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建议浙商和苏商把日子过到一起

马云建议浙商和苏商把日子过到一起
2017年01月02日 11:20 九个头条网

岁末,浙商很忙。

12月29日,一群浙商大佬跑去隔壁出席江苏省浙江商会十周年大会。上个月,上海市浙江商会成立三十周年,黄浦江畔同样聚集了一众浙商。以往,逢整数周年,都是浙商论道经济的好日子。今年浙商们受邀到省外出席各种活动的频次明显跟往年不可同日而语。

2016民营资本投资江苏大会

江苏、上海,这两个地方浙商最爱跑。旁人眼里,江浙沪算是“青梅竹马”。后来快递发展起来了,这块地方也有了新名字——包邮区。从外面看,这三个地方都是免邮费的,但在里面,我们分得门儿清,其实个性大不一样。

在中国经济这个大家族里,浙商、苏商都以有头脑、善经营、敢打拼著称,浙江、江苏两地也都具备包容开放的胸襟。

不过,叫苏商的那个喜欢宅家,靠着自家优越的自然条件,他们大多“离土不离乡”,闷声耕耘自家土地;而在山多地少的浙江,自家条件没那么好,浙商打小就溜达出去自己谋生,也在外学会了抱团取暖,比如宁波帮、温州帮啥的,在外面遇到的都是亲人。

以上高论出自浙商总会会长马云,他在出席江苏省浙江商会十周年大会时把浙商和苏商作了一番比较。他还提到一句话,你们注意到了没有:浙江和江苏要“合体”,这两个地方合起来,就是“改革开放”四个字。

过去10年,60万浙商在江苏砸了一万亿元

马云说,江苏虽然“自顾自”,但擅长学习其他地方的优秀经验、吸引外资涌入,特别“开放”。浙江见多识广,善于创新也擅长改变,长势虽“奇葩”却也欣欣向荣,更能代表“改革”。

浙商总会会长马云出席江苏省浙江商会十周年大会

也正因为这两个小伙伴既有共性还有分别,很多人喜欢比较两者的优劣,但在马云看来,两人“合体”的必要远大于这样的相争——过去十年,60万浙商在江苏投资了一万亿,这个数字还远远不够。

江苏GDP排名全国第二,有太多优点值得浙商去探寻和挖掘,穿着一条纸尿裤长大的关系,曾经的小伙伴出落得大方,浙商当学会“近水楼台先得月”。

搁在以前,浙商这样到处跑,反倒是要被“封杀”的。省体改研究会副会长卓勇良老师曾在一篇文章中提到,当年,浙商率先在全国各地的传统产业领域投资,在不活跃的市场经济环境中,先以低价击溃对手,再用服务和产品等综合优势扩大规模。——这是浙商资本积累的场景,却也像一颗石子投进水里,现在来看是激活市场,当时却也有不少反对甚至“封杀”的声音。

好在,在当下市场经济条件下,浙商“出击”不再是拓荒,更是换位思考发展的角度,顺带一起躺在屋顶上数星星,跟小伙伴畅想一下未来。

一个商会开新年PARTY,为啥省委书记、省长都来了

江苏省浙江商会十周年大会——虽然只是个商会开会,到会的嘉宾都是重量级的——江苏省委书记李强会见部分与会嘉宾并出席大会,江苏省长石泰峰在大会上致辞。

马云作为浙商总会的会长亲自与会,备受瞩目。自带网红特质的浙商受邀跑到江苏来参加这个大会,实际上也是一方希望吸引投资项目,一方希望拓展市场空间。

那么问题来了,一个爱宅家,一个喜欢到处溜达,这日子,要怎么过到一起去?

本桂看到有文章分析说,这次邀请去江苏的浙商名单,基本上是做投资的。

这相当正常。马云也提到,相比江苏企业先重权力后重市场,浙商更倾向于把市场摆在第一位,注重贸易,从事投资、金融行业、房地产、互联网行业等格外多,但也懂得利用好政府政策。

过日子,两个人要是个性太相近,反而不好相处。江苏注重制造业,我们浙商注重现代服务业——一个会造,一个会卖,合在一起,可不就是新生产力嘛!

制造业发达的江苏省

日子要想过得好,过得长久,最重要的还是奔着同一个目标去。好在,两个人虽然各有侧重,但都希望继续壮大实体经济。既然世界都变成地球村,那么身处其中,经济领域的跨地域、跨空间可以在更大的空间内寻求优势互补、取长补短,合作发展,有更多蓄积动能的可能性。

日子还不都是这样,走一步再看下一步的?

把日子过到一起,好多苦痛得两个人一起分担

过日子也需要磨合。

马云今年的数次讲话中都提到技术革命,红旗法案(没听说过?拉到最下面有注解)的例子也讲了好多遍。为什么?在他看来,数据时代的发展阻力也在不断出现,而越是技术设施好的地方,越不愿意接受技术的变革,而基础条件差的地区,会更迫切地抓住机遇。

让英国汽车业很受伤的《 红旗法案 》

其实,他的意思就是,实体经济日子不好过,虚拟经济的日子也不好过,但技术更替的潮流不可逆。这跟江苏、浙江的关系一样,两者从不对立,也压根没必要放在对立面。换个角度说,好多苦痛,两个人一起分担,咬咬牙不就扛过去了吗?

马云说,他一直觉得,中国经济的转型阵痛,如果浙商挨得过,苏商挨得过,天下的商人也就都能看到希望。这既是褒奖,也是对两个领头羊寄予厚望。

过日子要立足实际,但也不能缺幻想,出门旅旅游,拓宽视野长长见识,多点儿可能性,感情才有进步的空间。

从当年的“封杀”到如今的“座上宾”,浙商外出发展“待遇”的转变,或许正是市场给出的最好回答。再者,谁能料定,制造业强的江苏搭配信息经济活力澎湃的浙江,苏商的沉稳搭配浙商果敢的变革胆魄,就不会激发一次化学反应,以“长江三角洲经济体”的面貌做一次脱虚入实的实践探索?

卓勇良在许多年前的那篇文章里写道,“在一个大国内部,给本国商人加上地域符号,也许只是初级市场经济的做法……”或许,当区域化的经济体渐趋成型,浙商、苏商这些地域符号也会逐渐淡化,保留下来的,仍有籍贯背后的那一份乡土情结,但融合的部分,会成为经济发展的广阔新天地。

来源:涌金楼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