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降71.1%!央妈变卦!楼市将是最差投资品吗?

爆降71.1%!央妈变卦!楼市将是最差投资品吗?
2017年02月05日 17:21 九个头条网

爆降71.1%!楼市一片惨淡 

据上海中原地产最新数据显示,1月27日到2月2日上海新建商品住宅成交949平方米,比猴年春节期间减少71.1%,是2011年以来成交量最低的。春节长假期间只有8个项目有交易记录,并且所有项目都只成交了1套。

其他热点城市的楼市同样一片惨淡:

南京市住宅认购量共31套,成交量为1套。认购量与去年春节假期的52套相比,下跌近四成。

苏州住宅认购量1月27日至1月30日为零;1月31日至2月2日稍有起色,成交住宅分别为7套、3套和2套。

无锡楼市春节连续6天零成交,整个长假未卖出1套商品住宅。

杭州市区新房销售量也是屈指可数,总共仅成交了6套,远远落后于猴年春节的32套。

送走猴年,迎来鸡年,没想到楼市从窜天猴到落汤鸡!

最新!15座热门城市房价地图,看看你家跌了没?

2017年1月新建商品住宅成交均价

城市

均价元/㎡

较上月涨幅

统计楼盘

深圳

66,306

↓0.28%

192个

上海

48,453

↑2.21%

572个

北京

48,147

↑7.73%

449个

厦门

30,365

↓2.51%

127个

广州

23,140

↑1.18%

527个

南京

22,170

↑0.65% 

340个

杭州

20,595

↑0.65%

585个

苏州

17,023

↑2.06%

540个

天津

16,936

↑1.48%

621个

福州

16,812

↑1.88%

182个

武汉

12,260

↑0.97%

550个

合肥

11,968

↑4.17%

263个

郑州

10,961

↑0.47%

344个

重庆

8,404

↑2.52%

646个

成都

8,301

↑0.46%

1001个

*数据来源:中国房价行情平台

房价涨幅全球第一的中国城市,如今每平方米降价4000元都卖不掉?

作为2016年楼市上涨最快的城市,合肥部分板块的楼市价格上涨超过一倍,这也一度让合肥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一时间投资客和改善型购房者,蜂拥的进入合肥,开始抢房,导致合肥楼市一度出现一房难求的局面。

然而现在:

业主投诉蜀山区房价暴跌16%

12月份,一些业主就在合肥市12345政府服务直通车上进行投诉。投诉者表示,蜀山区房价暴跌16%,下跌幅度是各区之最。而目前合肥二手房开启抛售模式,房价已经崩盘,政府却拿新房价格说保持稳定,我们业主表示极其愤怒,百姓资产大幅缩水。

政务某小区业主直降50万

政务区的二手房很坚挺,再加上房源稀缺,业主挂牌价都很有信心。但限购后,政务区二手房价格也出现下跌。

据政务区链家工作人员介绍,年前有些房东降价出售,但是不多,最高有总价降50万的。而最近成交的华润凯旋门小区一套房源,135㎡,总价300万,此外还送车位。

不堪房价下跌,业主求政府救市

滨湖区一直是投资客的集中区,但是楼市限购后,二手房价格开始下跌,这慌了不少业主。

某业主表示:滨湖二手房从11月开始就一直跌,进入12月跌幅更加扩大,某些楼盘的二手房每平降价4000元都无人问津,我们知道滨湖炒房客多,但像我们这些高位接盘的改善性刚需也非常多,面对二手房价一路狂跌,我们倍感担忧和愤怒,照这样下去,若明年政策还不放松,我家房子价值岂不腰斩?大家都不买房了,出租房源哪里找?房屋租金肯定会大幅上涨。我们是改善性刚需,不是炒房客,我们不能接受房价非正常大幅下跌,请政府给我们一个说法。

真相是……

根据二手房东的投诉来看,合肥的房价好像出现了下跌,但是事实情况并非如此。

据每日经济新闻了解到,这两天传出的合肥房价出现暴跌的现象,仅仅是部分二手房房东降价挂牌导致,并不能代表合肥楼市的整体现状,特别是新房价格并未出现大幅下跌。

合肥本地媒体《安徽商报》的报道显示,1月合肥市区和三县共有14家楼盘价格出现变动,其中2家价格上涨,8家价格下跌,4家新盘首开。在价格下跌的楼盘中,蜀山区有2家楼盘价格下跌,一个是长江西路沿线某楼盘,降价0.78元/平方米,另一个是南二环边某楼盘降价250元/平方米;新站区两楼盘降价均未超过0.5元/平方米;高新区某楼盘降价0.21元/平方米。

对此,合肥房房地产资深人士张斌对记者说:

部分二手房房东挂牌价格,不能代表合肥楼市整体局面,所谓合肥楼市价格出现暴跌的说法,更多的是那些二手房投资客急于套现,营造出的一个假象。

虽然价格下跌为假象,但是合肥楼市的成交量确实出现了大幅下滑的局面。

地产凛冬将至。。。

央妈今日变卦,紧日子注定要来!楼市颤抖!

今日(2月4日),央行发布公告称:随着现金逐渐回笼,目前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处于较高水平。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基本稳定,2月4日暂不开展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

而就在昨天(2月3日),春节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央行才狠狠的逆回购了一把:进行200亿7天、100亿14天和200亿28天期逆回购,中标利率分别为2.35%、2.5%和2.65%,较上期上调10个基点。

央行今日突然变卦跟昨日A股开年大跌脱不了干系!

2月3日是A股的鸡年首个交易日,权重股表现萎靡拖累大盘,沪指最终小幅收跌0.6%结束一天交易,收报3140.17点,遭遇新年开门黑,再度失守5日均线,回踩20日均线。两市合计成交2401亿元,沪市1080亿元的成交量更是刷新了去年年初熔断以来的逾一年新低。行业板块多数收跌,保险、有色、煤炭等权重板块领跌。

央行今日赶紧变卦,兴许是想给股市一个喘息的机会。但是就近一年逆回购的频率来看,利率上调,货币收紧仍然是长期不变的主题。

今日公开市场操作利率顺应节前MLF操作利率变化相应上调,进一步明确了货币政策中性偏紧的态度,以引导货币信贷合理增长和短期杠杆进一步回落。

这是对房市的精准打击。

央行确认货币市场加息的结果,其实意味着房贷利率存在着大幅上调的风险,目前5年期以上贷款基准利率为4.9%,这意味着按照5.5%的合理水平,所有的折扣房贷将全部绝迹,否则银行不如去买债。

而16年房地产市场的异常繁荣,本来就没有人口结构的支撑,全靠天量的房贷支撑,如果未来房贷利率持续上行,叠加政府对部分一二线城市投机购房限购限贷的铺开,地产销量或将持续下行,而地产市场的严冬或将到来。

拿上海为例,当地房价主要经历了以下阶段:2015年下半年中涨,2016年前10个月大涨,2016年11月止涨,12月首次微跌。

易居研究院副院长杨红旭分析认为,近期政府只管制新房定价,而不干预二手房交易。据此,基本上可能判定,本轮短周期,上海房价涨到头了,2017年将以下跌为主基调,部分时段盘整。

房市大杀器来了

经济评论人黄生进一步解释,这是历史性时刻,房市大杀器来了。因为无论是逆回购,还是SLF、MLF都是央行投放的基础货币,而基础货币的利率提高,商业银行贷款的普通货币利率不可能不提高。

评论人齐俊杰也认为,现在再想去贷款买房,肯定难上加难,一方面限购限贷,另一方面银行也没钱做这么长期的贷款,所以这种加息,变相指引着银行放弃流动性差利润低的贷款,目测过不了多久,银行的房贷优惠会继续上调,甚至不给优惠了。

中国接二连三开始加息,这对中国房地产是巨大的冲击,因为进入加息大通道,对于房地产泡沫的抑制是巨大的,如果说2016年对于房地产是疯狂上涨的一年,也许2017年是开始下沉的一年,尤其是三四线城市一些被爆炒的房产,冰山破裂的声音正在传来!

2017年,楼市将是最差投资品

我们正处在一轮加息周期之中,这个过程是循序渐进的:自2016年229降准之后,央行再没有明显的宽松措施,更多地通过公开市场操作补充流动性,从宽松转向中性;半年之后,2016年8月底,重启14天逆回购,随后又重启28天逆回购,加大MLF操作力度,锁短放长,拉长期限,提高资金成本,相当于隐性加息,标志着货币政策从中性转向偏紧;2017年1月央行正式上调MLF半年和一年期利率,标志着加息从隐性转向显性;2月3日,央行再次对逆回购和SLF利率上调,标志着短端和长端利率已经全面上调,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2016年8月中旬的2.64%低点上升到目前的3.42%,加息信号进一步明确,至此央行已经事实上加息。

未来的加息路径是什么?目前主要是调整公开市场操作利率、期限和数量,未来会升级到调整存贷款利率和准备金率吗?由于当前的政策目标是防风险和去杠杆而不是抑制经济过热和通胀,指向房地产市场、债券市场、新兴保险等金融领域的资金“脱实向虚”“以钱炒钱”以及不合理的加杠杆行为,而不是基建投资、制造业投资、消费、出口等实体经济领域,而且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着力振兴实体经济”,促进资金“脱虚入实”。

从加息持续的时间来看,过去的流动性松紧周期表明,一般至少持续一年到一年半,如果从2016年8月算起,将至少持续到2017年中。

加息对债市的影响最直接,但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可能最大,将进一步加大2-3季度经济二次探底和通胀回调的可能。在加息周期下,高杠杆和利率敏感性部门将受到较大冲击,在加息周期下,我们对大类资产的排序是:黄金>股市中的涨价和改革受益板块>供给出清的商品>债券>房地产链上的周期品>房地产。

房价会暴跌吗

楼市已进入索罗斯第五阶段?

索罗斯总结了一个暴涨暴跌模型,一般分为八个步骤,第一步并不会有明显趋势产生,而第二步就是加速区,大家开始注意了趋势变化。并开始产生流行偏见,来增强这个趋势,第三部是考验期,价格开始回调,如果偏见和趋势顺利度过这个时期,还能继续向上,那么就会变得格外强劲,价格将远远的偏离均衡状态。那么这就进入了第四个时期,而这个时期一般的基本面分析无法解释价格现象,需要大家找出很多新的特殊性的理由。来解释价格。之后就是真实回归期,也是第五个部分,之前画的饼破灭了,价格无法支撑。开始真实的价格下跌,然后是第六部分朦胧期,大家还在参与其中,并觉得这里就是价格的右肩位置,并默默念诵口诀,千金难买牛回头,大量进场准备抄底。第七部分就是临界点,此时趋势开始掉头向下了。偏见看是呈现翻转,预期180度变化,原来的侠之大者为国接盘,变成了暴跌股灾的心惊胆战,最后就是第八部分,两个字叫做崩盘。也是下跌的加速期。在整个过程中,上涨和下跌是不对称的,往往是匀速上涨,然后上涨加速,高位震荡,价格回调,最后才崩盘,下跌期比上涨期来的陡峭的多的多,所以大家可以自行脑补,自行对照。

那么我们把房子套在这里面,给大家看看,是不是非常吻合呢?2005年之前是第一阶段,大家不知道趋势,甚至很多人都觉得房子为什么还要买?第二阶段是05年-07年,房价上涨,第一波,大家开始关注了房价要上涨,而且当时已经喊出了高房价的社会问题,比如当时最火的电视剧和小说蜗居,就是2006年之前的故事。现在返回头看,不敢想象那个时候竟然也要喊房价高。第三波考验期出现在2008年,全国真的开始收到了金融危机的影响,房价下跌,深圳出现了断供。但很快四万亿拉起了房价,房价度过考验期,进入自反阶段。第四个时期就是各种调控,各种看多,北上深永远涨已经成为了一种思想深入人心。无论用什么估值方法来比较,房价都已经贵的离谱,但这时候大家普遍愿意相信,中国土地制度的特殊性,是房价的背后推动力。这个特殊性不解决,房价不会跌。第五个阶段2014年出现过一次,杭州温州的房价开始下跌,后来政策救市,让房地产的8个阶段循环,从第五阶段,退回到了第三阶段的考验期。等于现在的房地产经过了多重考验期,然后在2016年度过了那个最危险的加速期,2017年会不会是第五阶段呢?目前还并不清楚,但按照索罗斯的模型,唯一肯定的是,既然房地产走出了暴涨行情,那么暴跌一定来的比暴涨更加惨烈。这种偏见形成的市场价格,最终的结局必然是大多数人赔钱,进而形成财富的再分配。

至于房价的调控,也就是宏观经济的管理,在索罗斯的理论中也是有自反阶段的,也就是说房价调控通常的意图是防止房价暴涨暴跌,但往往政策滞后于价格的暴涨,当政策进行调整的时候,往往市场就已经进入了自反阶段,而价格的不断强劲,反而刺激着政策的不断加码,最后政策的层层施压反而刺破了泡沫形成了暴涨之后的暴跌。这个模型在中国股市上屡屡应验,在煤炭、钢铁、钢贸甚至造船的行业上也是都被检验过的,现在正在进行中的就是楼市。而且已经进入了第四阶段,第五阶段的拐头期何时到来让我们拭目以待。不过悲催的一点事,往往朦胧期是发现不了拐头期的,而真正能够发现拐头期,往往行情已经进入了第七部分,也就是突破了预期翻转的临界点。

房价暴跌,会救市吗?

结果导向看,不管这事赖谁,会不会有人救,都一定会是多输的结果。

首先,从业主角度,根本会陷入一个流动性陷阱,之前我们就说过了,房子卖不掉,钱再也拿不回来了。如果房价预期一跌,那么就全都砸在手里了。当然你还可以要求救市,即使人家真的救市了,房价又涨了起来,你会卖吗?你不会的,不但不会卖,甚至还会加钱再买个更大的。之前给了你很多卖房的机会,但大部分人都不会选在卖房,而是不断的买!因为房价还在涨,卖早了就亏了。但任何东西都不会涨到天上去,想赚最后一个铜板,最后的结果就是赔了几代人的积蓄,所以这个悲惨的命运已经注定了,有没有人救市,结果都是一样的。那就是买进去房子的钱,对大多数人来说,都再也拿不回来了。

其次,从政府角度看,也并不好,虽然房子卖了,土地卖了,钱收回来了,但变成了一次性的买卖,房价预期一改变,土地也就别想再卖了,所以不用业主说,政府也会拼命的维持房地产的稳定,有的朋友说的对,政府不会让房价跌的,任何国家的政府都不会让房价大跌。但问题是不让跌就不跌了吗?如果房价始终保持在一个低水平,那么确实可以维持住,但如果涨幅过快,很难说用人力能够改变经济规律。或者说,正是因为不断呵护这样的市场,不断的救市,才放任了房价越来越高,不断的往上垒大坝,本意是防止水患,但不疏导只封堵,最后就让大坝越来越高,水的冲击力也越来越大。现在还能封的住,但问题是你不可能把大坝垒到天上去。所以他也怕,一旦房价下跌,房子卖不掉,开发贷违约,政府卖地没有收入了,地方债的利息都还不起了,会形成大量的坏账,整个金融系统就会麻烦不断。

第三,吃瓜群众,也未必好到哪去,金融系统出问题,会引发连锁反应,首先一条就是银行抽贷,市场资金链会相当紧张,企业借款会被误伤,大量企业可能拿不到贷款而倒闭。因为房地产上涨,会造成百业萧条,因为房地产下跌,会更让产业经济备受打击。企业倒了,失业也就大量产生。有人说的没错,你现在买不起房,以后一定也买不起房。美国电影大空头,最后那段,虽然那几个人做空房地产发了财,但结果却是几千万人失业为代价。他们感到很惭愧,当然这也不赖他们,没有他们做空,美国一样还是会走到次贷那一天。

所以,这是一个没有赢家的结局,虽然我知道这个结局一定会来到,但在内心还是会恐惧,不希望这天到来,我宁愿希望,收起大家的贪婪,维持现状几年再说,用时间消化纵向的泡沫,但2016年的暴涨,那种贪婪淋漓的释放,让房价似乎已经没有退路。随着房价涨幅越大,这个结局就会越惨烈。而政府救不救的讨论其实意义不大,因为他一定会救,但不可能永远救下去,救的次数越多,后面的杀伤力也就越强,问题也就越严重。所以自己能做的就是尽量远离爆炸的中心,走的越远伤害越小。

综合自中金在线cnfol-com、每日经济新闻(ID:nbdnews)、凤凰财经(finance_ifeng)、齐俊杰看财经(ID:qijunjie82)齐俊杰、德科地产频道(ID:dekedichan)网络等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