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纪录片《镜子》!别等对孩子绝望了才后悔没早看

央视纪录片《镜子》!别等对孩子绝望了才后悔没早看
2017年05月18日 06:50 瞭望智库

做律师要拿律师资格证,

开车必须要有驾照,

做老师也要考取教师资格证,

但是,为人父母不用拿证,

我们就这么直接做了,

而且要做一辈子。

第一次当爸妈,谁都没有经验,

所以往往会出现满满倾注的爱,

变成满满伤害的结果,

而每一个“问题孩子”出现的背后,

往往有一个问题爸妈,

一个问题家庭教育的存在。

文 | 筱茧

本文摘编自微信公众号“灼见”(ID:penetratingview),不代表瞭望智库观点。

1

《镜子》,

中国首部深度探讨家庭情感教育的真实电影,

央视社会与法频道花了10年策划,

2年摄制,最终制作出3集,一共90分钟的纪录片。

纪录片《镜子》讲述了,

3个因孩子辍学而陷入困境的家庭的故事,

父母们无奈将孩子送去特殊学校接受“改造”,

却最终让自己接受了一次触及灵魂的启蒙教育。

原来,相比于“问题少年”,

还有不少“问题父母”亟需被改造。

都说,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而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镜子,

家庭更是社会的一面镜子。



镜子----央视纪录片(一)



镜子----央视纪录片(二)



镜子----央视纪录片(三)

2

家明,15岁,

是个网瘾少年,不愿上学,黑白颠倒。

家明父亲对孩子的期望很高,

可孩子却一心想要“自由”。

张钊,17岁,

因谈恋爱已辍学4个月,

还阻止父母在家里住,

被制止后,他对着父母破口大骂。

泽清,14岁,

泽清是三个孩子里最小的,

但却是表现得最平静的,

一副少年老成的模样,

他沉迷于网上下棋,

面对母亲的关心,他竟骂她“贱”,甚至动手。

这三个孩子被送到武汉的一所教育机构,

本以为又是一出“变形记”,

但万万没想到,

这次真正要改造的是父母。

表面上是几个“问题少年”,

但背后却是几对“问题父母”。

三个家庭,三对夫妻,

无论在城市还是在农村,

无论家里是穷是富,

他们的教育模式,

存在着不一的缺失。

——托付了太多家长自身的梦想

当家明抽泣着说,

自己什么都得听父母亲的,

父母亲不给他自由时,

他的父母在担心什么?

他们其实是无法承受孩子暴露在学校以外的环境,

那些孩子口中的自由,

在他们眼里是不务正业,

是一个无法掌控的危险环境,

更深层的,家长的焦虑其实是阶层的下滑,

你要成为我没能成为更好的人,

你要活得比我体面比我好,

可是这样的教育显然给孩子太多束缚和压力了,

父母们更应该把对孩子失败的恐惧,

换作坚信孩子先天优势的信心,

抛开对未来不确定的焦虑,

把当下生活中的乐趣和挑战放在第一。

——沟通和理解的缺位

当早恋的张钊说,

自己在学校压力太大,承受不了时,

事实上,他想要的只是父母对他情绪的理解,

但是沟通问题把家长孩子推到对立面,

表面上的“苦口婆心”也逐渐演变成“控制欲”。

孩子任何的事情,

他提的一个想法,他想做的一件事情,

他遇到的一个困扰,家长都应该真正倾听,

并去尝试与孩子发生一种联结性的互动。

弗洛姆说:

爱是一种使人和他人相联合的能力,

爱使人克服了孤独和分离和感觉,

允许他保持他的完整性。

只有产生联结,才能渐渐引导孩子,

而你也能慢慢理解和释怀孩子当时的想法。

——不知如何去爱

初二的泽清说,

他感觉不到自己的存在,

让妈妈烧碗面,妈妈却不情愿下床……

这是他妈妈不爱他吗?

当然不,哪有父母不爱孩子的?

爱啊,无论怎么样都在那里,与生俱来,

可是有些父母可能真的不知道怎么样去爱。

这也说明,爱的能力是要历经学习和修炼的,

这样才有驾驭它的能力,才会懂得如何爱孩子,

而不是用爱的名义残忍地撕裂这份亲情。

而且随着孩子成长环境的日新月异,

父母们学会用新的方式来表达他们的爱与关切,

也就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

维持现状已经太滞后了,还是要拿起知识的武器,

选择一条不同的道路。

3

俞敏洪看完纪录片后说:

“孩子都是好孩子,就看家长是不是好家长。”

不少网友看完全集后,也感慨良久:

中国父母的内心其实很脆弱

中国的父母内心其实很弱,无论外表是不是看似坚强。因为他们都没有强大的可以允许孩子走自己的路。教育的无知不是因为没有学习过教育,而因为从来没有跳离出去站在整个人生的角度上去看。所以‘上学’成了他们的紧箍咒,勒死了他们,也勒死了孩子。让双方成为了不可调和的敌人,互相以‘爱’的名义残杀。

《镜子》是一味中药

现在很多纪录片提供的是巧克力,而《镜子》是一味中药,给人们提供镜鉴、给生命提供力量,让社会更加和谐,这是纪录片本身的责任。

每个人的改变都没那么容易

央视纪录节目,不同于湖南卫视的《变形记》,每个重点人物的后续现状都给了展示,真正证明了一点,每个人的改变都没那么容易,能保持改变后的状态更不容易,父母,夫妻,子女这些角色都不需要专业的考核证书去证明所拥有的身份,但都在不经意中给我们安排了这些不需要学习考试就能拥有而且期限是一生的角色。

爱和自由是教育前提

看完央视情感纪录片《镜子》,感触颇深,化为一句话,爱和自由是一切教育的前提!!!

镜子,

成长的不止是孩子,

还有更多的家长。

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

似乎从来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过错。

这部纪录片给了我们一个机会,

让我们所有人都可以反思自己。

当然,世上没有完美的父母,

每一个人的成长主要在于自己,

作为孩子,应把成长动力回归自身,

为自己的成长负责,才能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

学术合作联系人:聂智洋(微信号:i87062760),添加时请注明:姓名+职称+单位

.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