抠门老板哭诉:企业成本高,是因为给你的工资太高!

抠门老板哭诉:企业成本高,是因为给你的工资太高!
2016年09月09日 14:05 九个头条网

实体经济越来越弱势的环境下,企业老板的收益越来越少,但运营成本却居高不下。有不少的企业老板抱怨说,用人成本占了大头。

若是按劳动报酬占国民总收入比例来看并不算高。事实上,企业的较高运营成本,主要是公积金上涨过快、税费过高、生产率低下等因素有关,与工资涨幅关系不大。盲目“降工资”达不到“降成本”的目标。

日前,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发布了一项研究成果——《中国劳动力成本问题研究》,指出:尽管劳动力成本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高,但工资的持续提升是合理的,企业政策要提高经营效率而非降低劳动报酬。

实际上,随着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企业各项成本的急剧攀升,触发了当下劳动力成本是否过高的话题。引起了劳动者、企业家和政府三方面的高度关注,以至于中国劳动力成本过高将拖累经济增长的观点成为舆论争议的焦点。

现在,很多人力资源专家认为,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广大中小企业投资增速骤降,主要是回报率快速下滑,这与我国劳动力成本快速提高有关,并主张要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就要率先压低职工工资。

而笔者认为,我们不能把成本和工资混为一谈,认为降低企业成本,首先要压低工资。而且企业盲目降低工资是很危险的,这不仅影响到居民收入增长、进一步恶化收入分配差距并带来宏观经济的失衡,也会给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带来负面影响。那么中国的劳动力成本究竟高不高呢?

首先,企业税赋过高才是造成企业成本上升的主要原因。由于政府所得过高,挤压了企业所得,使企业有一种劳动力过高的错觉。我觉得,企业税费过高才是导致企业负担过大的重要原因。2015年各种税收和行政性收费占企业总成本的比例高达15.1%以上。当前,企业所有成本中的第二大支出是税费,因此未来仍有很大的降税和减费的空间。

再者,在企业的劳动力成本中,增长最快的是住房公积金和企业为职工缴纳的住房租金,2014年和2015年增速分别达到19%和10.1%,均为所有劳动力成本分项中增速最快的。可以说,强制执行的住房公积金制度,使得企业不得不支付高额的住房公积金费用,从而给企业带来沉重的成本压力。

同时,根据企业调研数据,企业缴纳的住房公积金主要在垄断行业和高收入者中,低收入行业和普通职工却几乎不可能获得,由此带来进一步的分配不公。现在对于普通收入人群来说,公积金基本上是“有聊胜于无”。笔者建议,政府应逐步降低民企的征缴比例,并更多的开通公积金使用途径(比如可支付房租),以更好的惠及广大中低收入群体。

再次,我国劳动报酬增长是补偿性的。虽然近年来劳动报酬的增长略超过经济增速,但从较长时期来看,近年来工资增长不足以弥补居民过去应得的劳动报酬。在过去的37年间,人均GDP增长20倍,而城乡居民收入却只增加了约13倍。

此外,2000年后我国劳动报酬占国民总收入的比重总体呈下降趋势。近两年虽有所回升,但还未触及2000年时的水平,而且距本世纪高点2002年的53.9%还有较长距离。所以说,近年来居民的劳动报酬的快速增长是相对的、短期的和补偿性的,还没有达到改变劳动报酬长期偏低的程度。

最后,劳动力成本的适度上升,并不会使中国完全失去对外优势。从表面上看,由于我国劳动力成本逐年攀升,使中国制造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成本优势在缩小。但是,中国制造依靠较高的劳动生产率,与一些东南亚国家相比,还具有较强的优势。在中国已进入中等收入国家的背景下,不能再指望通过压低工资和消费不足的方式来保持经济稳定增长,而是要在不断提高百姓的福利的前提下,保证职工工资合理、稳定的增长。

现在我们必须要关注就业指标的变化情况。只要充分就业这个底线就能够守得住,日益提高的劳动者报酬不但不会阻碍经济增长,反而还会通过促进消费来拉动企业产品需求,并带来企业经营状况改善、政府税收的增长和劳动力报酬的提升,由此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中国的劳动力成本究竟高不高?若是按劳动报酬占国民总收入比例来看并不算高。事实上,企业的较高运营成本,主要是公积金上涨过快、税费过高、生产率低下等因素有关,与工资涨幅关系不大。要想真正给企业减轻高成本压力,只有通过减税降费、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公积金征缴比例等式来降压。所以盲目“降工资”达不到给企业“降成本”的目标。

(张平 不执著财经)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