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告急,高层14份文件重振中国经济!

行业告急,高层14份文件重振中国经济!
2016年09月02日 10:30 九个头条网

不久前,《华盛顿邮报》曾刊文,唱衰中国出口导向型制造业,一石激起千层浪。

而今G20峰会召开在即,在世界经济低迷、全球贸易增速创30年来最低的背景下,各方都期待这次峰会能为世界经济提供新的增长动力,同时也都在关注中国经济能否为世界经济复苏带来曙光。

来源 | 正和岛(ID:zhenghedao)

编辑 | 张达雄

目前,中国各行各业的发展状况的确“喜忧参半”

01 外媒唱衰 中国出口导向型制造业或消亡

《华盛顿邮报》就曾刊文,指出“中国正在加速出口导向型制造业企业的消亡。”

文中指出,经过三十年的快速发展,中国制造业引擎停滞不前,随着劳动力成本上涨,工人不满,环境破坏以及知识产权侵权,中国不再是西方企业的理想投资圣地。而且由于技术消除了劳动力成本优势,企业家们正寻找方式把高价值的制造业移回美国和欧洲。

中国制造业的优势源于大量补助,廉价劳动力和宽松的管制,仅广东一省,就将花费1500亿美元配置工业机器人和创立两个高级自动化中心。但对于科学技术,如机器人和3D打印机,美国的机器人和中国的机器人一样努力,所以从经济上来说,美国企业没有理由把原材料和电子器件让中国的机器人组装成成品。

文中还表明,实际上,大部分中国的机器人也不是中国制造的,75%的机器人都购自外国企业,并且核心部件严重依赖日本。分析指出,目前中国有107家生产机器人的企业,但是大部分都质量低下,安全性和设计水准不高,预计能够生存下去的企业不到一半。

更糟糕的是,先进制造需要管理和沟通技巧到位以及有能力处理复杂信息化的工厂,而专门性人才的稀缺可能是中国想进入高端制造业的致命伤。

02 银行陷裁员潮 面临转型与突围

去年,以汇丰、渣打为代表的外资行曾传出大量裁员消息。如今,减员的情况开始向中资银行侵袭。根据2016年银行半年报披露的信息,工农中建四大行员工均出现大量减少,截至6月30日,中国银行员工总数较去年末减少6881人,农业银行减少4023人,工商银行减少7635人,建设银行减少6721人,招商银行减少7768人。

银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跟随时代脚步不断发展创新。过去一年,新的政策不断出台:债转股正在酝酿实施;民营银行设立进入常态化发展;金融业纳入“营改增”试点。在当前形势下,银行转型不可逆转,如何平衡业务增长和结构转型,如何在转型中把控存在的风险,则有待进一步探讨。

而在经济增速下行的大背景下,银行业发展也面临着更多的挑战。银行资产质量下行压力仍然较大,不良贷款大量吞噬盈利的局面将进一步持续,曾经作为银行最大收入来源的息差空间也愈来愈窄,这些都成为了银行业发展的难点与痛点。从目前情况看,中国银行业不良资产反弹、经营压力持续加大,而且还会经历一个较长的时间。

03 房地产轮回 三四线去库存 一二线加码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因城施策化解房地产库存,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在最近的2年里,楼市调控经历了一个从放松到收紧的轮回。

自2010年开始实施限购政策后,全国共有46个城市实施了楼市限购政策,涵盖了四大直辖市、五大计划单列市、大部分省会城市以及苏州、无锡、佛山、金华等沿海地区发达的二三线城市。

但2014年,楼市下行带来的库存压力高企、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下降、土地出让金减少,进而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由此限购政策也开始土崩瓦解。2014年年中之后,二线城市纷纷取消限购政策,紧随其后的是楼市信贷新政、救市新政的纷纷出台。尤其是2015年3月30日,中央就房地产政策接二连三放出“大招”,为房地产市场回暖助力,而在房地产市场库存高企、投资持续下滑的形势下,从中央到地方,去库存新政陆续出台。

就在三四线城市库存高企、大力去库存的同时,不仅北京、上海、深圳这些一线城市,包括南京、苏州、合肥和厦门这些热点二线城市的楼市也急速升温。到今年3月,上海和深圳的楼市政策纷纷加码,大量的资金转战二线热点城市和环一线城市地区,地王频出,不少城市进入“全民炒房”时代。

目前,各地纷纷实行收紧政策,但收紧政策大部分较为“温和”,并未从根本上抑制投资投机性需求,未起到防止楼市过热与房价过快上涨的作用。目前这些热点城市地价依然一路走高,房价上涨的压力仍然很大。因此在三四线城市去库存的同时,一二线城市政策将继续加码。

  

习近平:当前经济运行基本平稳,符合预期和中央对经济形势的判断。

7月8日,习近平在京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就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听取专家学者意见和建议,并对当前经济形势做出了判断。

做出这样的判断当然是有根有据的。习近平指出主要有三点:经济基本面和社会大局基本稳定,金融市场运行总体平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新的进展。

这些都不乏数据和事实支撑。我国上半年GDP增速6.7%,好于预期,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73.4%。物价依然保持一个相对较低的增长态势,整体平稳;就业形势也并没有出现大的起伏;新经济、新业态蓬勃发展。

在此基础上,习近平展望中国经济前景,提出四个“没有变”:

1、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

2、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余地大的基本特征没有变,

3、经济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变,

4、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

“坚定信心、增强定力”,习近平在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上提出的八字要求,无疑是国民面对唱衰中国经济论的最好回应。

中国经济在高速发展中的确出现了一些问题,但中国经济的问题并非多到难以应对,更谈不上解决不了。这一点,从前面习总书记对中国经济基本面的宏观判断不难明白。

▌应对:冷静应对中国经济存在的问题

事实上,中央对中国经济的成绩和问题看得很清楚。

今年4月习近平在安徽调研时强调,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对我国经济发展思路和工作着力点的重大部署。

具体怎么做?

习近平指出,各地要结合自身实际,认真贯彻新的发展理念,围绕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优化现有生产要素配置和组合、增强经济内生增长动力,优化现有供给结构、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培育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提供新产品新服务。

保持经济平稳发展还有哪些招?今年以来,习近平在不同场合的讲话中透露了不少。

一是坚持创新驱动发展。今年1月,习近平在重庆考察时指出,创新作为企业发展和市场制胜的关键,核心技术不是别人赐予的,不能只是跟着别人走,而必须自强奋斗、敢于突破。习近平希望科技型企业及时跟踪世界前沿动态,加强技术研发与合作,不断攻克高精尖难题,形成能随时掌握主动权的技术优势,并把技术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效益优势,多为行业争光、为国家争光。

二是实施组合政策,引导发展预期。在7月25日的党外人士座谈会上,习近平提出,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要通过实施组合政策,引导发展预期,加快结构性改革步伐,努力保持经济平稳发展态势。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快财税体制改革,落实各项减税降费政策,引导社会资金更多投向实体经济。

三是国企改革发力。7月4日,全国国有企业改革座谈会在京召开,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提出要坚定不移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使国有企业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发挥带动作用。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对国有企业改革的组织领导,尽快在国有企业改革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成效。

正确看清中国经济当下的形势,冷静应对中国经济存在的问题,积极出招保持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

而当前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施工高峰期,按照时间表路线图推进改革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8月30日上午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七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习近平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施工高峰期,是落实改革任务的攻坚期,抓谋划、抓统筹、抓落实的任务依然艰巨繁重。

要按照既定的时间表、路线图,更加注重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更加有针对性解决各领域各层面各环节的矛盾和问题,强化基础支撑,注重系统集成,完善工作机制,严格督察落实,不断提高改革精准化、精细化水平,坚定不移把全面深化改革推向前进。

会议审议通过了14份文件:

《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

《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

《关于创新政府配置资源方式的指导意见》

《关于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见》

《关于进一步推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经验的若干意见》

《脱贫攻坚责任制实施办法》

《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

《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编制实施办法》

《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

《关于在部分省份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试点的报告》

《关于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

《关于公共文化设施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的实施意见》

《关于清理规范改革试点情况的报告》

《关于全面深化改革重要举措出台和落实情况的评估报告》

资料来源

外媒:中国的制造业正在落寞消亡(百度百家 陈博文)

习近平强势回应唱衰中国论;深改组“一口气”通过14个文件(人民日报客户端)

银行业面临转型与突围(中国商界)

银行裁员潮真的来了!四大行半年裁超2.5万人(华尔街见闻)

楼市政策轮回:三四线去库存 一二线加码(第一财经日报)

二三线城市房地产投资加码 库存面临再次上升可能(二十一世纪经济报)等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