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讯飞深陷质疑漩涡 人工智能第一股是否名副其实

科大讯飞深陷质疑漩涡 人工智能第一股是否名副其实
2017年09月04日 08:55 财联社

财联社讯,人工智能概念龙头“科大讯飞”最近遇到了一些麻烦。

先是股票创出历史新高后两天跌去10%,随后又被知名学者质疑风险巨大,9月1日,又有基金经理表示,讯飞产品硬件制造水平低、用户体验差,或是一个融券做空的好标的,但希望是误判。

先不讨论学者以及基金经理看空的逻辑是否正确,但从近期舆论可以看出,科大讯飞正陷入前所未有的质疑中。

三个半月上涨超100%,科大讯飞800亿市值遭质疑

2017年5月中旬以来,科大讯飞一路高歌猛击,迄今股价已经翻番,涨幅约105.8%,甚至还在8月28号下午创下64.77元/股的历史新高点。

意外的是,几分钟后,科大讯飞突遭大笔抛单打压,股价跳水,最终报57.90元/股,跌幅为6.57 %。龙虎榜数据显示,科大讯飞跳水的主要原因是之前获利不少的机构和游资在卖出撤离。

这一次资金的出逃也彻底将科大讯飞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上,不少质疑扑面而来。

8月29日,长江商学院教授薛云奎发布一篇题为《科大讯飞 风险巨大》的文章,对科大讯飞的业绩、成长空间和管理团队是否能支撑得起其股价和超过800亿的市值提出怀疑。薛云奎认为,从股市上看,科大讯飞是家大公司,但从财务报告上,这是一家小公司。简而言之,这就是一家风险巨大的公司。

当日,科大讯飞的股价继续下跌,下挫3.11%。

8月30日,科大讯飞公开表示并不认可薛云奎的结论,称若按照作者的观点和逻辑,就不会有像亚马逊、特斯拉、京东等这样的企业了。以亚马逊为例,其亏损近20年,估值却达4800亿美元,这就是其广大投资者对其战略和落地执行能力的认可。

可这个解释并未让薛云奎“心服口服”,其于8月31日再度发文称,科大讯飞与亚马逊没有可比性,根本就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企业。

从双方的论战来看,双方都站不住脚:一方面,薛云奎质疑的主要依据是科大讯飞的财报数据,但其文章对科大讯飞的技术优势避而不谈;另一方面,科大讯飞也没有正面回应技术变现能力,只是拿其自身与亚马逊京东等公司类比。

其实,舆论对于科大讯飞早有质疑,像《科大讯飞的冷思考》、《自带bug!科大讯飞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危险》等带有些许“看空”科大讯飞性质的文章层出不穷。

但科大讯飞的股价并没有因此波动,反而一路向上。与此同时,科大讯飞亦是券商机构的“宠儿”。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科大讯飞共被调研4次,涉及机构418家次。

此外,8月以来,共有24家券商发布科大讯飞研报。在众多增持、买入、强烈推荐的声音中,只有广发证券一家给予了谨慎增持评级,认为公司估值偏高,但考虑其在国内人工智能技术和市场的龙头地位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前景,维持“谨慎增持”评级。

可想而知,如果不是这次机构游资的出逃引发科大讯飞股价跳水从而影响到了市场情绪,薛云奎的质疑或许也不会闹出这么大动静。

剖析财报,科大讯飞技术变现还为时尚早

解铃还须系铃人,既然关于科大讯飞的质疑都是由财报引起,那么若要释疑,也只能通过财报。

以最新的2017年半年报为例,2017年上半年,科大讯飞营业收入21.02亿元,同比增加43.79%;净利润1.07亿元,同比下降58.11%。

营业收入增长过半,主要系支撑软件和产品、教育行业产品和服务及大数据产品和服务收入增长所致。但财联社发现,科大讯飞收入增长速率最快的产品业务分别是教育产品和服务(26.88%)、信息工程(26.85%)以及电信增值产品运营(10.18%)。

有意思的是,营收占比排名第二的信息工程业务,是以硬件为主的系统集成业务。该项业务不仅毛利率低,且逐年下滑,与科大讯飞主打的人工智能业务关系不大,但却一直是科大讯飞营业收入的主力军。也就是说,对于科大讯飞而言,不大挣钱的信息工程业务的最大用途可能是充营业收入。

再看净利润。

科大讯飞在财报中解释道,净利润下降过半的主要原因是公司在人工智能技术方面的研发投入及摊销都大幅增长。作为长远布局,科大讯飞对人工智能领域的投入当然是必要的,毋庸置疑的是,投入的最终原因也是为了获得回报。

可对于科大讯飞而言,技术变现反而是它面临最大的问题。

众所周知,科大讯飞的技术优势在于语音识别,数据显示,其语音识别率高达97%,远超过同行。

但科大讯飞的入口优势并不明显,面向手机等移动互联网领域,主要还是依靠讯飞输入法。数据显示,该输入法语音功能平均日渗透率也只有 12.7%。

如果科大讯飞技术变现的时间晚于竞争对手攻克技术壁垒的时间,那么它最大的优势便荡然无存。

退一步来说,即使科大讯飞能一直保持技术优势,但如果业绩支撑的股价以及市值,是有极大买入风险的,这个风险可能大于业绩增长的收益。

值得注意的是,2013年-2016年期间,科大讯飞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以及非净利润同比增长率连年走低。

未来,科大讯飞如何走?

目前,对于科大讯飞未来走势,市场也观点不一,有人看好科大讯飞未来的技术潜力,也有人认为其股价涨幅基本上就是炒作行为,市盈率实在太高。

金元顺安核心动力基金经理侯斌认为,科大讯飞具有重要的案例价值。市场认同科大讯飞在人工智能、语音入口等方面的价值,提升了对其盈利水平的容忍度。这就是科大讯飞业绩一般但股价持续上涨的原因。

中国中投证券分析师李超表示,科大讯飞持“平台+赛道”战略,推动行业应用加速落地。战略性看好人工智能,产业已经进入关键窗口期,并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证券时报援引一位英华奖基金经理报道称,科大讯飞在语音识别领域内的优势很容易被几家科技巨头追赶,但是相反该公司却没有平台优势,在未来的竞争中未必会胜出。

诚然,对于科技类公司,不能单纯只分析财报,还得加入未来预期。对于未来,科大讯飞非常有信心,其曾公开表示,科大讯飞的股价和市值不能如实反映公司的价值,“讯飞还只是未来讯飞的一个很小的小苗,更大的梦想在后面,更大的空间和想象力在后面”。

每一家伟大的公司都只有经历质疑后才会走向成功,但也有更多有问题的公司会在公众的质疑中走下神坛,科大讯飞究竟是属于前者还是后者,这只能交给时间和市场去验证了。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