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幸福出席PPP融资论坛 产业新城助力县域经济转型

华夏幸福出席PPP融资论坛 产业新城助力县域经济转型
2017年11月07日 07:25 财联社

11月2日,财政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中心和上海金融业联合会联合举办的2017第三届中国 PPP 融资论坛在上海举行。第三届论坛主题为“新理念 新思想 新动能——打造 PPP合作命运共同体”。

华夏幸福基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夏幸福”)作为最早以PPP模式整体开发建设运营产业新城的民营企业,受邀参加本次论坛。华夏幸福多年来深耕县域,以“产业高度聚集、城市功能完善、生态环境优美”的产业新城为核心产品,秉持“以产兴城、以城带产、产城融合、城乡一体”的系统化发展理念,通过创新升级“政府主导、企业运作、合作共赢”的PPP市场化运作模式,接受合作区域政府的委托,在规划设计、土地整理、基础设施建设、公共配套建设、产业发展、城市运营六大领域,为区域提供一套可持续发展的全流程综合解决方案。

华夏幸福执行总裁吴中兵表示,华夏幸福产业新城是一个以规划为引领,各项功能有机统一的完整的公共产品。“它既不是单一的、孤立的PPP项目,也不是简单的单体项目的累加,有效地克服了单体项目短期效应的弊端,发挥了整体效益和长期运营效果。”

前三季净利润同比增35.30%,产业新城销售额稳步增长

华夏幸福近期刚披露2017年三季报,报告显示,前三季度华夏幸福实现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62.28亿元,增速35.30%。其中,华夏幸福在产业新城开发建设的销售额远远超出了其他业务。

前三季度,华夏幸福产业新城业务发展强劲,园区结算收入稳步增长。据2017年1-9月经营情况简报显示,7-9月园区结算收入额实现51.50亿元,同比增长160.50%;1-9月累计园区结算收入额达到205.34亿,同比增长72.44%。园区结算收入实现稳步增长。

值得一提的是,华夏幸福在京津冀以外较先进入的杭州(环)区域和南京(环)区域仅用时3年左右便已跻身公司业绩增长级,嘉善区域和来安区域分别作为两大区域的核心,标杆示范效应显著。

产业新城模式异地复制成效显著

自2002年开始与固安县政府探索出一条可复制的PPP模式后,华夏幸福便逐步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市场力量代表,始终坚持以产业新城为载体,以产业发展为抓手,通过一系列专业的产业服务,推动创新科技成果转化,为区域经济转型发展摸索出一条值得借鉴的道路。

以固安为例,目前,新型显示、航空航天、生物医药三大产业集群已经形成,其中,投资300亿元、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6代AMOLED新型显示项目,预计明年实现量产,将彻底打破日韩垄断,发挥龙头引领和聚集作用,推动固安打造千亿级新型显示产业集群。固安从一个落后的贫困县转变为河北省排名第2的县(市)区,不仅经济发展了,还带动了就业、改善了民生。

除固安的成功实践,华夏幸福还在河北大厂、南京溧水、浙江嘉善等11个省市多个地方建设了产业新城,均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效果。

产业新城成功走出华夏特色的PPP新模式

实践证明,华夏幸福产业新城PPP模式对于推动产业发展、县域经济转型升级以及民生改善具有重要作用。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利用产业服务和城市运营方面的经验和资源,补齐了县域发展中资金、人才、技术、能力等方面的短板,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二是通过PPP模式,创新体制机制,探索出社会资本参与城镇综合开发的新路子;三是坚持科技创新和资本创新双轮驱动,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重点,以龙头项目为牵引,加速项目落地,推动产业集群集聚,为区域转型升级提供了新动能。

吴中兵坦言,华夏幸福产业新城得以顺利推进,首先得益于财政部等的指导,其次是坚持自身模式四项原则的结果,即坚持以产业发展服务为核心、坚持产品的完整性、坚持运营的高效性、坚持与政府互利共赢的合作机制。

基于上述四个坚持,华夏幸福产业新城PPP模式发挥了作为一种综合型PPP模式独有的四大优势:产业运营上,突出了社会资本的长期运营尤其是产业发展服务,而非简单的施工建设;综合统筹上,发挥了全过程的综合统筹优势,避免了单体项目的“小、散、乱”;专业能力上,发挥了社会资本的专业能力与效率优势,防止了作为单纯的融资手段;体制机制上,最大程度激发了民营社会资本参与的积极性,发挥其机制优势,而非单纯依赖国有资本。

华夏幸福的产业新城业务起步较早,就目前趋势来看,其产业新城业务的销售额或将进一步提高。据悉,华夏幸福创立于1998年,是中国领先的产业新城运营商。截至2017年上半年,拥有员工近23000名,总资产逾3200亿元,纳税额89.6亿元。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