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刚宣布的这件事,让国外网友集体手撕西方媒体

中国刚宣布的这件事,让国外网友集体手撕西方媒体
2017年04月21日 06:20 瞭望智库

“一带一路”的合作平台本来就不是给西方国家“唱主角”,用自带优越感的“西方”视角来看待这一倡议,不仅狭隘,而且无知。

文 | 喻新 杜薇

本文摘编自微信公众号“参考消息”(ID:ckxxwx)。

这两天,这条消息正在全世界“刷屏”:

4月18日,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在当天举行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外媒体吹风会上宣布,“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于5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举行,目前有28个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确认出席论坛。

先来看看出席名单:

“28个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确认与会”,这激起了国内外媒体的共同兴趣。不过,有少数西方媒体在报道此事时,却急着戴上了意识形态的“有色眼镜”。“美国之音”网站称,“‘一带一路’论坛只吸引了少数西方国家。”

“美国之音”网站截图

其实在18日的媒体吹风会上,也有记者就此提问:外媒报道“西方主要大国领导人不参加中国‘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中国是否会为此感到担忧?”王毅外长回应道,“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已经得到了超过10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积极响应和支持,这个数字本身就说明了问题,“这是一个积极的合作协议,我们不想把它政治化。”

锐参考小编认为,王毅外长已经表达得很委婉了。换句话说,“一带一路”的合作平台本来就不是给西方国家“唱主角”,用自带优越感的“西方”视角来看待这一倡议,不仅狭隘,而且无知。

1

国外网友提前给“一带一路”论坛发“贺电”

对部分外媒炒作的“西方主要大国领导人是否与会”的话题,各国网友却看得更真切。

“美国之音”的上述文章就被网友留言直接“打脸”。一位网友拿出事实反驳称:“实际上,英国和中国之间已经运行了好几趟直通货运列车。很明显,英国政府是在用实际行动支持‘一带一路’。”

还有网友主动向大家“讲解释疑”——

在推特上,很多网友给“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发来“贺电”:

有美国网友称,“中国带着明确的承诺和目标迈进21世纪。这并不是什么新闻,几十年前就是如此,只是‘新丝绸之路’让这一目标更明确,相比之下,美国则在开倒车。”

更有网友指出,少数西方媒体或许确实是“孤陋寡闻”,在他们的狭隘视角之外的地方,“一带一路”早就是大新闻了。

“西方花了一些时间才将‘一带一路’当作头条新闻,但在东方早已不是这样。因为中国一直积极参与亚洲的各项合作,致力于实现亚洲的繁荣。”网友“Az”这样写道。

不只是网友,许多国外重量级的官员和学者也加入到这场探讨中。3月23日,联合国负责经济和社会事务的助理秘书长阿克塔尔女士在吉尔吉斯斯坦《中亚日报》撰文。她认为,“一带一路”能在其成员国之间建立信任,培养信心。这一前所未有的计划面临着复杂性和挑战,但它将给亚洲带来可持续和平衡发展的机遇。

同样在上月,中欧关系学者塞巴斯蒂安·古拉德在美国外交学者网站刊文,就深化“一带一路”给出技术性建议,当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到“一带一路”中,中国和欧洲需要开发一个共同的“lingua franca(通用语言)”来互相协调。

美国外交学者网站截图

2

从“不被看好”到“所有人都想跟中国交朋友”

正如前文引用的网友“Az”所说,“一带一路”倡议在2013年被首次提出时,最初在世界各国得到的反馈并不热烈。

不仅一些西方媒体不看好,当时的俄罗斯媒体也表现冷淡,还有俄媒认为“一带一路”倡议可能与莫斯科的“欧亚联盟”计划相冲突。

但很快,2014年2月,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会见应邀来访的中国国家领导人时表示,俄方积极响应中方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愿将俄方跨欧亚铁路与“一带一路”对接,创造出更大效益。

俄罗斯横跨欧亚的西伯利亚铁路

相比之下,印度媒体的顾虑和纠结持续得更长久一些。

印度舆论对于“一带一路”的立场,最具代表性的要数2015年10月印度新闻网站《第一邮报》发表的文章,蔑称“一带一路”放大了中国和巴基斯坦“包围”印度的威胁。

印度《第一邮报》网站:为什么印度需要担心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

文章甚至还提出两大质疑:谁会需要“一带一路”建设的交通网络?如此庞大的线路如何实现?“这显然要比中国的工程奇迹青藏铁路困难复杂得多。”文章说。

不过,随着“一带一路”持续推进,印媒的“口径”也在悄然变化。

在今年3月23日的一篇文章中,《印度教徒报》就对印度对于“一带一路”的态度进行了反思。作者表示,中国一直对印度深度参与“一带一路”持欢迎态度,真正重要的问题是,为什么印度一直把自己困在角落?印度需要重新审视其政策,跟上“一带一路”这趟车。

《印度教徒报》的这篇报道颇有深意地配了一张“金色兵马俑”的照片

相似地,西方媒体的态度也在变。

路透社4月18日称,“一带一路”战略正在赢得更多支持者。就连智利和阿根廷这样与这项计划几乎没有关系的国家领导人也将参加“一带一路”高峰论坛。路透社还引用一名亚洲驻华高级外交官的话说:“随着特朗普就职,所有人都想跟中国交朋友。我认为这个论坛将规模巨大。”

3

韩媒:“我们连邀请也没有收到” 

当然,“杂音”一直都存在。

去年8月,经济专栏作家汤姆·霍兰德就撰文断言称,“‘一带一路’必将失败”,而他拿出的主要证据竟然是——20年前日本政府也实施过类似计划,却因为费钱费力而流产了。

拿20年前日本政府的失败案例,套用在今天中国力推的全球化合作上,更像是刻舟求剑。

霍兰德的话抛出不到半年,就被另一位专栏记者狠狠“打脸”。

“‘一带一路’是游戏规则改变者。”4月17日,福布斯网站记者韦德·谢泼德在他的专栏中评价称,“一带一路”将对激活中欧交通发挥巨大潜力。

这已经是谢泼德过去两个月来就“一带一路”撰写的第十篇专栏文章。而这些文章都是在他实地走访“一带一路”沿线热点国家和地区之后发表的。

充分的实地调查让谢泼德得出结论,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真正潜力,在于建立起了一个多样化和相互连接的网络,这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经济网络,而不是一个能被轻易干扰的单一路线。

正如中国外长王毅18日在吹风会上所言,“一带一路”倡议是迄今为止中国带给世界最重要的公共产品,由中国率先提出,但所有国家都将受益。

而对于18日当天公布的“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出席名单,据外交部发言人陆慷透露,这已是“最终确定”的邀请名单。对此,有些国家的媒体难掩失落。

“韩国连邀请也没有收到,”韩国《中央日报》18日称,“‘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可谓盛况空前,为了成功举办,中国倾注了不小的外交精力,但作为中国邻国的韩国,因为部署‘萨德’而与中国产生矛盾,韩国已经无法感受到盛况的氛围了。”

学术合作联系人:聂智洋(微信号:i87062760),添加时请注明:姓名+职称+单位

库叔福利

库叔的赠书活动一直都在!化学工业出版社·悦读名品为库叔提供下图所示书籍40本赠予热心读者。每天都送,请大家在文章下评论(每条文章都可以评),点赞最高者(数量超过三十),库叔会在评论区回复并通知得奖。当然,评论的质量库叔会进行把控的。想和库叔聊天请添加库叔微信号(lwzkkushu),合作请联系微信(18514203851)

.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