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民行为金融学的几个规律

股民行为金融学的几个规律
2017年10月30日 17:30 反向跟单

中国A股,总是大起大落,要么处于“起泡沫”的上坡路,要么在“去泡沫”的下坡路,否则基本上就在磨底煎熬的底部泥沼中,没有慢牛,只有蛮牛和大熊。这背后,是个人投资者交易占A股成交量的主流。因此,行为金融学,股民心理学,显得尤其重要。股民金融行为的几个规律值得关注:

1韭菜的处置效应

‍‍处置效应,通俗地说,就是赚小钱,亏大钱。这是A股普通个人投资者亏多赚少,中长期无法跑赢指数,也无法跑赢公募基金,无法跑赢通货膨胀的第一因素。

‍1985年,Shefrin和Statman发现在股票市场上投资者往往对亏损股票存在较强的惜售心理,即继续持有亏损股票,不愿意认输认亏出局,而愿意较早卖出已经盈利的股票以锁定利润,这种现象称为“处置效应”。这种现象在中国台湾和中国大陆表现得更为严重。

处置效应背后,心理学上,大部分人在有盈利的时候是风险的厌恶者,但一旦亏损了,却是风险偏好者,也就是赚了个零头喜欢落袋为安,亏了容易输红了眼。处置效应导致A股普通个人投资者亏多赚少,以前一直存在,未来也将长期存在。换一种说法,“韭菜”大量被收割,过去是真实存在的,未来大概率也将继续存在。财富分配,还是从多数人流向少数人,股市大起大落,几轮牛熊之后,导致贫富差距加大了。牛市越疯狂,最终对普通个人投资者的伤害越大。

2市场无效应

金融市场定价,大部分时间是错的,发达国家由于市场经济历史长,金融工具多,大部分时间错得并不离谱,而不完善的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市场,往往错得离谱。信息不会迅速而无差异的迅速在价格上得到充分体现,中国大陆的证券市场远非完全有效,甚至还未达到欧美日的“弱型有效”。

3羊群效应

羊群效应是指投资者在交易过程中观察并模仿他人的交易行为,从而导致一段时间内买卖相似的股票。在信息高度不对称的市场环境下,投机取巧的投资者,希望通过观察牛人的买卖行为来推断其潜在的上涨催化剂,机构也有羊群效应,只是个人投资者更甚。

做市场赢家必须站在少数人一边,就是和市场主力站在一起,这就要逆大众进行交易。大家做多,你就做空,大家做短,你就做长,大家追捧热点,你就要在冷门上开始布局。当然,做到这一点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还有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能力。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