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还要在上海家化身上说什么故事?

平安还要在上海家化身上说什么故事?
2017年10月12日 11:25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11日讯,上海家化晚间公告称,接到家化集团通知,经相关方就多套方案进行论证及决策,原可能构成重大资产重组的相关资产或股权收购方案作为方案之一,由于交易相关方在短时间内未能达成共识,故经内部程序决策不予实施。同时,经审慎研究,决定采取备选方案,即由家化集团向除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惠盛实业有限公司、上海太富祥尔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外的上海家化股东发起部分要约收购。

从股权争斗到葛文耀开撕谢文坚,再到新掌门人张东方上位,上海家化这些年一直不平静。数月前疑点重重的关联收购风波还未平息,大股东现又发起要约收购,停牌半月资产重组未果则抛出这样一条复牌公告,不禁让人感慨这家百年老店是否在唱独角戏,平安还要在上海家化身上说什么资本故事?

上海家化于2001年登入A股市场,在2006年到2015年这十年间一直保持着净利润逐年同比增长态势。总资产由2005年末的18.05亿元猛增到2015年末的81.59亿元;销售收入由2006年的22.74亿元增至2015年的58.46亿元。

数据显示,上海家化2014年开始业绩状况呈持续下滑的状态。2014年、2015年、2016年扣非净利润分别为8.74亿元、8.18亿元、2.05亿元。三年的基本每股收益分别为1.34元、3.31元、0.32元,这正是平安集团接管上海家化后自主经营的前三年。

在今年最新的半年报中,上海家化营收和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分别下滑了13.5%和41.93%,这是继去年一季度营收和业绩双双下滑以来的连续第6个季度同比下滑。

上海家化上市十余年,大部分时间都是以价值白马股的标签存于市场。随着葛文耀及其团队人员的离开,股价在2013年走到历史顶峰,甚至在2015年的大牛市中也未能突破高点。现今,背靠平安这棵大树的上海家化业绩不见涨,并购重组这类资本运作故事倒是讲得挺溜。

今年6月,上海家化宣布拟斥资19.96亿元收购大股东家化集团旗下资产,即家化集团全资子公司Arianna Global Limited(简称Arianna)持有的婴幼儿护理用品公司 Cayman A2,Ltd.(简称Cayman A2)的100%股权和相关股东债权。Cayman A2核心资产为英国Tommee Tippee品牌。

根据收购公告披露,截止到2016年末,CaymanA2合并口径下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仅为-262.27万元,处于资不抵债状态。而从上海众华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出具的对CaymanA2的资产评估报告数据来看,针对CaymanA2单体报表中的15.45万元所有者权益价值,评估金额高达31841.96万元。

由于Cayman A2今年的预测净利(承诺净利)仅为848.88万元,2017年-2019年累计承诺净利仅为8538.19万元,部分投资者认为收购价格过高,Cayman A2承诺净利过低,该交易遂引起了分歧。

Cayman A2,Ltd.成立于2016年4月,在George Town,Cayman Islands注册。Cayman A2 Ltd.于2016年7月11日通过间接控股公司完成收购Jake Holdings Limited100%股权,中间控股公司Financial Wisdom Global Limited、 Glamour Time Limited、Success Bidco 2 Limited及Jake Holdings Limited 等本身均为投资公司,无实体经营业务,Jake Holdings Limited间接全资控股的Mayborn 集团为经营实体。截止目前,Cayman A2,Ltd.为Arianna Global Limited全资控股公司,家化集团的实际控制人又是平安集团。简而言之,去年7月平安集团通过家化集团收购了这家英国公司,现在平安集团要将这家公司注入上海家化。

从目前的数据看,CaymanA2,Ltd未来的经营业绩当中,将有很大一部分将来自于上海家化;也正是上海家化的采购,支撑了对CaymanA2,Ltd未来业绩表现的良好预期。从更深的角度上看,这也增加了上海家化对其的收购价格,这样的财务安排不禁让人怀疑有向上市公司关联方家化集团进行利益输送之嫌。

近年来,资本通过二级市场举牌、协议转让等方式获得上市公司控制权或相应话语权的案例明显增加,有市场人士称其为“股东积极主义”,也有人视其为“门口的野蛮人”。从资本经济学理论上看,实力雄厚的资本方入主公司后有利与改善公司的运营,并且可以提升公司业绩以及公司的价值,通过股权分红或者股权出售以实现投资的回报。但是在现实中,因金主和公司管理层之间的矛盾导致企业衰败的案例也比比皆是。

平安入主上海家化已经超过6年了,不仅经历的疯狂的股权之争,也经历了高管更换后的内部躁动,甚至出现两任董事长之间的检举和“撕逼”。对于投资者而言,业绩增长才是财团入主上市公司后最需要做到的事情,而不是出现业绩急剧下滑的尴尬。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