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利空消息一览|壳股炒作进入广告时间?

本周利空消息一览|壳股炒作进入广告时间?
2017年02月27日 07:55 财联社

中概股:美人迟暮 返乡道阻?

22日,中概股价格普跌,微博、新浪股价跌超10%,宜人贷跌5%,陌陌跌4%,网易跌3%。24日,百度大幅收跌5.13%。同时,在美中概股搜房网本周宣布,因国内监管不确定性,终止借壳万里新能源。

@桂浩明(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分析师)

因中概股题材较为特殊且A股市场缺乏相应标的,回归对A股市场有一定的补充作用,但不可否认,有些中概股回归并非是为了公司及投资者利益最大化考虑,而是为了套利。

@好买基金分析人士

壳资源遇冷,一方面今年IPO公司数量呈现出爆炸性的的增长,壳资源炒作的套利空间减小。另一方面通过借壳上市,像万达、360这样的巨型企业置换资产需要付出高昂的成本,这样倒不如自己IPO排队。

@小财

1月20日刘士余在证券期货监管会议上已经说过“企业在外上市也是支持国家战略”,言外之义也就包括了尽可能不要回来,这对A股壳资源股形成利空,中概股回归的道路亦是愈发艰难。

但是25日关于证监会对蚂蚁金服、360等科技公司开辟绿色通道的消息传得沸沸扬扬,在众人以为证监会在搬石头砸自己脚时,今日证监会主席刘士余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资本市场敞开怀抱欢迎科技创新企业,但证监会尊重上市公司对公司地的选择。这表面上是针对蚂蚁金服可能到香港上市的表态,欢迎在大陆上市但不会开绿灯搞特殊,也是潜在回应了关于上述360捷径上市的传闻。

确实,在IPO加速和资本扶贫的背景下,为中概股开辟绿色通道的话,这些中概股数千亿的体重将会压得市场喘不过气来,对二级市场也将构成利空影响。这样如此一来,之前疯传的借壳概念股将面临“流产”,其他壳资源股也会受到一定打击,建议短线回避一下。

高管减持几时休

【伊利股份:第一期持股计划清仓减持1146万股】截至2017年2月23日,伊利股份第一期持股计划中持有的11,459,228股公司股票已全部出售完毕。根据持股计划相关规定,后续将进行财产清算和分配等工作。

【莎普爱思:股东王泉平半年内拟减持5.64%股权】莎普爱思公告称,股东王泉平计划6个月内将通过大宗交易减持不超1000万股公司股份(占总股本5.64%),减持价格不低于37.4元/股,公司最新股价为41.82元/股。截至目前,王泉平持有公司11.49%股权。

【福耀玻璃:2016年净利增两成拟10派7.5 遭证金公司减持】福耀玻璃披露2016年报,实现营收166亿,实现净利31.4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2%、20%;基本每股收益为1.25元。同时,公司拟每10股分配现金股利7.5元(含税)。从股东名单来看,与三季报相比,证金公司再度减持福耀玻璃1884万股,目前持有3448万股,占总股本的1.37%。

@中证报

春节后已有17家公司重要股东发布减持计划,共计涉及8.2亿股。各类股东争相减持、减持规模大、不乏清仓式减持是本轮密集减持计划的三大特点。市场人士认为,结合此前监管层释放出加大力度打击违法违规减持及将完善大股东、董监高减持制度的信息后,一些公司大股东密集发布减持计划未必不是追求落袋为安。

@小财 

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2016年至2017年2月22日,已有82家上市公司重要股东的累计减持金额超过10亿元,从单笔的减持来看,年内减持同时也呈现了一些新的趋势,从单笔减持的参考市值规模来看,位列年内前20名的减持中,涉及自然人、公司高管减持的有12起;对比2016年、2015年同类数据,自然人和高管减持金能跻身单笔减持规模前20位的只有二三起左右。

高管集中减持,使震荡的市场变得更加震荡,并不利于股票长期稳定的发展,尽管其中不免有良性的减持,但是这种资本套利行业,对市场杀伤力不容小觑。最近各方面的监管也在加强,证监会近日强调必须依法合规股东减持的行使,以不影响市场秩序为前提,年内也已经有山东墨龙、步步高、联发股份、科大讯飞因违规减持而领到交易所监管函。

其他利空消息

【公募1月总规模锐减近8000亿跌破9万亿】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公布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月底,公募基金资产合计8.36万亿元。去年底,公募总规模突破9万亿大关,1个月之内大跌近8000亿元。

【发改委:9号文后核准的煤电机组不再安排发电计划】2月22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在云南召开了电力体制改革现场会。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说,对于存量煤电机组,2017年有序缩减发用电计划,2018年以后逐步扩大市场化电量比例;对中发9号文件发布后核准的煤电机组,原则上不再安排发电计划。

【券商研报提示公司产品频提价博汇纸业遭问询】问询函显示,多份研报称公司近期多次发布相关产品提价通知,包括铜版卡纸、白卡纸等产品价格上调。对此,上交所要求公司核实上述产品提价事项是否属实。同时,有研报称由于价格上涨公司将迎来未2-3年的盈利向上期,预计2017及2018年净利润分别为7亿元、10亿元,业绩弹性巨大。对此,上交所要求公司核实上述研报关于公司业绩的相关表述是否准确。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