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人和穷人的真正差别在于思维

富人和穷人的真正差别在于思维
2017年02月14日 13:50 观点

者:万方中

来源:方独

我出来工作这么几年,穷人接触过,富人也接触过。最深的感觉就是:人和人之间的差别实在是太大了。有些人一个月赚几百万,而有些人连自身温饱都顾不了。

这种感觉有点像,同样是一分钱都没有,有些人,你为他做事,都会感到很开心、很有成就感,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而有些人,他为你做事,做完了反而让你不开心,浑身不舒服。

人与人之间的差别,事实上在金钱上已经被量化了。

我们如果要谈嫌贫爱富,势必要先谈谈什么是穷人思维,什么又是富人的思维。

1.从金钱的维度

穷人,会在做很多事情的时候,首先考虑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钱,而忽略了一件事情的本质。

我见过很多对待金钱很极端的例子,尤其在穷人身上。

我有个亲戚,以前家里摆着台空调,但总是不开。南方的冬天冷,家里几个人认为,冬天穿多点就行了,舍不得开空调,一直冻到三个人感冒了才心安理得地打开:你看,我都感冒了,当然就要开空调了。

一台空调,价值两三千块钱。按照他们家这样的省法,可能用到空调罢工了,电费还用不到一台空调的钱。他们以为自己是赚了,其实是亏了:一件物品买回来,并没有发挥他应有的价值。

对于富人来讲,空调使得他们不再拘束于天气的左右,给了他们更加优越的工作环境,从而提高工作的效率,创造比这个电费高得多得多的价值。

空调,买回来本来就是让人过得更加的幸福、舒适,而穷人常将这些本末倒置:先扛着,实在扛不住了再开。一开始买的时候,就忽略了一件事情的本质。

2.从时间的维度

对时间的理解不同,造成了贫富的巨大差别。

别人跟我说过一个事,很有意思。他说:“你看啊,你餐餐在外面吃饭,外面的东西又脏又不新鲜,而且价格也高,我说这做饭还是得自己做,又干净又卫生。”

我说:“我有钱请一个人回来做不就得了吗?”

他说:“请一个人?何必呢?我这自己做一做,不就把那个钱省下来了吗?”

这个观点很有意思,很多穷人都是这种思想:只要能省钱,花再多的时间也不惜。

反正我的时间也不值钱,放着也是放着,不如让他省钱:宁愿花半个小时在寒风中等公交车,也不愿花十几块钱打的。宁愿每天花2个小时做饭,也不愿意花几十块钱让一个专业的人做好端上。宁愿花一下午搞卫生,也不愿意花钱让阿姨来打扫。

“能省则省”,这是他们的惯用语。

事实上,我们每个人,赤条条地来到这个世界,身上本来是一分钱没有的。

你能坐在咖啡馆里悠闲地喝咖啡,是因为你在喝咖啡之前,就花了时间在工作,你拿着工作时间换来的钱,花在喝咖啡上。事实上,你坐在这里,是拿着双份的时间在喝这杯咖啡。钱在这两段时间中,仅仅是起了一个介质的作用。

从本质上来说,你是拿着工作时间换喝咖啡的休闲时间,是一种时间上的交换。

对于穷人来说,恨不得自己将每个该花钱的地方都承包了,在一分钱都不支出的情况下,又赚了钱。

他以为自己这样是“省”了,其实算下来,反而是成本最高的。一个人,想什么地方都占便宜,到得最后,反而会走了远路。倒不如将这些专业的事情包出去:转给专业的司机、专业的厨师、专业的清洁人员,效率将是成倍的提升。

而省下来的时间,可以做更多自己擅长的事,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穷人只看到眼前的一顿饭钱,而一餐饭的钱就摆在那里,这个数额是有限的并且是看得到的。倒莫若将他的时间花在事业上,前景将更为广阔。

3.视野的维度

富人因为富裕,闲暇时间比穷人要多,因此,他们才会有时间受更好的教育,享受书籍、电影这些精神食粮,从中提升自我。

我很多时候觉得,并不是出生或者什么造成了穷人和富人之间的巨大差别,而是思维造成了两者的落差,这种落差,在你的一生,会逐渐积累,最后越变越大。

我在工厂里工作的时候,遇到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我坐在办公室,隔壁就是车间,车间里的工人,一闲下来就喜欢往办公室里看,看看我们在做些什么。不过很有意思的是,办公室经常会很闲,大家忙完了,有时候会坐在办公室看电影、打牌、玩手机。

我经常和这些工人对话,他们有机会会阴阳怪气地对我说:“你们办公室就好咯,每天坐在那里玩手机、看电影就能收钱。哪像我们,每天加班到10点,还没有休息。“

我说:“我不用工作吗?你出的货,做完了难道就摆在工厂里?谁帮你联系出货,谁报关呢?“

“你当然不用啦,你就每天看看电脑,打打字,打几张纸,一个月工资就到手了。“

他们这样说,但我并不生气,因为我知道,有些东西是见识的高低。

在他们的视野来看问题,这个世界上,只有像他们一样,每天辛勤地劳动,将一件件地东西造出胡来,才是真正创造价值的。用他们的话说:那叫脚踏实地。而我们每天在电脑面前敲敲打打,都是虚的。

但正是他们看起来有价值的这些事情,恰恰是最没有价值的。中国的制造业正在逐年的萎缩,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目前很多国家,正在通过机器人来代替人工。在手机制造、汽车制造很多流程里面,已经开始使用机器人,未来,机器人代替重复单一的手工劳动将是不可避免的趋势,鞋子行业,我相信也是其中的一个。

要论先下岗,怎么说也是他们在我之前。

重复的做单一的劳动,是最没有价值的,比如收银、比如清洁、比如制造业,现在我们很多家庭用的清洁机器人就是一个例子。

聪明人,会想尽办法,提高自己的水平,离开这个低收入的圈子,进入另外一个价值含量更高的圈子。

而不是每天嫉妒身边的这个收入比你高,那个比你做的事情少,几个老熟人,差来差去就那么几千块钱,都是没有意义的事情。除开让自己心塞和别人心塞以外,没有其他作用了。其实像由一个工人出身,靠着自身的学习和提高,最后跳出自己的圈子,这样的人是有的,张艺谋就是一个。

只是很多人在忙完之后,就想着打牌、喝酒、吃饭、睡觉,没有想着改变一些什么,将时间都白白的浪费了。

穷人不仅不珍惜自己的时间,也不珍惜别人的时间。

我刚开始接触富人群体的时候,发现一个现象:这个群体很少话。

刚开始我会觉得,这个群体很冷漠、清高,自以为了不起,后来我发现,实际上他们是很珍惜自己的时间,把有效的时间都用在有意义的事情上。

而穷人废话很多,一个很明显的现象:喜欢过度地强调自我,比如:今天我在商店里,谁谁谁对我态度差,某个人的人品不好、昨天煲了一锅汤太好喝了等等之类。这种人带到工作里,会影响团队,带到家里,会影响家人的情绪。

跟他们沟通也非常的困难,交流的时候经常先“我很难过”、“气死我了”、“那人真是狗眼看人低”咔咔咔描述一大圈,最后才说正事,既浪费了自己的时间,又浪费了别人的时间。

而富人则很少这些埋怨,我见过很多富人,都是默默地忽略这些不紧要的小事,将自己的精力和时间放在自己认为最重要的事情上。讲话都是言简意赅、简明扼要、直达重点,没有什么废话,跟这种人沟通起来,想不开心都难。

视野的狭窄导致了胸襟的狭窄,更容易造成冲突和矛盾。

穷并不可怕,可怕之处在于:穷导致了穷人的思维,而穷人思维进一步加剧了穷困潦倒。

跟贫穷的人比起来,我们经常感觉到,跟富人相处,更加的舒适、自然、甘之若饴。

我们每个人,都喜欢勤勤恳恳、少说多做的富人,而不喜欢怨天尤人、口水比茶多的穷人。

喜欢出手大方、干净利落的富人,不喜欢心胸狭窄、拖泥带水的穷人。

喜欢勤劳聪明、谦虚谨慎的富人,不喜欢懒惰愚蠢、骄傲自大的穷人。

与其说是嫌贫爱富,莫若说,在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喜欢富人思维,而厌恶穷人思维”,这实乃天经地义。

如果你还深陷贫困,应该多多学习富人思考问题的方式,而不是一味地嫉妒、憎恶、埋怨,这些只会让你更加的贫穷。只有积极地学习,有了富人的思维,才会有与之匹配的财富,生活才会一步步好起来。

包不同微信seeureye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