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风控人的故事,无“极端”不传奇

一个风控人的故事,无“极端”不传奇
2017年11月01日 19:45 P2P观察家

来源:p2p观察(ID:p2pguancha)

作者:观察君@不狗

“有需求的人,多多少少存在瑕疵,我们要对这群人有更大的信心。”作为万盈金融的首席风控官,蒋一兵的角色定位有些矛盾:既要做最严谨的把关人,也要做最勇猛的进击者。

自命“极端”的蒋一兵有着近30年的金融从业经验,从最初的银行体制转入民间金融,他是P2P行业从混沌到爆发再成长至今的见证人,尝试了过从1到0的推倒重来突破,也经历了从0再次到1的可能自我突破,行军至万盈金融时,他身上的老兵气质成了最有说服力的安全栓。

30年“老兵”

从1988年进入银行到2014年进入民间借贷行业,蒋一兵曾先后供职于建设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等。回忆起那段过往,他直言“安稳且具有挑战性”。

“老一辈的银行职员都有感受,早年间的合同都是长效、终身制的。”这份“丢不掉”的铁饭碗工作,让很多安于现状的同行沉浸不能自拔。

据蒋一兵回忆,3、4年前银行业务不景气,很多人的工资从原来的5000多下调到3000、4000,“即便是如此,他们还是选择留着体制内,不愿意改变。”但在这样沉闷的环境下坚守更是一种挑战。

他有些自嘲地调侃说:“我是做一线业务员出身的,在这样的环境下总觉得浑身不自在。”2014年,民间借贷开始爆发,一边是沉浸在安稳沼泽中的享乐派,一边是纷纷下海的追梦人,蒋一兵在观望的同时也开始摇摆。

在徘徊之际,一家知名的创投公司向他抛来橄榄枝,“身边有很多人都奔着风口去了,我是不是也可以尝试一下?”这次偶然的机会,把蒋一兵从征战了 20余年的战场拉到了P2P行业。

不是银行不好,只是相比而言新的挑战和突破才是他所向往的。

开启一段新的征程,内心的忐忑只有他自己知道。一方面他明白P2P行业正在爆发,这是一块市场的前景不容小觑,另一方面这个年轻的行业还有很多与其体量不符的配置,比如人才。

“事实上,真正进入到这个行业,我很震惊。原来在银行之外的民间金融已经发展到了如此地步。”体制的灵活、产品的丰富以及前景的广阔,是他曾想象过的,但当自己身处其中才感受到它的真实性,同时也为之震撼。

他表示:“在银行体系的时候,从业务上报到贷后管理往往需要层层沟通,这个过程繁琐,对工作人员来说也有压力。”在风口上的P2P行业和银行的僵硬不同,庞大的市场需求量使得整个行业的人都有着极高的工作积极性,其中体制的灵活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与此同时他也发现,如此庞大的市场需求对人才具有相同体量的需求。“人才的素质相对差些,并且优秀一点的都集中到大机构中,小团队甚至有半路出家的。”蒋一兵说,由于非专业性,大多数人的业务模式并不成熟,相应地也埋下了隐患。

“当然,这两年随着行业发展日趋成熟和它的影响力慢慢提升,人才也开始开始涌入。”站在结果看过程,总是有惊无险,而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蒋一兵却真实体验过惊险重重。

矛与盾的博弈

虽然进入到P2P这个新的领域,不过作为金融场上的老兵,蒋一兵并非一无所有,甚至可以说是披金带甲。

在他的履历中,有超过10年的银行业务主管的从业经验,无论是业务模式还是风险把控能力,他都轻车熟路,只是同样的车马如何在新的栈道上成功提速,他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

“我曾经就职的机构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尽调报告不超过30页纸自己都不好意思往上报。”印象中,“30页纸”不是规定,而是一种潜意识,成了衡量工作态度的隐形标杆。最初的蒋一兵就在这30页纸上打响了P2P征程的第一枪。

他表示,如何在30页纸上将一个公司调查详尽,分析出风险以及风险规避的方案等等是很考验功力的。“所以当时我的工作除了在业务端上,同时也在风控端上。”业务员把报告提交之后,他根据经验和专业知识对其中的遗漏再进行反馈并驳回,等待业务员的下一次提交,如此往复。

蒋一兵举了个简单的例子,业务员和风控人员就像想盾与矛的关系,前者为盾后者为矛,风控的任务就是不断在报告中“挑刺”,做个攻击力十足的“矛”,而业务员的报告就是一块“盾”,防守得住矛的攻击才能通往下一层审批。

简单来说,耐得住风控死缠烂打反复挑刺的项目才是安全低风险风险更可控的好项目。

在整个行业中,如蒋一兵一类的老金融人,通过“实践教学”的方式,成了新金融人才的“导师”。

除了类如类似这类控制数量和通过提高质量来提升项目通过率的风控模式,在当时还有另一种风控模式——以量取胜。

据某平台的负责人表示,这类以量取胜的平台的过审方式是在同一批申报中选取头部优质的项目通过。“也就是说他们的项目审批不是靠降低风险的风控手段,而是在批量上做一个通过率的设置。”

当然,蒋一兵明白,这是在爆发期一些机构本身的运作体制所造成的运营模式的差异。显然,对风险的严格把控才是一个平台、机构生命力真实的保障。

2017年9月,蒋一兵出任万盈金融的首席风控官,万盈的谨慎和他的严谨擦出了火花。事实上,万盈的供应链金融模式一直是其起引以为傲的风控手段,而这与蒋一兵的风控理念也一致不谋而合。

掌握住借款人的借款目的是基础,还款能力的估测做加固,再一个是对借款以外的附加因素做备案,其中借款人上游的供应商做基础评估,金融科技公司用大数据做能力测评,而蒋一兵和他的风控团队则负责最后的附加因素的备案对全面的素材作最后一道审核并作出综合判断并下判断。

这就是供应链金融模式下一个简单、完整的审批流程。

蒋一兵表示:“我个人很看重借款人的人品和、财务数据相当看重,其次还有一部分是还款能力的考量。” 他认为,这些在前方双重审核下其实都已经做了较为全面的评估和判断,而最后他所做的就是通过复核检查前面环节是否有纰漏。

再一次突破

据万盈官方透露,在这样一套风控流程之后,最后项目的通过率一直控制在20%左右。12%的收益率!在如此严谨的风控体系下面,万盈的成绩单远超过行业平局水平9.3%近3个点。

但在未来,蒋一兵的计划里,20%会有进一步提升空间。

他表示:“风控严格对公司的稳定性和投资人的自信心来说都是件好事,但随着市场的变化,放松条件对于机构的业务发展有积极作用。”蒋一兵如此表述,自然有他的底气。万盈金融过往的风控审核一向非常严谨,在平台上线两年多的时间里,不止一次出现过宁愿缺标让投资人资金站岗,也不放松风控审核的口子。而随着万盈转型小额业务,对项目的审核手段也发生了变化,对行业数据的监测和对合作机构的把控更为明显,使风控审核过程的抓手更为丰富而立体,而不是借款方有瑕疵就立即否决。

事实上,不管是蒋一兵所在的万盈还是P2P行业里的其他品牌机构,都有在风控上有放松业务放量的趋势。

对此,业内人士苏苏分析称成:“风控放松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业务量的提升,而业务量是平台、机构最核心的竞争力。”与此同时,随着一些P2P品牌逐渐壮大,上市计划也随之提上日程,业务能力的提升迫在眉睫。

当然,这样的举措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平台的自信心,其中就坏账覆盖率的能力而言并不是所有平台都能承受和保证的。

除此之外,蒋一兵表示:“P2P已经得到了市场的认可,而这两年的发展,整个行业也逐渐趋于稳定,风险也相对较低了。”如果一味地防守,很可能会错失机会。

他认为:“我们必须承认,这个行业的小微借款人,必定是存在一些瑕疵的客户(借款人)既然有需求,那他必然会存在一些瑕疵。但并非所有的瑕疵都不能通过风险控制的手段去提高项目的安全性。然而随着这些年的发展和合作,作为平台方,我们对这类人借款人应该表现出更大的包容心和信心,否则整个市场的小微资金需求永远得不到满足。”

当然,风控放松还有一方面原因在于,随着政策改革,以大标为主的万盈业务正在开拓小标,转型过程中,对客户审核的标准也相应需要作出调整。

但到底具体如何放松,放松到何种程度蒋一兵没有明确回答,他表示:“即便我把通过率放松到80%,有风险的还是有风险会被毙掉的,不能过就是不能过!”所谓的放松,需要贷前更为完善的审批、贷后更加强大的跟踪才能实现,这些则需要科学地根据数据来说话。

他举了一个极端的例子:“现金贷这么赚钱,这么火爆,但我们不能做。”就目前市场上的现金贷模式,不管是贷前审批还是贷后跟踪都违背了他的风控理念。事实上,起初万盈也在观察现金贷业务,但最终的结论只有一个:不能碰。

蒋一兵说,高风险高收益这不可否认,但他得对投资人负责也对借款人负责。

矛与盾再一次亮相,蒋一兵和他的团队在一次次的自我博弈中寻求一个平衡点。

深圳的秋天比全世界都要来得晚一些,10月天还没有凉意,加上这块土地上的资本燥热,夏天迟迟不愿离场。长袖白衬衫、笔直西裤加上锃亮的皮鞋,蒋一兵的装束看上去与窗外的炎炎烈日有些不搭。

矛盾,是本次访谈中认识到的蒋一兵最大特质。“我这个人是比较极端的。”这是他对自己的评价。无论从银行到P2P的突破,还是在严谨风控下的勇猛进击,“两极性”魅力也逐渐转化为一种安全感和信赖感。

银行也好,P2P也好,金融人蒋一兵一直在坚守和突破的路上。

分析师@不狗

金融八卦小能手

yaolu@xiaotongren.com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