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杠杆的核心在于改革国企

去杠杆的核心在于改革国企
2017年03月21日 11:22 安邦咨询

为缓解巨额债务问题,中国正在小心翼翼地“去杠杆”。在经济增长放缓的同时去杠杆,这是带有风险的调控,足以显示国内债务问题的危险性。中国经济是个超级复杂的巨系统,政策不宜搞“一刀切”,因此去杠杆也要看领域、看地区、看市场。

杠杆问题的核心是债务过高,但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并非每个领域都是高债务,不同领域债务问题的风险不同,因此,分析债务问题的结构,找准关键的高债务载体,对于去杠杆政策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就非常重要。

根据国际清算银行(BIS)测算,截至2016年3月末,我国总债务规模达175.4万亿元,总杠杆率(总债务/GDP)超过250%,不仅远高于2005年末150%左右的水平,也远超1998年前后170%左右的水平。在总债务中,企业部门(指非金融企业部门)债务近114万亿元,杠杆率高达169%,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95.5%)、新兴市场国家平均水平(106.4%)和发达国家平均水平(89.4%)。

国内学者李扬带领的团队的研究显示,截至2015年底,中国债务总额为168.48万亿元,全社会杠杆率为249%。2015年末纳入预算管理的中央政府债务10.66万亿,地方政府债务16万亿,合计政府债务26.66万亿,占GDP比重为39.4%。如果把地方融资平台加进来,以宽口径估算,政府债务水平达到56.8%。在结构上,居民部门债务率在40%左右,金融部门债务率约为21%,政府部门债务率约为40%。中国问题最大的是非金融企业部门债务,债务率2015年底高达131%。如果考虑融资平台债务(与政府债务有所重叠),非金融企业部门债务率高达156%。

由此看到,国内债务问题最严重的是企业债务。值得注意的是,在企业债务中,最大的债务不是来自民营企业,而是来自国有企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副所长张文魁表示,中国宏观经济进入“新常态”,GDP增速逐步下降,宏观经济脆弱性显著上升,而宏观经济脆弱性主要来自于国有企业债务。财政部的数据显示,2016年底的国企负债总额是87万亿(相当于同期GDP总量的117%!),今年3月份到90万亿,每个月仍然以10%甚至15%-16%的速度增长,按财政部统计口径,到今年年底国企负债总额应该会接近100万亿。如果今年经济增长6.5%,那么国企债务大约相当于GDP的126%!

上述数据显示,国企债务规模已经远超中国GDP的规模,而且国企债务增速还在以当前GDP增速2-3倍的速度在增长。有人会说,债务的风险要看对应的资产规模。道理不错,但问题是,国企整体还在不断加杠杆。数据显示,国有工业企业的负债率在2001年是62%,现在仍然是61%左右,但如果把商业类、服务类型国有企业都加起来,负债率达到66%。

很显然,如果国企这一群低效运转的微观经济体不进行改革、不紧急刹车,它们将源源不断地吞噬掉大量的金融资源,其债务规模将会持续增大。由此累积而成的债务堰塞湖,终有一天将会轰然溃坝。正如张文魁给出的比喻,“国有企业的债务是深水炸弹,踩不着不响,但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爆炸。”在这种情况下,以国有企业为重点去杠杆,实际上是对中国债务“炸弹”中最重磅的一颗进行拆弹工作,先要停止这颗“炸弹”继续变大,然后要为它逐步减量,拆除可能引发爆炸的引信。

强调并重视国企债务的风险,我们认为,在政策上有重要意义。首先,明确去杠杆的重点是国企,这是中国债务问题的核心病灶。因此,去杠杆的政策就要区别实施,对债务较轻的民营企业则要采取弹性政策,甚至允许其加杠杆。有数据显示,在国内工业企业中,私营工业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从2001年的59.7%持续稳定下降到2014年的52.1%,这是一个比较健康、正常的负债率水平。

其次,要对国企进行市场化改革。改革国企不但可以消除国企带来的宏观经济脆弱性,还可提高中国宏观经济的潜在增长水平。但如何来改革国企?有研究者建议,可以通过国企之间的并购重组来推动其债务重组,另一种方式是推动国企再搞一轮债转股,还有一种方法是对国企实行混合所有制改革。但是,这些改革都是以保国企地位为目标的,并不能从根本上降低国企债务。从国民经济大系统来看,最好的办法就是以市场化的方式来改革国企,一是以共同基金方式来改革国企,二是限制国企增量发展,以民营企业为主来发展市场增量。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