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邦智库:金融改革需大力支持民营银行发展

安邦智库:金融改革需大力支持民营银行发展
2017年02月22日 15:49 安邦咨询

进入2017年,首批民营银行已经运营两年半时间。作为银行业一股新的力量,它们的市场表现颇受关注。从业绩来看,首批5家民营银行在去年都基本实现盈利。深圳前海微众银行去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56亿元,第三季度末微众银行营业收入猛升至13.76亿元;浙江网商银行去年上半年净利润为0.05亿元,三季度净利润大幅上升至2.28亿元;上海华瑞银行去年上半年净利润6359万元;温州民商银行上半年净利润0.19亿元,到去年三季度增加0.32亿元;天津金城银行去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0.98亿元。不过媒体在调查中,注意到各家民营银行似乎并不愿意披露详细财务数据。一方面可能民营银行可能还处在于业务探索期,另一方面民营银行也有自己的苦衷。一位民营银行高管就表示,“民营银行在资产规模上尚不如一线城市的村镇银行。”

民营银行确实有着自己的难处,首先主要是监管上的,《中国银监会市场准入实施细则》明确规定,民营银行应坚持“一行一店”模式,在总行所在城市仅可设1家营业部,不得跨区域。而且对于微众银行、网商银行等不设线下网点的民营银行所依赖的远程开户,中国人民银行2015年底发布的《关于改进个人银行账户服务加强账户管理的通知》,目前仍未放开远程开立全功能的I类账户,使两家互联网民营银行吸纳存款受到严重制约。除了这些业务上的限制,监管部门也对民营银行的融资渠道进行了限制,根据《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金融债发行管理办法》的规定,民营银行至少在成立三年内是无法发行金融债解决资金来源。对于发展初期急需资金的民营银行来说,这些业务上和资金来源上的限制,让他们如鲠在喉。可是即便如此,首批民营银行依然在不断扩大资产,比如到去年三季度末,微众银行总资产又增至336.33亿元,较2015年底增加240亿元,同时,社会上大量私人资金都想进入银行行业。

即便面临着略带歧视性的监管约束,首批民营银行仍然在“野蛮生长”,他们扩大了自己的体量,而且还都在开业后第二年获得了盈利,安邦智库(ANBOUND)研究人员认为这说明了几个问题:

第一,民营银行显示了在市场条件下的顽强生存能力。在经营过程中,五家银行突出竞争特色,试图在细分市场上作文章。华瑞银行、金城银行和民商银行接近传统银行,主要借助线下网点为区域内客户提供存贷汇基本金融服务,华瑞银行突出定位于上海自贸区的全面金融服务优势,提供覆盖“结算、投资、融资、交易”的专属金融产品和服务系统。同时以纳入投贷联动试点为契机,与股东均瑶集团通力合作,实现利息加投资增值的双收益模式,打造交易服务型银行。金城银行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拓展对公供应链业务,着力打造资产驱动、主动负债型轻资产银行。民商银行利用股东产业链优势,着力推进“一带一群、一带一圈、一带一链”批量营销模式,推出“旺商贷”“信惠贷”等特色产品。

微众银行依托腾讯在科技平台、用户基础、数据获取和分析能力上的优势,将互联网作为唯一的服务渠道,将自身定位为“持有银行牌照的互联网平台”:向普罗大众和微小企业提供金融产品,向其他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提供经数据模型筛选过的客户。网商银行利用互联网技术、数据和渠道创新,形成系统批量化、低成本的流水线式信贷审批放款模式,为线上客户提供“310”金融服务体验。同时针对农村推出小额信贷产品“旺农贷”,上线不到半年已覆盖全国4852个村庄,农民户均贷款4.4万元。这些差异化的竞争策略支撑了年轻的民营银行艰难生存。

第二、现有银行体系对于金融服务的创新动机不强,还存在很多没有深挖的市场。如工商银行前董事长姜建清曾撰文称,小微企业群体风险高,利润率低,单靠银行是不够的,需要加强整个社会的公共信用体系建设。可是现在民营银行现在却在各自的细分市场大力挖掘,并且保持着相当低的不良贷款率,截至2016年三季度末,微众银行不良贷款率为0.21%,相较于2015年末的0.12%、2016年二季度末的0.17%,仍远低于银行业和消费金融行业的平均不良率。据网商银行发布的数据,截至去年6月25日,网商银行不良贷款率为0.36%。华瑞银行、民商银行截至2016年二季度末的不良率为0。虽然这也与首批民营银行开业时间较短有关系,但是如果看到其他新兴金融机构和第三方支付如火如荼的发展,这似乎更说明的是,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现有银行体系在金融服务上的创新能力不足,有许多可以服务到的市场却不去做,结果现在被众多新兴金融机构抢了饭碗。

第三、现有监管方法并不利于民营银行快速发展。除了前述许多对于营业初期的民营银行较为苛刻的监管条例,监管层还需要留意其他政策。比如可以对初创期民营银行给予一定的差别化监管政策。初创期的民营银行在业务发展上无成熟经验可循,客户资源有限,经营模式尚处于探索阶段,抗风险能力较弱,在资金、渠道、人才、科技等方面都要落后于成熟银行,监管部门可以考虑放宽一些标准来鼓励民营银行发展。另外市场化的激励机制是银行保持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其中,实施股权激励是国际先进银行的通行做法,但现有监管方法对于银行部门的股权激励存在限制。监管部门或可以进一步放开有关限制,鼓励民营银行进一步探索市场化的激励机制。监管部门尤其可以支持引导民营银行在探索股权激励方面先行先试,逐步建立人才激励的长效机制。

民营银行在中国的银行市场海洋里才刚刚扬帆起航,目前其初步的经营表现显示出一定的竞争力,不过离搅动银行体系、形成较强的竞争力还为时过早。但从中国融资市场的发展来看,民营银行作为一个方面军是一定需要培育和鼓励发展的。监管层需要调整监管策略,大力推动民营银行发展,而不能因为一些风险就对其进行抑制。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