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跌20%!这两个地方的楼市出事了

暴跌20%!这两个地方的楼市出事了
2016年08月25日 14:06 九个头条网

温哥华的房价在过去28天内下跌了20.7%!在过去三个月跌幅更是达到惊人的24.5%!2015年6月~2016年6月,温哥华以36.4%的年涨幅称霸全球,成为房价上涨最快的城市,而现在才短短十天,温哥华楼市就从天堂被打回到了地狱!

温哥华房价雪崩!

房地产市场上的物极必反其实并不少见,这一次轮到了加拿大的移民城市温哥华。

英国房地产服务机构莱坊(Knight Frank)日前发布的全球豪宅指数显示,2015年6月~2016年6月,温哥华以36.4%的年涨幅称霸全球,成为房价上涨最快的城市。之后分别是上海(22.5%)、开普敦(16.1%)、多伦多(12.6%),墨尔本(11%)和悉尼(10.2%)。

转折点发生在今年7月25日,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下称“BC省”)宣布,8月2日起对购买大温哥华地区(包含温哥华在内的都会区)住宅房屋的外国买家额外征收15%的物业转让税。

当时,很多分析倾向于“外国投资人所占比例较小,对本地市场销售和房价不会产生太大影响”。

而事实的情况是,仅仅十天,温哥华楼市就从天堂被打回到了地狱!

我们先给一组数字,大家来感受一下...

从8月1日到14日,西温哥华地区只有3套房屋出售,去年同期是52套,同比跌幅高达惊人的94%。除了西温哥华,列治文地区销售暴跌96%,北本拿比地区跌幅为95%。

可以坦率的说,这半个月整个温哥华就没人买房子了!

根据(MLS)的数据显示,温哥华楼市正在经历一场大调整,房价和销售量齐齐下挫。

现在,无论是之前看好市场的地产经纪,还是房产局的大佬们都已经不得不承认,这个市场只能用“雪崩”来形容了!

深圳楼市也出事了!

8月22日,深圳龙华片区两个新盘发售,折后最低价分别为5.3万和5.4万每平方米,面积较大、位置较好的户型单价也不过6万元出头。此前,龙华地区的新盘均价一度达到7万元。而在这两个盘附近,是今年6月新拍出的上塘地王,可售部分楼面价超过6万。所以,深圳当地媒体惊呼:房价跌了两个跌停板!

仅仅几天前,上海静安区中兴社区刚刚拍出了每平米14.3万元的可售楼面价;一向被当做弱二线城市的郑州,其龙湖副CBD则拍出了3.69万元的楼面价,直接把广州抛在了身后。

一周之内,楼市的暴冷暴热同时展现,让人一会儿飘飘欲仙,一会儿如堕地狱。

到底应该怎样看当前楼市呢?

先说温哥华。

温哥华是华人置业的境外热点城市,这类城市还包括纽约、洛杉矶、旧金山、芝加哥、伦敦、悉尼、墨尔本、香港之类。华人境外置业的主要动机,是为了回避人民币贬值风险。

由于华人喜欢扎堆,所以最近几年上述热点城市大多出现了房价飙升现象。香港率先出手调控,出台了所谓的“双辣招”,让楼市连跌了两年。此次温哥华的调控手法,跟香港极为类似。说白了,就是对外来购房者加以重税。

在香港和温哥华对外来购房者“政策歧视”的时候,我们的北上深等中心城市虽然对非本地户籍内地居民实施了限购,但对于境外购房者是接近于完全开放的,每个人可以几乎不受限制的购买一套住宅。

香港、温哥华采取的极端措施,带来了房价的大幅下跌。可见,想抑制房价政府是有足够手段的。同时,也告诉我们:当你离开中国内地这个全球独特的市场,到境外寻找保值增值机会的时候,房子未必是最佳的选择。尤其是美日欧,土地市场不是政府垄断的,政府也不太依靠房地产发展经济,再加上发达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城镇化,所以楼市的机会和风险是同时存在的。

据报道,在加拿大和澳大利亚,都有开征空置税和公开海外购房者资料的动议,如果再实施这类辣招,中国炒房团可能被薅羊毛。

再看看深圳出现的新情况。

给龙华房价带来两个跌停板的新盘,都距离地铁站不远,位置在深圳至少算过得去。售价如此之低,的确让人吃惊。或许,开发商有财务上的压力,需要尽快套现。

但整体而言,开发商显然对未来中国楼市的前景出现了重大分歧。融信为代表的闽系开发商非常激进,他们相信中国“印钞票的时代”仍将持续下去。有的开发商就没有那么乐观,比如此次选择低价快销的鸿荣源等。

那么中国楼市将走向何方?知名财经评论员刘晓博认为,由于过去一段时间热点城市房价都出现了较大涨幅,希望这些城市房价在3年左右的时间里再次翻倍,是不太现实的。

从管理层的角度,也应该“挥泪斩马谡”。刘晓博曾在一篇文章里提出,至少让今年诞生的一半地王亏钱,中国的实体经济才有希望。如果这些地王如期开发、上市,都实现了盈利,那么中国的资产泡沫将是非常令人担心的,最终必然导致人民币汇率的剧烈波动。

对于购房者,刘晓博的建议如下:

如果你生活在人口流失或者增长缓慢的中小城市,如果是刚需,观察几个月再动手不迟;如果是投资购房,还是免了吧。中国房地产真正值得长期投资的城市,越来越少了。

如果你在热点城市,刚需还是要早动手。如果是投资需求,先等等看吧,至少观察3个月再说。至于职业炒房者,冬眠的时候可能快到了,先把杠杆降下来把。

到底谁绑架了中国房价?

来源:财爷分享(leader-share)

作者:财爷

加拿大房价可以大跌20%,中国房价为何使用千奇百怪的调控措施,却调不下来?

近日,加拿大房价大跌的事情,惊呆了中国的小伙伴。人家房价下跌,虽然跟我们没半毛关系,但确实也揭露了一个事实,就是政府的调控,是完全可以让房价下跌的,关键看你是真心调控还是假调控。

显然,加拿大政府的调控是下决心的,而且是有针对性和有效果的。7 月底,加拿大 BC 省决定对海外买家征收 15% 的额外房产税,此消息一出,温哥华楼市可谓用崩塌来形容。

8 月新规生效后,温哥华楼市骤冷,房价大跌20%,成交量急剧下滑,海外投资者选择放弃购房,而不是缴纳税款,更糟糕的是,不受新政影响的当地居民因为预期房价走低也选择观望,甚至撤回购房合同。

当地的报道称,尽管 8 月是楼市淡季,但相较去年同期来说,楼市销量可以用 " 雪崩 " 来形容。房地产经纪商 Brent Eilers 通过 MLS 数据统计,从 8 月 1 日到 14 日,西温哥华地区只有 3 套房屋出售,去年同期是 52 套,同比跌幅高达 94%。

除了西温哥华,列治文地区销售暴跌 96%,北本拿比地区跌幅为 95%,西区、高貴林市均遭到打击。平均来看,8 月前两周大温哥华地区楼市销量跌了 85%。

这些买房者中,无疑中国人的占比最大。早在温哥华征收房产税之前,国内外媒体曾多次报道中国人在温哥华的“买买买”行为,更有新闻标题称“中国人买下了整个温哥华”。

此次征收房地产税,降低了中国人的购买欲望和热情,也给当地的房产市场带来沉重打击。

中国网友惊呼:原来要让房价降下来这么容易的,长见识了!

也有网友开玩笑说,中国经济学家着急了,说中国房价不能跌,一跌中国经济就蹦了,中国经济不行了,整个世界的经济都不行了。所以中国房价不能跌。

尽管是一句玩笑话,但说明在中国,不是房价降不了,而是有太多的既得利益集团,有太多的人不想让它降下来。特别是以官员阶层和有多套房子的人,都指望房价不断上涨,一是来维持地方政府的卖地收入,二是来维持自己的资产价格和名义财富。

就在大家讨论加拿大温哥华的房价大跌的时候,上海却接连曝出了地王。

8月17日上午,上海静安中兴社区两个地块正式出让,起拍价46亿元,吸引了18家房企及联合体前来竞价。最终由融信中国以总价110.1亿元竞得,溢价率139%,成交楼面价10万元/平方米,可售部分实际楼面价14万5/平方米。

看到这样的新闻,简直让人目瞪口呆:上海的楼面价已经涨到了14.5万,这尼玛是不是有点太疯狂了?尽管这块地位置不错,距离陆家嘴也就3公里,到外滩2公里,但位置核心,也不能这么高价格吧,莫非这上海房价真要涨到30万一平米不成?届时一套上海的房子要卖到3000万!

融信中国今年3月开始进军上海,一共拿了13块地总价超过345亿。它拿地花的钱,比他卖出去的房子拿进来的钱都多,显然这是一个入不敷出的局面。这其实已经超出了一个企业健康的财务范畴,毫无疑问,融信就是在赌——赌上海房价继续涨,而且大幅的涨。

为什么赌性这么大?因为他不赌下去,就得退出上海,相对于土地供给严重过剩的二三线城市来说,赌一线城市,胜算的概率似乎还要大些,尽管现在已经穷途末路。

一个到处借钱的地产公司,押上了所有的资金拼死一搏,赢了就自己赚大钱,输了就破产,把烂账甩给银行,这就是他们的考虑。所以,这种金融风险真的巨大无比!银行可以不给它贷款,但我们看到融信中国的融资渠道,包括在二级市场发债,包括通过诺亚财富去卖私募基金,换句话说间接融资虽然风险可以控制,但直接融资的风险其实已经相当大。最后银行不赔钱,但老百姓的钱必然血本无归。

其实中国的房价问题症结很明显,地方政府方面,并不真想调控,还是希望托住房价,以便地价卖个好价格;开发商方面,其实钱也没那么多,只不过没有其他投资途径,只能通过不断借钱拿地,捆绑银行,等待房价上涨以获取暴利;金融政策方面,因为实行外汇管制和资本管制,国内资本很难出去,导致你没有别的选择,有钱也只能在国内等着被稀释,而不能走出国门做其他投资和对冲。

但是,任何泡沫都是要破灭的,击鼓传花的游戏能一直玩下去吗?什么时候会是一个尽头?某些利益集团的绑架,最终要让所有人来承担责任?

21财闻汇综合自:第一财经资讯(yicainews)、财爷分享(leader-share)、天天说钱(liuxb0929)等报道

转自:21财闻汇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