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茅台市值超8000亿元 未来股价谁主沉浮

贵州茅台市值超8000亿元 未来股价谁主沉浮
2017年10月30日 07:25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27日讯,近来,市场再现喝酒行情,白酒行业龙头贵州茅台不断刷新高点,截至收盘,报649.63元,大涨7.36%,市值超过8000亿元,位列A股第7位。

在A股沉浮录中,不知多少只股票“眼看它起高楼,又眼看它楼塌了”,但贵州茅台却穿越牛熊,成为A股第一高价股,被投资者誉为“股王”。

贵州茅台股价的一路绝尘,一方面是因为其企业盈利连续大幅增长,另一方面则是其产品(茅台酒)已具有金融属性,成为“液体黄金”,再加上今年资金抱团白马股,贵州茅台股价屡创新高也是情理之中。不过,它未来股价的走势,很有可能是由它的前十大股东(前十大流通股东持有比例为75.34%)决定,绝大部分小散只能做一个旁观者,见证贵州茅台的沉浮。

市值超8000亿元,三季报业绩激发股价攀高

2017年以来,价值投资导向深入A股市场。无论是前期的万华化学还是近期的京东方A,除了千亿市值之外,股价的持续稳步上涨均和良好的业绩密不可分,大白马股“贵州茅台”当然也不例外。

10月25日,贵州茅台披露三季报,公司前三季营收为424.5亿元,同比增长59.4%;净利为199.84亿元,同比增长60.3%。贵州茅台表示,营收增加的原因主要是本期销量增加所致。

由于业绩大幅超出预期,10月26日,贵州茅台大幅高开近7%,强势突破600元大关,市值达到7600亿元;今日,贵州茅台开盘涨近4%,盘中一度大涨近8%,收盘报649.63元,收涨7.36%,总市值超过8000亿元,超越中国人寿位列A股第7位。

受三季报影响的不只有贵州茅台股价,同样也点燃了券商分析师的热情。

对于贵州茅台,所有券商都给予“强烈推荐”和“买入”评级,其中,国金证券维持给予目标价660元,华泰证券上调目标价范围至676.25-730.35元,申万宏源上调目标价至750元,中金分析师更是给予高达845元的目标价。

中金分析师邢庭志在报告中称,茅台三季度业绩大幅超预期,主因三季度营收大增116%,三季度茅台酒供给大幅增加到11000吨左右,茅台等品牌主导的高端酒市场料将迎来爆发性增长,预计2018-2020年三年间飞天茅台的出厂价提升幅度分别为22%/15%/15%。

券商分析师敢不断提高目标价,除了业绩支撑外,也是因为茅台股价表现从没让人失望。

财联社查询数据发现,贵州茅台今年年初股价为334.28元,今日报收于649.63元/股,每股上涨315.35元,累计涨幅达94.41%,市值增加近4000亿元。

有意思的是,截至今日,沪深两市总市值超过4000亿元的上市公司仅11家。

当然,茅台也没有“妖”到只涨不跌的程度。数据显示,茅台2001年8月27日登陆A股,在上市初始(2001-2003年)、牛转熊期间(2007-2008和2015年)和八项政策公布当年(2012年),其股价其实是持续震荡走低的。但风头过后,贵州茅台又开始一路上涨。

被称“液体黄金”,具有金融属性

即便价值投资当道,但并不是业绩靓丽的公司在A股中都会得到投资者的青睐。而贵州茅台能够穿越牛熊,屹立不倒,是因为它自身的属性也发生了变化。

现实生活中,因为白酒年份越久越贵,具有收藏价值,贵州茅台的酒价也是随之不断上涨,经常一瓶难求,有投资者笑称:茅台已经不再是酒,而是“液体黄金”。

从这个角度来看,贵州茅台酒已具有金融属性。当投资机会不确定时,资金会更倾向于避险,选择安全的避风港,而茅台酒正是一个这样的标的。

当茅台酒的产量提升,白酒价格也因为金融属性而水涨船高,两者合力再将股价推向新高。

此外,随着中国经济结构正进入消费主导的时代,未来经济波动性收敛,稳定性将提高,消费升级无疑会成为投资者长期战略布局的方向,今年以来,白酒业在内的大消费行业颇受青睐,资金开始抱团白马股。

天时地利人和下,贵州茅台今年的持续上涨也自有其逻辑。贵州茅台的积极唱多者,深圳东方港湾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但斌曾公开表示,“只有赤水河的水一直流淌,只要中国的白酒文化不变,贵州茅台就像一座液体金山一样,永不枯竭的在创造财富,所以是一个非常值钱的商业模式”。

但华夏时报也曾刊文警示风险,文章表示,茅台酒最终还是一个消费品,囤积茅台酒理论上随着年份增加会增值,但是,过度的金融化最后是找不到买单的消费者的,如果最后价格太高消费的人越来越少,泡沫最终还是会破灭。

证金减持,港资增持,茅台未来走向出现分歧

随着股价不断攀向新高,对于贵州茅台,究竟是选择落袋为安还是激流勇进,机构投资者也出现了分歧。

据贵州茅台三季报显示,汇金、社保基金持股不变,证金公司三季度继续减持515万股,持股比例由二季末的1.97%下降至1.56%,而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则增持303万股,持股比例由6.01%上升至6.25%。此外,在茅台的前十大流通股东当中,减持机构有4家,增持机构2家。

值得注意的是,证金2015年三季度开始买入贵州茅台,持股比例达2.99%,当时贵州茅台因牛转熊影响,股价震荡走低,均价只有221.84元,可以说,证金这个阶段对于贵州茅台的买入处于低吸状态。

不过,自2016年二季度开始,证金就对茅台走上减持之路,连续6个季度减持。截至2017年三季度,证金累计减持贵州茅台1745.14万股,持股比例下降了1.39%。有业内人士认为,证金公司增减持操作的一个重要逻辑是稳定市场,而并非因企业基本面发生巨大变化,因此不必把减持看得太过恐怖。

无论减持原因如何,在此期间,贵州茅台股价由244.98涨至649.62元,累计涨幅为165.2%,证金这一高抛动作可谓赚得盆满钵满。

再看贵州茅台的增持者港资。

财联社查询数据发现,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长期现身在贵州茅台前十大股东中,该机构首次进入贵州茅台前十大是在2014年年报,持有3538万股,此后连续多个季度增持。从2014年四季度开始,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累计增持贵州茅台4310.66万股,持股比例上升3.15%。

有意思的是,根据陆股通数据,四季度以来,截至10月26日,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已经连续11个交易日减持贵州茅台,累计减持超过250万股,而其三季度共增持303万股。今日,贵州茅台又被北上资金卖出9.71亿元,创其纳入沪港通标的以来最高纪录;净卖出高达4.63亿元,创1月来单日最高纪录。

与此同时,基金整体也在加码贵州茅台。

截至10月27日,据同花顺数据显示,已经有612只基金持有贵州茅台,持股数量达5323.01万,高于二季度(合计持有数量为3968.39万股)。

财联社发现,持有茅台超过百万股的一共有7只。其中,持有茅台最多的是华夏上证50ETF,共持有401.25万股,其次是南方消费活力(243.39万股)、易方达上证50指数C(192.38万股)、易方达上证50指数A(192.38万股)、易方达新丝路(166.26万股)、华安上证180EFT(134.91万股)和易方达消费行业(112万股)。

另外,三季度增持茅台的基金有142只,减持贵州茅台的基金共有161只,309只基金对贵州茅台的持仓没有变化。

以上情况或许也说明,机构对贵州茅台的未来走向已经产生了分歧,不少机构趋于谨慎,选择落袋为安。

其实,无论看不看好茅台,它的股价都在那里,令绝大多数投资者望洋兴叹。

据Wind资讯统计显示,目前A股市场,包括机构账户,所有账户流通市值在1~10万的占比最大,而这部分投资者目前只能买得起1手茅台,因而这类投资者购买茅台的概率很小。

亦曾有人估算,至少超过7成的投资者对茅台涨跌已经没有兴趣。从这个角度来说,茅台未来股价的走势,是由它的前十大股东(前十大流通股东持有比例为75.34%)决定的,绝大部分小散只能做一个旁观者,见证贵州茅台的沉浮。(黄一灵|财联社)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