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生化易主悬念丛生 实控权究竟“鹿死谁手”

ST生化易主悬念丛生 实控权究竟“鹿死谁手”
2017年12月01日 07:25 财联社

财联社11月30日讯,近日,ST生化股权博弈再度升级。11月29日,佳兆业公告称拟收购ST生化18.57%的股权,值得注意的是,在此之前,ST生化曾披露过浙民投天弘要约收购报告书。

11月30日下午,浙民投天弘相关负责人公开表示,佳兆业受让振兴集团所持股份的交易存在很多疑问,“真假莫辨”。同时,作为要约收购方,浙民投天弘已经完整披露了所有信息,他们要约收购的决心没有变化。

在A股市场上,ST生化一直是一个有故事的公司:不仅被华夏基金、兴全基金等著名公募举牌,还因手握血液制品子公司被市场称为“一只会下金蛋的母鸡”。只不过,接连不断的资本运作及股权争斗却让这家公司陷入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相比股权争斗的结果,对于中小投资者而言,手中的ST生化股票该何去何从才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浙民投要约收购价36元,目标完成度不到8%

11月29日,佳兆业和ST生化先后发布公告表示,ST生化控股股东振兴集团拟以21.87亿元将其持有的5062.1064万股股份转让给佳兆业集团旗下的航运健康,占ST生化已发行股份的18.57%。若交易顺利完成,佳兆业将取代振兴集团成为ST生化第一大股东。

受此消息影响,ST生化收报34.67元/股,大涨3.37%。以佳兆业收购总价21.87亿元折算,其收购单价为43.2元/股。

不过,在佳兆业“盯上”ST生化之前,ST生化正遭遇浙民投天弘的要约收购。

资料显示,浙民投是由8家浙江大型民营龙头企业和工银瑞信共同发起的大型财团公司,此前浙民投天弘的一致行动人浙民投、浙民投实业合计持有ST生化2.51%股份。

6月27日晚,ST生化公告称,浙民投天弘拟采取部分要约收购方式,收购除其一致行动人外的其他股东股份,要约拟以36.00元/股在要约收购方案发布后的30个自然日内收购上市公司总股本的27.49%。

面对佳兆业的“突袭”,浙民投的处境也颇为尴尬。

浙民投天弘要约收购起始日期为2017年11月3日,要约截止日期为2017年12月5日,根据收购管理办法,收购要约期限届满前15日内,收购人不得变更收购要约,因此,浙民投36元/股(低于佳兆业的43.2元/股)要约价格无法改变。在规定时间内,若预受要约股份的数量不低于 61320814 股(占ST生化股份总数的22.50%),浙民投要约收购才能成功。

深交所数据显示,佳兆业宣布收购ST生化股权当日(11月29日),共有224户股东撤回预受委托,撤回股数达1263.6万股。

截至2017年11月29日,预受要约的股份数量合计5989972万股。离本次要约收购生效的预受要约股份数量下限61320814股,还差55330842股,净预受股份总比例将至7.995%,远远低于22.50%的要约收购条件。

在要约期限内最后三个交易日,即2017年12月1日、2017年12月4日和2017年12月5日,预受股东不得撤回其对要约的接受。如果接下来几个交易日没有更多的投资者进行预受委托,那么,浙民投的要约收购或将失败。

对此,据中国证券网报道称,浙民投今日下午强调佳兆业受让振兴集团所持股份的交易存在很多疑问,“真假莫辨”。同时,作为要约收购方,浙民投天弘已经完整披露了所有信息,他们要约收购的决心没有变化。“如果要约收购失败,在上市公司现有的治理结构下,浙民投方面会按照承诺出售所持的所有股份。”该负责人表示。

佳兆业收购ST生化真实目的存疑

即便浙民投要约收购失败,佳兆业能否成功成为ST生化实控人也存在不确定性,最大的不确定因素便来自监管。

佳兆业宣布收购当日晚间,深交所即向ST生化发出关注函,关注本次交易是否合规。

交易函显示,11月23日,深交所收到投资者投诉,对ST生化控股股东振兴集团是否正在筹划转让上市公司股份进行问询。24日ST生化即对转让说法予以否认,但在5日后就公告了上述转让协议。同时,29日ST生化还发布了公司原实际控制人史珉志已于11月9日正式变更为史跃武的公告。

深交所要求公司说明,在实际控制人已于11月9日发生变更的情况下,控股股东与相关方签署相关股权转让协议和投票权委托协议是否符合相关规定。

此外,截至目前,振兴集团所持ST生化股份存在质押冻结情况,相关债权人不限于信达深圳,且上述股权转让相关协议均存在终止条款。深交所要求ST生化充分说明股权转让的不确定性,并要求说明股权转让过程中是否存在内幕交易情形。

除监管因素以外,佳兆业本身的态度也很暧昧。公告显示,在“ST生化因诉讼、仲裁等导致股份转让拖延或无法实现;振兴集团所持股份被限售、冻结;尽调结果与振兴生化披露不一;3个月内,深交所合规审查未通过;振兴集团不再是ST生化第一大股东等”九大情形时,佳兆业可单方面取消协议。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约定,佳兆业旗下航运健康首笔付款期限截止日为12月5日,这与浙民投天弘发起的要约收购截止日期一致。

因此,业内有投资者认为,佳兆业收购ST生化股权或许醉翁之意不在酒,目的是搅黄浙民投的要约收购。随后,佳兆业和振兴集团再取消协议,ST生化控制人仍在振兴集团手中。

另据第一财经报道,佳兆业此次交易由堪称白衣骑士的债主“深圳信达”牵线,在浙民投天弘公告邀约收购后不久佳兆业即开始与石跃武家族接触。一方面佳兆业早有谋划布局医药行业,另一方面更为紧要的是深圳信达欲借此交易保证自身债权收益。

振兴集团入主ST生化10年,近年盈利皆因血液制品生产

佳兆业也好,浙民投也罢,ST生化股权争斗不断原因是因为它是一个优质的壳。

资料显示,ST生化前身系宜春工程机械厂,于1996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2000年3月,其又更名为“三九宜工生化股份有限公司”。

2007年,因连续亏损,ST生化被深交所暂停上市。同年,史珉志控制的山西民企振兴集团完成以1.57亿元收购三九宜工29.11%股权,正式入主ST生化,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同时承诺注入“煤电”资产。

当时,煤电资产仍为优质资产,在股权转让完成之前,振兴集团已往ST生化里置入振兴电业65.216%的股权,同时置出ST生化持有的白马制药股权以及债权。这一置换行为,使得ST生化在2007年扭亏为盈。

但近年来,ST生化连续盈利的秘密却是因为血液制品生产。财联社查询数据发现,ST生化自2008年以来连续盈利,原因主要是依靠拥有血液制品生产资质的广东双林子公司。2016年ST生化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仅0.54亿元,但2016年广东双林实现净利润就有1.13亿元。

目前,我国血液制品价格已放开以来,整个市场的发展空间充满想象力,而2016年我国血浆需求量达到14000吨以上,实际采浆量仅6000余吨,血制品仍然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

与此同时,广东双林自 2016 年以来新增 6 个浆站(广东的东源、廉江、遂溪,山西的和顺、石楼、隰县)可以采浆,在原有 5 个浆站的基础上增幅达到120%,将显著提升公司的采浆量和盈利水平。

这样看来,广东双林毋庸置疑,是一块优秀资产。ST生化在2016年年报里曾表示,力争在未来三五年内,提升公司血液制品业务的行业地位,进入国内血液制品企业一线梯队。

拥有如此优秀的资产,ST生化被觊觎也不足为奇。

不过,在这场长达半年的轰轰烈烈控股权争夺大战中,“究竟谁才是最后的赢家?”、佳兆业、深圳信达、浙民投和振兴集团的真实目的是什么?”等疑问只能等待时间和博弈结果来验证。(黄一灵|财联社)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