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届上海电影节,我们为你收集到这些的重要信息…

第20届上海电影节,我们为你收集到这些的重要信息…
2017年06月19日 18:15 品途商业评论

探寻商业本质 

预见商业未来

品途解读:2017年上海电影节的意义,远比放映几场独立文艺片更大了。因为这个产业中的从业者们,已经到了直面当下困境,探索未来新机遇的关键时刻。

文/品小娱 

坐在东航飞往上海的客机里,身边几乎一半乘客都在谈论即将参加的电影节活动:“今年的万达之夜据说阵容强大啊,而且片单出来会很抢眼吧?”“我们报道组要去华谊之夜,还有个时尚类杂志办的PARTY。”“你们开幕红毯,是不是要穿正装啊?”……用机舱里一位明星御用造型师的话说:“是不是全中国和文化产业沾点边的人,都去上海电影节了?!”

记者在下榻的假日酒店前台登记时,服务生自豪地说:“今年酒店6月的订单高于去年同期,感觉附近酒店也是满客的情况,因为这个电影节,来旅行的人都没地方住了。”为明星提供入住需求的上海威斯汀大饭店,电影节期间更是很难再订到房间。中国的电影产业的从业人员、媒体记者、影迷……上海一下子被人潮涌进、填满。而这些人,正是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幕后推动者。

在中国电影经历了爆发式增长的狂欢后,2016年终于迎来冷静的反思期:票房下滑、资本放缓、市场遇冷、人才稀缺……一系列隐藏在快速发展背后的弊端,开始显现滋生。因此,2017年上海电影节的意义,远比放映几场独立文艺片更大了。因为这个产业中的从业者们,已经到了直面当下困境,探索未来新机遇的关键时刻。

6月18日,第20届上海电影节首场“金爵论坛暨中国电影产业高峰论坛”成为本届电影节含金量最高的活动。本场论坛以“赋能下一个十年:电影产业新基础设施”为主题,由阿里巴巴文化娱乐集团董事长兼CEO、阿里巴巴影业集团董事局主席兼CEO俞永福,光线传媒总裁王长田,华谊兄弟电影董事总经理、华影天下董事长叶宁,以及著名制片人Michael Shamberg等嘉宾,在论坛上共同探讨中国电影产业的未来之路。这一天,大佬们一起为中国的电影市场把脉、坐诊。

(第20届上海电影节首场“金爵论坛暨中国电影产业高峰论坛”)

阿里影业俞永福:“新基础设施”赋能电影产业

作为论坛上唯一的互联网电影公司,阿里影业没有将真正最核心的精力放在传统电影公司的原创制片方面。如何在这一被阿里影业看来是“资金、人才高度密集,高风险”的行业获得丰硕的成功?阿里影业首先定位自己是非传统影业公司,要做电影行业的服务者,而非竞争者。阿里影业将通过构建用户触达、商业化和内容产业化三大“新基础设施”,赋能电影产业,推动产业升级。

(俞永福强调技术是能够帮助到内容的)

电影产业是感性和理性的结合,既需要创意故事、独特表达、个性化电影人等感性元素,也需要高效的用户触达、内容制作和商业变现等理性建设,相对应的就是用户触达、商业化以及内容产业化三个层面的新基础设施建设。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需要加快电影产业新基础设施的建设。

在“技术男”俞永福看来,技术是能够帮助到内容的,两者之间并非势同水火。比如在全球拥有2亿用户的Buzzfeed网站,就是阿里影业希望合作的对象,“因为他们知道观众喜欢什么,知道怎么讲故事并更吸引人,不光能告诉你观众喜欢什么,甚至可以发现更深层次观众的偏好”,这正是技术能够在故事创作上起到的推动作用。

俞永福强调,用户触达的基础设施,就是为了更好地理解用户,更好地连接观众与内容,包括大数据宣推和智能发行;商业化的新基础设施则是基于电商、金融、内容生态的模式创新,为内容创作者带来更多货币化通路,例如衍生品开发、IP授权&植入等;内容产业化的基础设施,则是用更流程化、标准化的方式,让电影内容生产更简单、高效,其中包括故事创意的挖掘,IP联动开发,人才发现和扶持等等。

只有通过内容的制作,才能真的理解内容产业的规律和问题。俞永福表示:“不与上游内容方竞争,不代表不做内容,只是做少量的内容,只要不扩量,就不会跟做内容的同行起冲突。”在论坛上,俞永福分享未来阿里影业将在“新基础设施建设+内容制作”两个方面进行开发,而这两个领域,正是从阿里影业本身的互联网公司基因出发,围绕科技和数字平台进行的电影“服务者”价值所在。

光线影业王长田:爆款不妨碍电影品质的提升

“市场实际上没有出问题!”光线传媒总裁王长田的论点非常鲜明,“是大家将关注点放在爆款上。这两年电影市场上‘爆款’虽然少了,但并不妨碍电影产业的整体制作水平的提升。”

王长田认为,过度关注票房,容易忽视电影的版权销售、点播分成、衍生品等其他收益的急速扩张。

(王长田呼吁电影人应将每一个项目都朝最好的目标去努力)

论坛上,王长田表示:“成熟的电影市场的票房收入占整体收入的比例只有30%-40%,其它收入更多地来自于版权销售、点播分成、衍生品等。中国恰恰在这个领域的市场规模正在迅速扩大。我预计,未来三四年后中国电影公司的票房收入和其他收入可能会基本持平。那时中国电影市场规模将是票房的两倍以上,电影公司的收入也是票房分账收入的2倍以上。”

2016年光线影业位居民营电影公司票房首位,以《你的名字》《大鱼海棠》《从你的全世界路过》《鬼吹灯》等电影为观众所推崇,王长田认为票房不是目的,但一定能衡量出观众的爱好:“好看的故事始终是我(对内容的)重要评判标准,而且对商业片来说,受欢迎才是最为重要的,毕竟票房就是观众用脚投票得出的结果,看不看都是基于自己的判断。”

中国仅用1/4甚至1/5的时间,已经走完了美国电影100多年的发展历程,电影市场变化速度和剧烈程度将远远超出市场想象。片酬过高、人才欠缺、恶性竞争、偷票房、不注重知识产权保护等所有问题,都是中国电影飞速发展背后隐匿的必然症状。对这些问题王长田早有思考:“就比如去年发布了那么多片单,可能大部分都是无法实现的,甚至这些论坛里的探讨都太多。我们应该一个一个项目去做,每一个项目都朝最好的目标去努力,那才能让整个行业不出问题”。好在中国电影产业整体发展趋于正向,因此这趟列车并不会脱轨,只是需要减速、维修、升级而已。

叶宁:电影终将回归市场逻辑

华谊兄弟总经理叶宁认为,2016年是大家能够很好地进行反思和冷静的一年,能帮助电影行业回归理性,属于电影产业发展的必然规律。

(叶宁认为创作者必须怀有匠人精神)

作为资深电影公司的管理者,叶宁见证了中国电影市场从低到高和如今的回潮。论坛上,他分享了自己多年观察的市场逻辑:“中国电影行业往往把市场和创作混为一谈。市场和创作是两个不同的逻辑。市场逻辑是一种消费者逻辑,做市场的时候就应该按照市场逻辑进行。而创作时就应该按创作逻辑进行,创作从内心的故事发端,用镜头语言表达出来。创作是没有捷径可言的,需要工匠精神,在这方面我们还有很大的努力空间。” 

从市场逻辑来看,未来线上与线下一定是融合的。电影是个黑盒子,需要很重要的仪式感和本体魅力的还原。影院在电影的仪式感方面的作用无可取代的,影院的价值在于大电影的魅力。电影本身的艺术魅力不可取代,但是内容一定会随着技术的发展不断变化。叶宁强调:“如何将线上与线下结合起来,我觉得对于任何商业体来说都是必经之路。我们要先把电影本身做好,塑造人物,讲好故事,对于所有电影产业的从业人员都要先把这一点弄明白。在此基础上,再打通外围的商业逻辑。只有抓住好的内容,才会通过内容连接的管道真正打入到消费者,形成闭环并产生连续性的逻辑,这才是大产业的逻辑,这才是中国电影的未来。”

麦克.山伯格:中国到了创意为王的时候

和国内电影人的悲观心态不同,在美国著名制作人麦克.山伯格看来,中国电影产业依然如同早期的好莱坞那样生机勃勃,不仅新作品和新人辈出,而且还有着能够直接触达用户的移动购票软件、基于大数据的精准营销,这些都领先于美国的电影产业,加上全球最大的票房市场,中国电影人应该自信才是。

(《爱乐之城》等好莱坞影片在中国获得更大的票房可能性)

目前,中国电影票房目前规模约为六七十亿美元,美国电影票房规模约为100—120亿美元,全球票房总规模约为400亿美元,这样的规模相比于其他产业来讲确实不是很大的产业。但是电影仍然非常重要,因为讲故事是人类生活当中很重要的部分,是人际关系当中很重要的部分。麦克.山伯格说:“电影观众希望不断有新的东西出现,导演对新鲜的东西也有更多的追求,所以电影行业一直在不断地创新。从产业的角度来说我们一定要支持新人的发展,帮助年轻人有更多的能力展示自己的创意,不断为行业注入新的血液。”

麦克.山伯格提出,中国电影创作不能只是模仿过去的模式,更应该创造一些新的模式。比如很多好莱坞大片其实都是在模仿之前成功的大片,其问题就是导致人们不敢去创新。好莱坞电影的投资体量非常大,面对如此大的投资风险人们会变得更加保守,不太愿意去创新。电影人应该更多地考虑,如何在当前环境下利用更多的资源支持更多的创新和创意。因此,中国不仅是到了内容为王的时候,更应该到了创意为王的时期。

“中国电影在全球会变得越来越重要,因为所有的成功要素现在都越来越到位了。” 麦克.山伯格认为,未来五年会有国际大片在中国产生,用国际视角讲述中国的故事,而这些大片又会反过来影响中国国内的电影。

.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