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转债打新盛宴或已过去 雨虹转债中签率仅为0.001%

可转债打新盛宴或已过去 雨虹转债中签率仅为0.001%
2017年09月26日 07:25 财联社

继股票打新后,二级市场又出现一种“打新债”的无风险游戏。今日,“东方雨虹转债”正式发行,成为国内首单信用发行的可转债。晚间数据披露显示,公开发行可转债网上发行中签率为0.001318%,此前光大固守团队预计中签率在0.01%附近。

相比新规前的可转债,东方雨虹可转债打新的门槛大大降低,参与方式由现金申购改为信用申购,同时采用摇号中签的方式进行分配,投资者也不再需要预付。

数据显示,2017年以来,共有137家公司发布转债预案,合计金额早已超过3000亿元,其中,有7家公司已成功发行,规模达414.87亿元;而2016年全年仅有11家公司发行,募资金额为212.52亿元。

显而易见,在新规的影响下,可转债市场大幅扩容,吸引到更多的投资者参与其中。但可转债门槛的放低,其收益不可避免也会减少。但从长期来看,投资机会仍是存在的,特别是一些行业的龙头公司,短期则可以适当调整仓位,获利了结一部分高价格高溢价个券。

雨虹转债网上发行中签率为0.001318%

东方雨虹9月25日晚间披露可转债网上发行中签率,此次发行最终确定的网上向社会公众投资者发行的雨虹转债为2.67亿元,占此次发行总量的14.5%,网上中签率为0.001318%。根据深交所提供的网上申购信息,此次网上向社会公众投资者发行有效申购户数为261.65万户。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雨虹转债是国内第一只信用申购的可转债,但可能因为人气太旺,它的中签率却在今年发行的可转债中排名垫底。

不过,纵观可转债市场表现,截至9月25日,财联社发现可转债的收益均为正(可转债票面价值是100元),且上市首日基本都取得了正收益,但市场价格涨跌区间较大。

据鹏元评级数据整理,分行业来看,发行规模较小的行业上市首日平均收益率较高,能源Ⅱ、零售业、食品、饮料与烟草上市首日收益较高,分别为41.56%、41.52%和37.50%,而保险Ⅱ、银行上市首日平均收益率较低,仅为6.92%和5.11%。

政策推动可转债“井喷”

可转债,即可转换债券 ,是指可以转换为发行公司股票的债券。其兼具股性和债性,有“债券收益+向上弹性”的特征,是中低风险的稳定收益品种。

但是,可转债却是一个具有相对门槛的小众市场。近来,借力于政策和监管层的支持,可转债逐渐受到市场欢迎。

2016年10月,国务院正式《关于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意见》和附件《关于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的指导意见》,标志着政策推进新轮市场化债转股序幕拉开。

2017年2月,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修改<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实施细则>的决定》以及《发行监管问答-关于引导规范上市公司融资行为的监管要求》等文件规定,上市公司申请增发、配股和非公开发行股票,本次发行董事会决议日距离前次募集资金到位日原则上不得少于18个月,前次募集资金包括首发、增发、配股和非公开发行股票,上市公司发行可转债、优先股和创业板小额快速融资,不适用本条规定。

这也意味着,可转债不受新规的限制。受该政策影响,大量上市公司舍弃定增等融资方式,转向选择可转债。

随后,证监会又对可转债、可交换债发行方式进行了调整。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常德鹏9月8日表示,证监会为完善可转债、可交换债发行方式,将现行的资金申购改为信用申购,以解决可转债和可交换债发行过程中产生的较大规模资金冻结问题,根据规定,网下发行不再按申购金额的固定比例收取定金,而是直接收取不超过50万元的定金;网上发行不再预缴定金。

业内亦普遍认为,可转债发行改成信用发行之后,可以降低成本,吸引更多投资者参与,但同也将降低打新中签率。总体而言,还是会利于债券市场的发行。

市场也用实际数据给出了回应。财汇数据据显示,2017年以来,共有137家公司发布转债预案,合计金额早已超过3000亿元,其中,有7家公司已成功发行,规模达414.87亿元;而2016年全年仅有11家公司发行,募资金额为212.52亿元。

关注长期机会,挖掘行业龙头公司

近来,上证转债指数一路高歌猛进。财联社查询数据发现,从5月25日开始计算,截至9月25日,中证转债指数已经累计上涨28.84%,而同期上证指数和创业板指的涨幅只有9.06%和3.79%,表现明显优于大盘。

天风证券认为,近期转债涨势比权益市场要好,因为本轮上涨是低估值和配置需求引发,呈现普涨态势。在正股波动幅度不大的情况下,流动性好的个券上涨幅度较高。此外,市场亦有观点提醒称,短期来看,考虑到年底更稳健的心态且转债估值已不便宜,二级市场转债需求资金流入的速度较有可能不及供给的速度。中期看,转债投资人基数将增加,性价比决定资金流向。

客观来看,随着可转债门槛的放低和发行规模的不断扩大,打新的人数会越来越多,从而中签率下降,收益也会减少。财富证券还指出,在二级市场方面,整体溢价重心振荡下移,在短期内将压缩存量券整体溢价率。

但从长期来看,投资机会仍是存在的,特别是一些行业的龙头公司。

中信证券分析称,从目前市场表现来看,转债市场已开始呈现溢价压缩走势,第一波冲击或已接近尾声,接下来需要担忧的是实际发行开闸时的节奏。长期来看,发行市场的完善,有利于转债市场存量规模上升,逐渐摆脱小众市场现状,尤其是为市场提供了更加丰富的个券池吸引更多投资者参与。因此,短期市场可能面临一定冲击,但基于对正股结构性行情的判断,冲击背后依旧蕴藏机会,短期可以适当调整仓位,获利了结一部分高价格高溢价个券。

简而言之,可转债打新的最后盛宴或已过去,但可转债的机遇却一直存在。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