布消息称,小蓝单车宣布解散,拖欠员工工资至2018年2月10日。

小蓝单车的悲戚现状

1.用户押金几乎退不出来

几个月来,微博等公共平台上充斥着大量关于小蓝押金难退的消息。有用户表示,退款申请已近40天仍未到账。但是,也有人爆料自己与小蓝内部员工沟通后,押金在几分钟后便退还到账了。有人发出质疑:退还99元押金还要“走后门”?

事实上,小蓝单车在今年3月曾推出半年特权卡,费用为199元,只要在有效期内6天有骑行记录且未退押金,180天后即可全额返现。但9月底,特权卡进入返现期时,用户却发现该卡突然强制升至全年特权卡,将用户提现时间推迟半年。

小蓝车微信公布的退款微信号也一直加不上。不少人想着“如果退不了押金,我就只能搬一辆小蓝车回家”。事实上,此前已有未收到退款的用户在网上出售小蓝单车来“抵债”,标价150元一辆。

2. 拖欠供应商达2亿元

创业邦报道,目前小蓝单车拖欠供应商款项高达2亿元,涉及70余家供应商,大部分供应商被拖欠款项在100万元左右,部分供应商被拖欠款项高达800万元。

11月3日网上流传着一组小蓝单车办公室被讨薪的图片。照片上,小蓝单车的某处办公室门外被挂上了“野兽骑行小蓝单车还我血汗钱”的横幅,门的一侧还堆积着数十辆的小蓝单车,办公室内满地的冥币,更有人在要账时开启直播。

3.拖欠员工工资

15日,有小蓝单车员工在某职场社交平台发布消息,称小蓝单车宣布解散,拖欠员工工资继续拖欠至2018年2月10日。此前,就有媒体爆料称小蓝单车今年9月份的员工工资,延迟发放了10天。

而对于拖欠工资的说法,公关人士目前默认属实。

据内部员工透露,小蓝单车已经解散了大部分员工了,可能会留一小部分产品技术,转到别的公司。而据Bianews报道,李刚的另一家公司,与小蓝单车一起办公的野兽骑行,除了高管外,其余员工全部遣散(劝退)。

4.办公室人去楼空

从目前曝出的现场照片看,小蓝单车位于北京市的总部内部已经人去楼空,办公室从过去的一层楼变成了创业空间里的一小块区域。目前只有数人在办公。

▲ 图片来自新浪科技

小蓝单车曾在望京东附近的一栋高档写字楼包下了一整层,租金不菲。据悉一名物业管理人员说:“这一整层都是他们的,一天2万,还欠了我们200多万。”

同时,小蓝单车HR昨天被曝开始在朋友圈卖办公家具。

5.高管团队出现分歧

此前,李刚却被爆出已经连续多日未在公司办公,有消息称其身在国外,内部沟通均是电话会议。多家媒体近日连续多日联系李刚但均未能如愿。

而早些日子,内部公关团队疑闹分歧;高层在盈利模式上的决策似乎也不统一;又有员工透露公司的高层都已经多日未在公司露面;有人在社交网络上发帖称,曾负责市场的副总裁胡某已于近日入职饿了么。

小蓝单车如今如此凄凉,但不能否认的是如它一贯标榜的“很好骑”。这也是李刚多次在公开场合强调的优势之一。“我们之所以做共享单车,就是因为现在市面上的车还不够好骑。”依然还有部分忠实用户在社交媒体上留言,对小蓝单车表示惋惜,并称“小蓝单车是骑过的所有共享单车中最好骑的一款”。

▲小蓝单车北京公司内部 每经记者 冯颖祎/摄

而在小蓝单车成都的办公区,一位现场工作人员表示,小蓝单车已于上周办理好退租手续,已经与之解除合作关系。

▲成都办公地点在装修 翟敏/摄

李刚到底做错了什么?

实际上,早在2017年年初时业内人士就纷纷表示,共享单车行业将迎来一次大洗牌。而此次“牺牲”的小蓝单车不过是其中一个。

在国内共享单车中,小蓝单车的打法非常特别。

ofo和摩拜虽侧重不同,成本控制都是重点。但小蓝单车从不在意成本。其批量车型不断尝试三级变速、无级调整+减震车座,甚至碳纤维车身、带导航的电子屏(后两个未能面世)。

这源于李刚的一个核心判断:“用户关心什么?车子好不好骑。市场关心什么?六个月后还能不能骑。”他预测,随着7、8月雨季到来,铁车架产品损毁率会变高,小蓝优势渐现。此外,他曾坚持小蓝“一定要死守一线城市”,只有核心战场才能证明价值。

不幸的是,8月迎来的并不是雨季和友商退败,而是共享单车《指导意见》颁布。其赋予大城市限量的权力,导致小玩家再无反超机会,钱只能用于升级、出海和转战二三线。

曾跻身第三的小蓝,不幸走了单车价值高、总体数量少的路线,且之前全力布局一线城市,却不能冲击摩拜和ofo(易观统计,其app启动数不足摩拜1/10),完全失去战略价值。

可以说,李刚的核心判断无一应验。他曾判断摩拜太重、ofo太劣质,但都不足以给友商致命一击。他也没意识到,共享单车一定会与其他出行环节,如共享电单、共享汽车、网约车短兵相接,而摩拜和ofo自去年9月滴滴入局就在准备。

小蓝之死,大概是理想化+产品思维的创业,面对运营思维+成熟模式+大战略的失败。

如今小蓝解散,李刚不再是那个“和徐小平谈笑风生”的梦想家了。

共享单车进入洗牌阶段!

从今年春天起,很多人应该和小编一样,在视线范围内,总能看到不断增加的共享单车,其颜色缤纷也让人惊讶其发展之快。

据有关部门的统计数据指出,截止到2017年7月,全国共有互联网租赁自行车运营企业将近70家,共享单车累计投放量逾1600万辆。事实上,共享单车实际投放数量可能远远高于统计数据,据调查,全国一二线城市共享单车的饱和数量是2000万辆左右,但上半年的增长已经突破这一数据。

共享单车从诞生之日起,便伴有许多令人诟病的地方,人们也日渐深受共享单车拥堵马路之苦。竞争激烈,共享单车企业的日子也不好过了,押金难退、倒闭等问题层出不穷。

曾经橙黄蓝作为共享单车领域的三巨头,占据市场的绝大份额。如今,蓝没了,让人不免唏嘘。共享单车在中国市场快速兴起,而今一地鸡毛。50天倒闭3家!无论是悟空单车、3Vbike、町町单车倒闭,还是酷骑单车、小蓝单车的押金风波,以及永安行低碳科技与哈罗单车合并,都意味着行业洗牌的加速。

吴晓波频道曾概括当前共享单车的三个梯队:

第一梯队:摩拜、ofo,占据了95%的市场份额,拼融资、拼技术、拼数据,甚至到海外搏杀。

第二梯队:以永安行、哈罗单车为例,在市场份额上不及两大巨头,但在部分三四线城市占比较高。

第三梯队:以酷骑单车、小蓝单车、小鸣单车为例,已经卷入到押金风波中。

另外,悟空单车、3Vbike、町町单车等因不堪资金压力已经黯然离场。

而押金问题背后反映出共享单车行业的大问题,经历了疯狂的融资和跑马圈地,开始慢慢进入“下半场”,大企业做得风生水起,小企业黯然倒闭。

如今,小蓝单车的故事还会重演吗?但这似乎并不是共享单车的结尾。如今北方的冬意越来越浓,共享单车又会如何渡过?

可市场就是这么的残酷!

 附李刚在36氪发表的声明:

来源:中国经济网、正和岛、21早新闻、每日经济新闻、新浪科技、创业邦、PingWest、新京报、吴晓波频道、36氪、等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