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贝索斯实力大起底,亚马逊和阿里巴巴必有的一战

马云贝索斯实力大起底,亚马逊和阿里巴巴必有的一战
2017年09月24日 21:10 品途商业评论

品途解读:本周,阿里巴巴创下了在纽交所上市以来的新高,达到180.07美元/股,阿里巴巴市值达到4555亿美元。亚马逊在当天的市值为4659亿美元。双方市值差距缩小至104亿美元。都说阿里和亚马逊必有一战,来看看双方为这一战准备得如何了。

文:柴佳音

图:郭俊虎

近日,《纽约时报》报道称,亚马逊在中国招聘包括天猫店负责人、互联网软件工程师和Alexa设计师在内的400余职位。如此大动干戈,亚马逊意在“收复”被阿里巴巴蚕食的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份额。

近年来,虽然在中国开设“海外购”,但是,在中国庞大的电子商务市场上,亚马逊与阿里巴巴和京东相比却是名副其实的“小角色”。然而,就像Facebook和谷歌等美国科技巨头一样,虽面临强大的本土竞争对手,亚马逊从未想过放弃日趋蓬勃的中国市场。另一方面,在云计算及人工智能领域,亚马逊将其作为未来发展战略的重要布局。美国科技媒体Recode预计,亚马逊未来或将成为全球科技股的方向标,并引领下一轮 IT 产业创新周期。而相比之下,阿里巴巴的布局意图却并非这么简单。

从性格作风迥异的创始人,到看似雷同实则千差万别的电商运营模式,再到各有深意的云计算及人工智能版图,此番亚马逊对阿里的中国客场挑战,到底谁是赢家?

华尔街精英VS草根教师

两家世界级巨头的渊源恐怕要从两位传奇的创始人说起。1995年,贝索斯(Jeff Bezos)用30万美元的启动资金,在西雅图郊区的一个车库中,创建了全美第一家网络零售公司-亚马逊。就在同一年,马云辞职,在杭州创办了中国第一个互联网商业网站“中国黄页”。

从贝佐斯和马云的商业履历对比不难看出,虽然二人性格和学历背景相差甚远,但其发展有一定的相似之处。贝佐斯主要是以电商平台起家,阿里巴巴早期主要是针对企业的线上交易,在2003年创办淘宝之后才让马云的财富以及知名度得到了真正的提升,尽管他所效仿的对象实则为eBay。在电商企业发展之后,两人又都开始提供更多层次的服务,同时开始向其他领域进发。

有趣的是,二人都卖得一手好鸡汤。从马云的“今天会很残酷,明天会很残酷,后天会很美好,但大部分人会死在明天晚上”,到贝索斯的“善良比聪明更难,选择比天赋更重要”,都在孤单的创业途中鼓励了大批同路人。

全球云业务领军者VS全球最大电商平台

从2016年财务报表来看,阿里巴巴及亚马逊的核心业务组成均为电商、云计算、人工智能,且电商为主要营收来源:在阿里巴巴总收入中占比91%,亚马逊总收入中占比72%。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商平台公司,阿里最主要的收入来源于淘宝、天猫和聚划算。2016 财年,上述平台中共积累了 4.23 亿活跃用户,淘宝和天猫的GMV之和为3万亿,占当期社会零售总额的10%,占国内电商交易总额的 79%。此外,在中国零售市场中,虽然天猫GMV低于淘宝,但其同比增速一直居于高位,越来越多的商家加入天猫的B2C平台,规模持续快速扩大。

云计算是阿里新业务的最大亮点。纵观全球市场,云计算已成为信息产业高速发展的新引擎,云计算市场在中国正步入高速发展阶段。在中国,创立于2009年的阿里云最先意识到云计算市场的发展机会,5年的精耕细作,阿里云一举成为云计算市场的新贵。据 2016 年财报显示,阿里云收入同比增长137.5%至30.2亿元,且季报中的收入也成三位数增长。总体来说,虽然阿里云收入占总收入的份额尚小,但却是公司各项细分收入中增长最快的业务。

而对于亚马逊来说,AWS(Amazon Web Service,亚马逊旗下云计算服务提供商)业务增长强劲,占据总收入的9%,实现营收122.19亿美元,与2015年的78.8亿美元相比强势增长55%。至2016年第四季度,已经连续8个季度实现稳定增长。受益于全球AWS 发展契机,网络服务已成为亚马逊增速最快最强劲的业务,并将作为亚马逊最重要的收入增长引擎持续发力。美国信息技术咨询公司Gartner曾在去年7月表示:“IT产业未来五年超过1万亿美元的支出将直接影响到企业向着云计算领域的转型”,作为云业务“领头羊”的亚马逊必将充分受益。

亚马逊VS阿里的三轮大战

针对亚马逊野心勃勃的中国市场,品途商业评论将从亚马逊和阿里巴巴的上述三大主营业务(电商、云计算、人工智能)出发,对其进行逐一PK。

Round 1:电商

当前,亚马逊在美国的电商业务已经无人能敌。美国人每在网上花100块买东西,就有51块给了亚马逊。然而其国际零售业务在2016年第四季度的亏损比去年同期翻了一倍。其中,“罪魁祸首”便是表现最差的中国电商。据美国商业媒体Business Insider,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商市场。2016年中国人网购花销高达51556亿元,比去年增长25%。而在这个全球最大的电商市场,亚马逊已经成了一个1.3%的小众。从市场份额来看,亚马逊中国和阿里巴巴之间相差两个京东,再加一个唯品会。

此外,随着中国移动电商的风靡,移动端已在逐渐代替PC端成为主流。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2016年全国移动网购交易达44726亿元,同比增长121.6%,占总交易额的68%。而在移动电商方面,亚马逊中国和阿里巴巴的差距则更为明显,足足相差421倍。

且不幸的是,亚马逊在中国电商市场似乎陷入了一个“顾客少——销量下滑——收缩品类/价格无竞争优势——顾客更少”的恶性循环,从2011年起,市场份额连年下滑。

但是,在差距如此悬殊的电商“拉锯战”中,品途商业评论看到了亚马逊未来发展的两大机遇:

首先是Prime会员服务。Prime一直是亚马逊的王牌服务。贝索斯将Prime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定位于与亚马逊硬件服务,以及数亿用户等同。2016年7月,据CIRP测算,仅在美国Prime会员用户数已达6300万,较上一年增长1900万,同比增长43%。总会员数已占美国亚马逊客户总数的 52%,这个数目仍在不断增长。

今年11月份,Prime会员服务登陆中国,而推出的亚马逊 Prime 会员服务与美国市场略有不同,这是中国乃至亚马逊全球首个提供跨境订单全年无限次免费配送的会员服务。未来在 Prime 服务上还将不断探索新的形式,不断挖掘和吸引增量用户。当前,亚马逊中国发言人称Prime成长率远超自己预期:亚马逊中国在2016年黑色星期五获得了双十一当天6倍的销量,这个数字则是2015年黑色星期五的两倍。

第二个机遇是美国商品本土优势。据艾瑞咨询统计,美国商品在中国网购市场最为畅销,购买率达53.9%,“大国魅力”展现无疑。因此,亚马逊背靠美国本土优势及亚马逊集团充裕的全球资源,未来在中国电商市场的发展仍有巨大想象空间。

尽管如此,在这一轮的电商大战中,阿里巴巴完胜。

Round 2:云计算

如上文所述,从2016年财务报表可见,阿里巴巴及亚马逊均将云计算作为业务发展的重点,且二者的云计算收入均获得了可观的提升。其中,亚马逊的AWS服务已经连续8个季度实现稳定增长,阿里巴巴的阿里云收入同比增长137.5%。

然而,亚马逊先发优势明显,技术壁垒占据上风,当前已成为全球的云计算领军者,而2016年云计算营收达到阿里巴巴的近27倍。

据长江证券提供统计,阿里已成为中国最大的云服务提供者,截至2016年3 月31日,阿里云拥有超过230万用户,其中付费用户达到50万家,占比21.7%。相比于2015年3月31日大约180万用户、24万付费用户,2016年用户数及付费用户占比均实现稳步提升。根据财报,阿里云30亿的营收虽只占全年1011亿元的较小份额,但展示出巨大的增长潜力。

而相比于阿里云对中国市场的深耕,亚马逊AWS早已开启了基础架构的扩张,及对全球市场的抢占。2016年,亚马逊在美国、韩国、印度、加拿大和英国5个国家开设了 11 个公有云区,目前在全球16个地区运营42个公有云区,并且计划在接下来几个月内在法国和中国再开设5个。

此外,亚马逊加快研发创新,布局长远发展。在2016年四季度发布了308个重要服务, 2016年全年的发布数量达到了1017个。同时,AWS宣布了对MXNet(开源分布式深度学习框架)的重要投资,研发领域的布局有望带来持续的增长。此番云计算大战,亚马逊险胜。

Round 3:人工智能

正如微软统治PC、谷歌Android掌控智能手机一样,亚马逊试图在人工智能的“发声期”,通过Alexa统治智能家居设备。

2016年,Alexa相关设备在假期购物季中,是Amazon.com上当之无愧的“销冠”,销售额是上一个假期购物季的9倍。与此同时,自2016年10月以来,第三方开发者发布了超过4000个全新Alexa应用。当前,成千上万的开发者在为Alexa开发新应用,未来Alexa的应用列表将不断加长。这将持续推动Alexa平台的发展,成为智能家居的主流系统。

此外,亚马逊大力联姻各大制造商,加速产品落地。2016年众多制造商将Alexa Voice Service集成到其自家产品中,包括 Dish DVRs, Ford and Volkswagen vehicles, GE C Lamp, Huawei Mate 9, LG Smart Instaview fridge, Whirlpool appliances 等。其中,美国第二大卫星电视服务商DISH将成为首个直接兼容Alexa的电视服务商;惠尔浦公司的智能家居设备将与Alexa相连,Alexa彻底成为家庭的控制中心;Alexa还将与亚马逊云服务AWS进行整合,开发者社区也会尽快上线:三星、通用电气等也将成为Alexa的合作伙伴。

亚马逊在AI领域的另一重拳是他们革命性的线下便利店——Amazon Go。Amazon Go彻底抛弃了传统超市的收银结账过程,顾客们不再需要提着购物篮等待结账,只需拿起你想要的东西,然后走出商店。据悉,Amazon Go集成了大量传感器,可以识别人的动作、商品以及商品位置,从而完成无人收银的整个过程。

长江证券报告显示,这一套先进的人工智能系统将采用与自动驾驶同种技术,包括机器视觉、传感器融合和机器学习,虽然离真正实现还需要一段时间,并且需要持续的资金投入,但亚马逊的电商和AWS业务稳定强劲的创收能力能够作为坚强的后盾,足以支撑其落地,其未来的成长前景巨大。

回看阿里巴巴,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商平台,依托阿里云和电商大数据,阿里巴巴已开始在人工智能领域逐渐发力。技术上,从语音识别到图像识别,再到搭建AI底层计算平台;战略上,从电商、支付领域延伸到阿里非主营业务领域,比如工业、交通等方面。

但是,总的来说,阿里的人工智能仍主要集中在B端,与电商体系以及物联网体系有着较为深入的融合,和C端之间的联系相对较少。阿里的思路是,很多时候不会自己亲自来做,而是交给合作伙伴来做,阿里更多是在背后做基础设施。和亚马逊一样,阿里也有两件人工智能相对成熟的产品。

一件是人工智能ET,ET的前身,是阿里智能聊天软件小AI,在智能语音交互应用方面,ET已经基本实现"能听、会说、懂你"式的智能人机交互体验,即识别人类的语言,并理解语境下的意思,然后做出回答。

据悉,当前,除了视频图像识别、语音合成、交互、计算等能力,ET还已经应用到交通预测、智能客服、法庭速记、气象预测等领域。

另一件是越来越多被应用于电商服务的"电商大脑"。阿里巴巴的客服需求一直伴随业务的激增而扩大,这导致人力成本高企。应对这一状况,阿里云的人工智能机器人ET介入该项服务,将语音转化为文字,再利用关键词搜索等完成质检。通过这项技术,阿里小二的工作效率提升达20倍。此外,作为阿里智能服务代表,阿里小蜜拥有强大的语音识别、图像识别和深度学习能力,是电商领域标杆性的服务产品。在每天应对淘宝、天猫等交易平台上百万级服务量的情况下,"阿里小蜜"永远在线、全年无休,平均响应时间不到一秒,智能解决率也已超90%。也就是说,在完全无需人工介入的情况下,通过语义分析和联想计算,"阿里小蜜"能向用户提供有效、对口的服务解决方案。

阿里集团CTO张建锋表示,阿里人工智能的最大优势就是"在线+实时"。多年来不断进化的"阿里电商大脑",支持秒级别内对海量用户行为和10亿商品知识图谱进行实时分析。未来,随着互联网成为基础设施、计算能力呈几何数爆发以及所有的线下信息孤岛被打破,人工智能将成为阿里未来30年的技术布局重点。

在人工智能的大战中,阿里巴巴和亚马逊还难分伯仲。

结语:不同战略布局下的无双商业王国

在上述的三轮大战中,可以说双方各有优势,马云和贝索斯分别以自己的战略战术构建自己的帝国。2016 年注定是阿里的丰收年,其总营收首次突破千亿,达到1011.43 亿元,同比增长32.73%;同时,实现净利润281.77 亿元,同比增长60.33%。单从净利润看,阿里巴巴一直优势明显,2016年更是达到了亚马逊的4.6倍。

利润率的高低,其实是企业战略的一个重要选择。如果在一个市场中,已经获得较高的市场占有率,这时保持较低的利润率,其实可以很好地阻止竞争者的进入。

亚马逊不是没有利润,只是它把大量的利润用于研发和产品创新。从2016财报来看,亚马逊毛利率与期间费用率差很小,且有些年份甚至低于期间费用率。公司费用率较高的为物流费用率、技术研发费用率、销售费用率,主要是因为公司注重用户体验强调货运的及时性(物流费用)、搜索准确性(研发费用),在物流、技术人员招聘、通讯设备等方面投入较大。

因此,亚马逊看上去盈利不高,但是市盈率则居高不下。亚马逊做的事情,放长线,甚至超长线钓大鱼。这些经过大量资金投入的硬功夫会在未来显示出极度的超越性。

因此,最后决定战争胜负的或许不是双方的实力,更可能是双方的战略眼光。

【转载须知】

1.文章为品途商业评论原创作品,欢迎转载。

2.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文章转自品途商业评论,ID:pintu360”,作者标注原文作者。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