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要做好应对超级灾害天气的准备

中国要做好应对超级灾害天气的准备
2016年06月24日 09:45 安邦咨询

今年5月,2015/2016超强厄尔尼诺事件正式结束了21个月的生命期,其持续时间和强度均被认定为1951年来最长和最强。虽然超强厄尔尼诺事件正式结束,但由于大气环流受海洋变化影响的滞后性,今年夏季全球各地仍将受到超强厄尔尼诺事件的持续影响。

应该看到,此次厄尔尼诺事件的滞后影响是全球性的,世界各地的受灾状况,已经发出了清晰的警告信号。美国宇航局已预测,2016将是历史上最热的一年,将打破2015的记录。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日前表示,2016年5月是现代历史上气温最高的5月,这意味着全球气温史无前例地连续13个月创新高。气候变暖正扰乱世界各地人们习以为常的气候系统,一些地区极端天气以暴雨的形态呈现,一些地区则是酷暑和干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发布的资料显示,此次厄尔尼诺事件与1997年12月有惊人相似处,当年发生的严重厄尔尼诺现象导致极端天气,在1997和1998年估计造成23000人死亡。目前,厄尔尼诺已在美国造成多起天气异常情况。联合国粮食计划署表示,厄尔尼诺现象导致南部非洲国家旱情加剧,粮食严重短缺;自2016年4月至2017年3月,估计南部非洲将有约3200万人面临饥荒。

今年中国的气候异常十分明显。南方一些地区强降雨来袭,局部地区洪灾多发,长江水位一度超历史同期。截至6月21日9时,南方地区进入今年入汛以来第19次降雨过程。强降雨导致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等10省(自治区、直辖市)39市(自治州)147个县(市、区)的768万人受灾;已造成35人死亡,24人失踪,38.8万人紧急转移安置,29.8万人需紧急生活救助;5600余间房屋倒塌,3.1万间不同程度损坏;农作物受灾面积439.9千公顷,其中绝收34.1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62.9亿元。江西、湖南等地都因洪灾而出现河堤溃口,导致数万人转移。与此同时,高温天气也在南方蔓延,部分地区体感温度甚至可达45℃。中央气象台预计,今年夏季我国主要多雨区位于江南北部、江淮、江汉、黄淮大部、西南地区东部、东北地区东南部。

从过去规律来看,厄尔尼诺事件发生的次年,中国长江流域和江南地区极易发生洪涝灾害,北方会有低温的事件。1982/1983年厄尔尼诺事件发生的次年,1983年夏季,长江中下游发生严重洪涝,东北出现低温,黑龙江6月气温为1951年以来同期最低。1997/1998年厄尔尼诺事件发生的次年,1998年夏季,我国长江流域、东北地区发生流域性特大暴雨洪涝。今年正是此次超强厄尔尼诺事件发生的次年,中国防汛抗旱的形势非常严峻。

安邦咨询(ANBOUND)研究团队认为,今年严重的灾害性天气对各地城市运营是一个严峻挑战,当前北方严重缺水、南方洪灾严重的形势,预示着国内今年可能迎来超强的灾害天气。安邦咨询建议,面对这种形势,国内有关部门做好应对超级灾难的政策准备和资源准备。一是中央和地方都要对国内救灾储备资金早做准备,可视为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来预作准备。根据各地的灾情发生情况及时拨付。二是进一步充实中央及地方各级救灾储备物资,加强对救灾储备物资的使用管理,提高灾害紧急救助能力。三是建立有效的灾害性天气预报机制和信息沟通机制,对灾害性天气的发生和影响要有预判和准备。四是加强对长江流域重大水利工程的防洪抗灾调度和监测,尽最大可能利用工程抗洪能力。五是加强对重大交通枢纽、电力、桥梁等关键基础设施的保障措施,防止灾害影响枢纽设施造成更大混乱。六是要强调以人为本,提前为灾后重建和恢复居民正常生活做准备。

最终分析结论(Final Analysis Conclusion):

超强而普遍的灾害性天气正在全球和中国发生,国内有关部门应做好应对超级灾难的政策准备和资源准备,避免灾害性天气在2016年对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形成新的重压。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